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基金會

中國兒童基金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於1981年7月28日成立,是我國第一個以募集資金的形式,為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服務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是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組織。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宗旨是: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

介紹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於1981年7月28日。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宗旨,匯聚社會愛心,為我國兒童公益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中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兒童基金會

中國兒基會曾資助了幼稚園、兒童福利院少年宮SOS兒童村、兒童活動中心、學校等兒童生活、學習和活動場所,還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9年,推出了旨在救助我國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公益項目“春蕾計畫”。
1996年,為推動“春蕾計畫”的深入實施,使那些國中或高中畢業後沒能繼續升學的春蕾女童回鄉後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中國兒基會特別設立了“春蕾女童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截止到目前,“春蕾計畫”已經在全國普遍實施,共募集資金6億多元,救助貧困失學女童達170餘萬人次。“春蕾計畫”已經發展成為多視角、多方位促進女童全面發展的兒童公益項目。
2000年,為呼籲全社會給孩子們提供安全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中國兒基會推出了又一個大型公益項目——“中國兒童安全健康成長計畫”,簡稱“安康計畫”。“安康計畫”推出後,通過在全國各地捐建“安康教室”、“安康圖書站”、“安康宣傳欄”、“社區兒童德育中心”、救助“貧困弱視兒童”等項目,幫助孩子們安全健康地成長。
為了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深入實施“春蕾計畫”和“安康計畫”兩個品牌項目。
2002年,中國兒基會創造性地策劃並推出了新的大型公益活動——“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為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搭建公益平台。在“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活動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分別授予“公益明星單位”、“中國兒童慈善家”等榮譽稱號,並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北京八達嶺長城的“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上,實現了捐贈者和公益組織、公益效應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為進一步創新勸募模式,中國兒基會堅持“零錢慈善”理念,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萬台視頻募捐箱。2003年、2006年,緊緊抓住我國科技信息迅猛發展的時機,先後與中國移動公司和中國聯通公司合作,在我國率先推出了“8858”、“9592”手機公益簡訊募捐項目。隨後又開通了“12361”固定電話募捐特服號碼,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捐贈平台。
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我國兒童教育福利事業竭誠服務的宗旨,用誠信凝聚了社會愛心,用執著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兒童公益事業的動人樂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支持和讚譽,先後被中央機關和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抗擊‘非典’先進全國性社會團體”、“全國先進民間組織”、“中國扶貧獎‘勸募模式創新獎’”、 “中華慈善獎”等榮譽稱號。

主要專項基金

為了更好地關愛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各單位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專項基金,有針對性地資助、呵護那些急需幫助的孩子們,將國家和社會的深切關愛送到他們身邊。
·春蕾計畫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
·春蕾計畫專項基金

宗旨

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教育福利事業。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檔案

黨和政府十分關心我國公益事業的發展,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出發展公益事業的號召,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財稅【2006】66號檔案”,對公益事業捐贈準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歷程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以來,在理事會和業務主管單位全國婦聯的領導下,為中國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曾多次撥款撥物救助中國遭受地震、洪災和火災等自然災害地區的兒童,還贊助全國各地興辦學校、幼稚園、兒童福利院、孤兒院、兒童養育院和興建少年宮、少年之家、兒童活動站等。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特別是1989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設立了“女童升學助學金”以來,開展了旨在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後正式定名為“春蕾計畫”,並在全國各地開辦了“春蕾學校”、“春蕾女童班”。為使春蕾女童畢業後能夠依靠自己在“春蕾學校”所學到的農村實用技術勤勞致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還設立了“春蕾計畫女童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到2004年,“春蕾計畫”已經募集資金6億元,資助範圍已遍布全國30個省區,捐建300多個“春蕾學校”,舉辦4600多個“春蕾班”,救助失學女童達150餘萬人次,通過各種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活動培訓婦女和女童41.6萬人次。“春蕾計畫”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知名度最高的社會公益品牌之一。

2000年5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又推出了新的大型社會公益項目—“安康計畫”。“安康計畫”的目標是幫助廣大兒童“遠離失學、遠離疾病、遠離傷害、遠離犯罪”。

“安康計畫”推出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大型公益活動——先後舉行了三屆“安康計畫西部行”和“安康計畫東北行”,到達內蒙古、寧夏、甘肅、西藏、青海、新理事長顧秀蓮疆、貴州、雲南、四川、重慶等西部10個省區和黑龍江、遼寧等老工業基地。為當地帶去了8340餘萬元的物資和資金。在當地捐建了學校、“安康醫療站”、“安康教室”、“安康遠程電教室”、“安康遠程音樂教室”等。大大地改善了當地孩子的學習條件。2002年6月22日,設立“兒童弱視專項基金”,已為249名弱視兒童解除了痛苦,帶來了光明。2003年,在“非典”時期,中國兒基會又推出了“安康計畫”進學校——“安康教室”和“安康計畫”進社區——“安康益家”兩個公益項目。目前,已捐建了“安康教室”604個,“安康遠程電教室”380個,“安康遠程音樂教室”20個,“安康益家”20個,“安康宣傳欄”103個。

