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於1989年11月6日—9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資料

出席全會的有中央委員167人,候補中央委員106人。列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83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67人,有關方面負責同志53人。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討論並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十三屆五中全會關於同意鄧小平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全會高度評價鄧小平同志對黨和國家建立的卓著功勳。

全會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決定江澤民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楊尚昆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劉華清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楊白冰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秘書長;決定增補楊白冰同志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全會結束時,江澤民作了重要講話。圍繞貫徹執行中央《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講了四個問題:一是,牢固樹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二是,堅持民眾路線,改進領導作風。三是,加強民主集中制,提高黨的戰鬥力。四是,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黨的工作的科學性。

全會公報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通過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公報,全文如下: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六日至九日在北京召開。

全會之前,中央政治局於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三日召開了中央工作會議,認真討論和研究了我國當前的經濟問題。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

全會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十年中,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鄉居民生活明顯改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整個國家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同時,我國經濟在前進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困難。這些問題和困難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就我們目前面臨困難的性質來說,是前進中的困難,暫時的困難,是完全有條件加以克服的。

全會認為,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決定對國民經濟進行治理整頓是正確的。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治理整頓已取得初步成效:過高的工業發展速度降了下來,農業獲得較好收成,固定資產投資有所控制,物價上漲勢頭趨於緩和,貨幣回籠情況比較好,國民經濟在繼續發展。全會認為,繼續堅定不移地執行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方針,是克服當前經濟困難,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

全會決定,包括今年在內,用三年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基本完成治理整頓任務。治理整頓的主要目標是:逐步降低通貨膨脹率,使全國零售物價上漲幅度逐步下降到百分之十以下;扭轉貨幣超經濟發行的狀況,逐步做到當年貨幣發行量與經濟成長的合理需求相適應;努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逐步消滅財政赤字;在著力提高經濟效益、經濟素質和科技水平的基礎上,保持適度的經濟成長率,爭取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六;改善產業結構不合理狀況,力爭主要農產品生產逐步增長,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和運力不足的矛盾逐步緩解;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項改革措施,逐步建立符合計畫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原則的,經濟、行政、法律手段綜合運用的巨觀調控體系。

全會強調指出,無論是治理整頓期間還是治理整頓任務完成之後,都必須始終堅持長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經濟的方針,這是總結我國四十年的經濟建設得出的最重要的經驗教訓。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牢固樹立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決防止片面追求過高的發展速度,始終把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放到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上來。

全會要求,治理整頓必須抓住四個重要環節。一是,繼續壓縮社會總需求,堅持執行緊縮財政和信貸的方針,解決好國民收入超額分配的問題,下決心過幾年緊日子。二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增加有效供給,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特別是要迅速在全黨全國造成一個重視農業、支援農業和發展農業的熱潮,齊心合力把農業搞上去,確保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產品的穩定增長。三是,認真整頓經濟秩序,繼續下大力量清理整頓各種公司特別是流通領域的公司,克服生產、建設、流通、分配領域的嚴重混亂現象。四是,深入開展增產節約、增收節支運動,下功夫改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挖掘內部潛力,提高科技水平,走投入少、產出多、質量高、效益好的經濟發展路子。

全會強調,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關係。治理整頓不僅將為改革深入和健康地進行創造必要的條件,而且它本身也需要改革的配合。在集中力量進行治理整頓期間,改革要圍繞治理整頓來進行,並為它服務。對治理整頓不積極,就是對改革不積極。當前,要著重在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財政包乾體制、金融體制、外貿承包制等方面深化和完善改革。必須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方針,積極利用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更有成效地擴展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交流。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地區的基本政策措施不變,並在實踐中逐步加以完善。

全會指出,必須充分發揮我們的政治優勢,切實加強黨對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領導。各級黨組織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充分認識克服困難的有利條件,增強信心,團結奮鬥。必須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加強組織紀律性,堅決反對分散主義。必須堅決克服腐敗現象,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和黨風建設。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堅持民眾路線,改進領導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頭同一切腐敗現象作堅決的鬥爭。必須大力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和鬥爭長期地進行下去。

全會討論並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十三屆五中全會關於同意鄧小平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

全會認為,鄧小平同志從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在自己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辭去現任職務,實現他多年來一再提出的從領導崗位上完全退下來的夙願,表現了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廣闊胸懷。與會全體同志對他身體力行地為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製作出的表率,表示崇高的敬意。

全會高度評價鄧小平同志對我們黨和國家建立的卓著功勳。鄧小平同志是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傑出領導人,在黨所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志成為我們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十年來,在我們黨和軍隊工作的各個方面,在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方面,在努力實現和平統一祖國和外交活動方面,鄧小平同志都是當之無愧的總設計師。在以他為核心的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人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的時期。幾十年來的革命實踐表明,鄧小平同志不愧是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我們黨、國家和軍隊久經考驗的領導人。

全會強調指出,鄧小平同志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提出的一系列觀點和理論,特別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全會要求全黨一定要認真學習鄧小平同志的著作,使它今後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發揮重大的指導作用。

全會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決定江澤民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楊尚昆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劉華清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楊白冰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秘書長;決定增補楊白冰同志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出席這次全會的中央委員一百六十七人,候補中央委員一百零六人。列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一百八十三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六十七人,有關方面負責同志五十三人。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在全會結束時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滿懷信心,齊心協力,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同甘共苦的光榮傳統,為克服經濟的暫時困難,為實現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為把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