中國十大城市地標性建築

經濟速度讓城市建設快速發展起來,越來越多體量巨大、形態奇特建築物矗立起來,成為新的城市標誌性建築,到達由這些標誌物所“統治”的區域之後,不可避免地要感嘆於這些新城市標誌宏偉、獨特抑或壯觀,如同鳥巢之於北京,可以預見奧運會之後會有很多遊客參觀了故宮、長城等景點之後,不會放下北京新增的這樣一座21世紀的現代地標建築物。資訊時代的旅遊活動更讓這些新的標誌性建構築物名聲在外乃至世界聞名。

城市地標性建築簡介

故宮--北京,這類排名很難將首都排除在外, 也有不少好建築,故宮作為世界最大的古典宮殿建築群,以其傳統的明清風格享譽海內外,最最標準的北京標誌,即使日後北京如同紐約,也不能改變故宮的地位,幾乎可以算是中國的代表建築。不過,它並非是中國最出色的,如果西安的阿房宮,古長安城還在的話,那一定會選後者,恢弘大氣不遜故宮,漢唐之風無疑比明清更有說服力和震撼力。

上海外灘

外灘--上海,相對應北京的明清代表,上海是中國近代文明的代表城市,擁有大批歷史優秀建築.相比浦東的現代建築群,外灘建築群無疑更體現的上海的精神氣質,這裡集中了數十幢歐陸風情的經典之作,但又融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在廊柱上刻有中國的牡丹。是海納百川的實驗精品。雖然藝術價值不遜給故宮,不過因為不能很完整的體現中國特色,這上面輸了一籌。

西安城牆

城牆--西安,漏掉西安明顯是不象話的,雖然沒有了古長安而被北京上海奪去冠亞,但數前年的沉澱不容小視,兵馬俑名聲在外但不是建築,其他的寺廟寶塔又似乎規模不夠,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城牆,規模宏大古樸大氣,北京的城牆和它一比稚嫩多了,但藝術美觀度不夠,當之無愧老三。

西藏拉薩

建築歷史比故宮更久遠,拉薩,不僅是藏傳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聖地,也是眾多旅行者心中的聖地。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土人情獨特、名勝古蹟眾多、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除著名的布達拉宮、黃教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大昭寺、羅布林卡外,還有神奇美麗的納木措、浪漫愜意的羊八井溫泉等,遊客來此,能充分感受它1300多年的歷史留下的文化遺蹟及宗教氛圍所帶來的震撼。風格鮮明,在國內乃至世界幾乎獨一無二,這一點甚至勝過了故宮明顯的民族特色,當然,鑒於拉薩本身的影響力有限,排第四。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建築不多,上選牽強一點,不過由於它的特殊地位,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是江南甚至中國園林建築的代表和經典,蘇州獨一無二的名片,規模有限,勝在精緻典雅。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南京夫子廟

夫子廟--南京,始建於宋,位於市中心偏南 ,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人們通常所說的夫子廟,實際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主大建築群。 南臨秦淮北岸,從文德橋到利涉橋,東起姚家巷,西界四福巷,北憑建康路東段。古代房舍歷遭毀損,各代又興修擴建,重樓疊閣,富麗堂皇,到清末民初,殿字結構和布局,仍為東南各省之冠。我們所見的夫子廟建築,一部分為清末重建,一部分為近年重建。"其主體依山面池(伴池),外環"萬仞宮牆",東西坊門所刻"德配天地"和"道貫古今"為曾國藩手跡。正門叫欞星門,後為大成門。過大成門到大成殿,是專門祭祝孔子之處,東西有配殿和長廊。往後為崇聖殿, 是歷代先賢祠。 崇聖殿後為治山。山上有顧亭林飼。山頂上有敬一亭,可遠眺鐘山雄姿,近俯夫子廟全景。清末所建 江寧府學在夫子廟之東,現大部分建築已毀。 在夫子廟和中山陵間憂鬱半天后,還是選擇前者,因為它更能反映南京的歷史和氣質,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風花雪月,讓人對秦淮兩岸平添了諸多嚮往,中國四大廟會之一,北京上海既然已有入選,這個就歸南京吧,經典的明清建築群,當然,知名度,影響力還要加強。 

重慶人民大禮堂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是中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張家德先生設計,建於1951.2-1954.4。它是新中國第一座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大型建築,是重慶市的標誌性建築,因其卓越的建築成就而載入世界建築史冊。它依山而建,仿北京天安門及天壇造型藝術,融中國傳統宮殿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特色於一體。 沿128級踏步拾階而上,從中門步入,階樣式進廳,眺望金鳳彩蓮,莫道是窺見雲端天宮。寬闊的環形觀眾大廳,近4000個座位分布於四樓一底,懷擁的大舞台上,鳳舞蓮花,雲柱矗立;仰望穹頂,36根立柱沿360度均布,鋼架、木質結構渾然一體,巧奪天工。整座建築總高65米,中徑跨度46.33米,規模宏大,金碧輝煌,氣勢雄偉。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是中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張家德先生設計,建於1951.2-1954.4。它是新中國第一座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大型建築,是重慶市的標誌性建築,因其卓越的建築成就而載入世界建築史冊。它依山而建,仿北京天安門及天壇造型藝術,融中國傳統宮殿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特色於一體。

澳門大三巴牌坊

三巴牌坊是聖保祿教堂的前壁遺蹟,是澳門著名的名勝。
教堂原本由一名義大利籍的耶穌會神父設計,由日本工匠以鬼斧神工的技術協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長石階則於稍後完成。 這間教堂與火結下不解之緣,從其雛型起始,至現時僅存的前壁牌坊,先後經歷三次大火,屢焚屢建,是一所活生生的歷史見證。1835年1月26日黃昏,聖保祿教堂失火,一發不可收拾,焚燒了兩個多小時,整幢教堂幾乎付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貴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期間曾數度修葺,最近一次大規模的維修保養工程於1991年進行。聖保祿教堂的建築,揉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而成,中西合壁、雕刻精細,單獨是大三巴牌坊的造價,三百年前已達三萬兩銀。
前壁。與大炮台及兩者之間的前聖保祿學院為一整體。而「三巴」這個名字是來自於「聖保祿」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而「大」是指最大的教堂,故「大三巴」是指「最大的教堂」。 最後剩下教堂的前壁。由於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故本地人便稱之為「大三巴牌坊」此教堂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而成,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雕刻精細,巍峨壯觀,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進入中國歷史的見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