“春蕾計畫”和“安康計畫”作為人權事業發展的成就,被載入中國政府《中國的兒童狀況》、《中國的扶貧與開發》、《200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和2001-2010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

為了募集更多的資金,救助需要幫助的孩子,中國兒基會開展了“零錢慈善”募捐箱、“8858”手機公益簡訊、招商銀行“一卡通”網上捐贈等形式。特別是從2002年起,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首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募集資金和物資近 2億元,向貧困地區捐贈1.3億多元用於建立春蕾國小、安康醫療車、醫療站、孤兒院等;第二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推出了“安康教室”和“安康益家”;第三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募集資金和物資1.7億元,向荒漠中的空軍試驗訓練基地、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地捐建了一批“安康遠程教室”、“安康遠程電教室”和“安康遠程音樂教室”,這些活動深受各地人民的歡迎。

2002年10月12日,為了表彰歷年來為中國兒童少年福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在北京八達嶺長城建造了“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將一個個用愛心鑄就的名字鐫刻於功德碑上,實現了捐贈者和公益組織、公益效應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會微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會徽由小苗、土地、雙手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圖形和漢字組成。圖中的綠色小苗代表兒童和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

希望,小苗周圍的金黃底色象徵黨的陽光和社會的關愛,小苗下方棕色半圓象徵社會資源、社會土壤和環境、合掬的雙手象徵來自社會的關愛、呵護、支持、幫助和救助,圖案上方是會名“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為社會各界搭建傳遞愛心共建和諧社會的橋樑和紐帶

公益項目

一、春蕾計畫
1989年,在全國婦聯領導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並組織實施了一項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社會公益項目——“春蕾計畫”。截至目前,“春蕾計畫”已籌集資金累計8億多元,遍布全國30多個省區市,興建800多所春蕾學校,資助180多萬人次貧困女童重返校園,對40余萬女童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春蕾計畫”已經成為中國民間公益組織促進女童教育發展的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範例。2005年“春蕾計畫”被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
目前,隨著修訂後的《義務教育法》的頒布以及國家“兩免一補”助學政策的實施,中國兒基會及時調整“春蕾計畫”資助重點,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女童的資助,從學雜費轉移到生活費用的資助;資助範圍也從國小、國中階段擴大到了高中甚至大學;並加大實用技術培訓的力度;根據當前中國農村大量勞動力轉移城市,出現了“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現象,“春蕾計畫”又開展了向農村“留守兒童”集中的地區捐建“春蕾寄宿制學春蕾計畫校”的公益項目[4]。
二、安康計畫

“安康計畫”全稱“中國兒童少年安全健康成長計畫”。是2000年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實施的一項旨在幫助廣大兒童安全健康成長的大型公益社會系統工程。

三、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為了積極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動員全社會力量,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的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開展經常性社會捐助活動的通知》。2002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推出了以“關注未來 救助孩子 ” 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在慈善日期間,中國兒基會積極地開展了“百城聯動兒童慈善一日捐”、“百家企業聯動兒童慈善一日捐”和“百所高校聯動兒童慈善一日捐”三項主體活動。全國共有近50座城市、71家企業、65所學校、20餘家中直機關和解放軍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機關參加了“兒童慈善一日捐”活動。評選出72名“中國兒童慈善家”、“中國兒童慈善大使”和“慈善愛心人士”。募集善款一億三千多萬元,募集物資價值四千三百多萬元。

6月22日,首屆“中國兒童慈善動日”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時任國務委員的吳儀同志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彭佩雲,全國婦聯名譽主席、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會長陳慕華,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等全國婦聯、有關部委的領導到會並為獲得“慈善家”、“慈善大使”、“公益明星城市”、“公益明星單位”等榮譽稱號的城市、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3000多位來自海內外各界的人士參加了表彰大會。這是一次空前的中國公益史上慈善愛心人士的大聚會。

為了實現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願望,中國兒基會向貧困地區捐贈了1.3億多元用於建立春蕾國小、安康醫療車、醫療站、孤兒院等。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

為了表彰在兒童發展事業中做出貢獻的個人與企業,中國兒基會在北京八達嶺長城設立了“ 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把在兒童慈善活動日中,為兒童慈善事業做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的名字銘刻在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