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大辭典

中國作家大辭典

中國作家大彙編。

中國近代、現代與當代作家大蒐集

{提示:中國古代作家內容部分見互動百科:《中國作家大辭典》

(說明:陳固雄以[著作權形式]自主創立的弘揚祖國文化的以下一些非實體協會與聯誼會名稱,並且以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行業百科http://hangye.baike.com/做為信息發布平台。)

陳固雄  1989年16歲時陳固雄 1989年16歲時
會員組成:陳固雄、名譽會員。

陳固雄不吸納會員,但網友可以在互動百科或行業百科參與互動。

一.1.【中國知名作家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中國作家大辭典題字中國作家大辭典題字

題字說明:陳固雄為中國作家大辭典題字:“中國作家大辭典:陳固雄題”字樣圖片首次上傳至: 互動百科:詞條:中國作家大辭典。

張賢亮張賢亮
2.【中國知名作家聯誼會】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副會長: 張賢亮【追認】

3.【中國青少年之星作家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4.【中國青少年之星作家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5.【中國青少年星作家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6.【中國青少年星作家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 以上協會、聯誼會信息發布時間:2012年9月28日)

二.2012年10月24日發布以下協會與聯誼會信息:

1.【中國少年之星作家協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2.【中國少年之星作家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3.【中國少年星作家協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4.【中國少年星作家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5.【中國青年之星作家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6.【中國青年之星作家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7.【中國青年星作家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8.【中國青年星作家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三.中國第一作家協會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創建時間:2012年10月27日。

中國第一作家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創建時間:2012年10月27日。

四.2012年10月27日信息發布:

中國知名詩歌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中國知名詩歌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中國知名詩詞楹聯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中國知名詩詞楹聯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五.2012年11月11日信息發布:

1.中國第一詩歌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2.中國第一詩歌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3.中國第一詩詞協會

主席:陳固雄【創始人】

4.中國第一詩詞聯誼會

會長:陳固雄【創始人】

六.具有中國國籍的遵紀守法的中國公民,且已由中國境內正規書籍出版社出版過至少一本較暢銷的書的作者,可免費成為已上任一作家協會或聯誼會名譽會員。(歡迎大家參與編寫,使中華文化更加繁榮昌盛)。

七.[陳固雄]創立的中國作家團體名譽會員名單如下:

操作提示:請你將自己創作的以由中國境內正規書籍出版社出版的書籍的封面照片上傳至組圖,並將創作者名字編入相對應的以下:[每個協會或聯誼會設立:名譽主席或名譽會長一名、名譽副主席或名譽副會長兩名、名譽理事十名、名譽會員數量限100名。]

中國作家團體的協會或聯誼會名單中。[每人只限填寫一次名字。然後等待審核結果。(說明:創始人可以填寫多次名字。)]

二十世紀華文小說一百強

/wiki/%E4%BA%8C%E5%8D%81%E4%B8%96%E7%B4%80%E8%8F%AF%E6%96%87%E5%B0%8F%E8%AA%AA%E4%B8%80%E7%99%BE%E5%BC%B7

名譽會員

1.中國知名作家協會

名譽主席:陳固雄

巴金巴金

名譽副主席:巴金[追任]、曹禺[追任]、

鄭秀與曹禺鄭秀與曹禺

名譽理事:(中國著名作家):郁達夫[追任]、周作人[追任]、路遙[追任]、林語堂[追任]、趙樹理[追任]、梁實秋[追任]、余秋雨、舒婷[女]、穆旦、畢淑敏[女]。

名譽會員:

2.中國知名作家聯誼會

名譽會長:陳固雄

錢鍾書故居錢鍾書故居

名譽副會長:錢鍾書[追任]、朱自清[追任]、

陳竹隱與朱自清陳竹隱與朱自清
三毛三毛

名譽理事:(中國著名作家):顧城、瓊瑤[女、旅居台灣]、王朔、劉震雲、韓少功、阿城、張潔(女)、三毛(女,追任)、鐵凝(女)、張煒。

名譽會員:

張愛玲張愛玲
魯迅魯迅

3.中國第一作家協會

名譽主席:魯迅[1881.9.25.——1936.10.19.追任]、

名譽副主席:張愛玲[追任,中國著名女作家]、

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名譽理事:(中國著名作家):賈平凹、汪曾祺、王安憶、於華、阿來、馮驥才、史鐵生、北島、張小嫻[女、香港言情小說家]、

名譽會員:梁曉聲、

青年時期的沈從文青年時期的沈從文

4.中國第一作家聯誼會

名譽會長:沈從文[追認]、

名譽副會長:茅盾[追認]、金庸[武俠小說家,代表作品:《射鵰英雄傳》]、

名譽理事:(中國著名作家):孫梨、王蒙、艾青、余光中、白先勇、蕭紅(女)、

陳忠實、張恨水、蘇童、海岩。

名譽會員:葉文玲、

5.中國青少年之星作家協會

名譽主席:陳固雄 名譽副主席:葉聖陶[追任]、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6.中國青少年之星作家聯誼會

名譽會長:陳固雄 名譽副會長:張悅然[80後作家]、

名譽理事:郭敬明[80後作家]、

名譽會員:

7.中國青年之星作家協會

名譽主席:陳固雄 名譽副主席:老舍[追任]、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8.中國青年之星作家聯誼會

名譽會長:陳固雄 名譽副會長:郭沫若[追任]、李傻傻[80後作家]

名譽理事:韓寒[80後作家]、

名譽會員:

9.中國少年之星作家協會

名譽主席:冰心[女,現代著名作家、詩人、翻譯家、兒童文學家。追任]

名譽副主席: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10.中國少年之星作家聯誼會

名譽會長: 名譽副會長: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11.中國知名詩歌協會

名譽主席:陳固雄[中國網路詩人]、 名譽副主席:陳曉旭[詩人、影視演員。追任]、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12.中國知名詩歌聯誼會

名譽會長:陳固雄 名譽副會長:席慕容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13.中國知名詩詞楹聯協會

名譽主席:陳固雄 名譽副主席:聞一多[追任]、

名譽理事:艾青[追任]、

名譽會員:

14.中國知名詩詞楹聯聯誼會

名譽會長:陳固雄 名譽副會長:戴望舒[追任]、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15.中國第一詩歌協會

名譽主席:陳固雄

名譽副主席: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16.中國第一詩歌聯誼會

名譽會長:汪國真[中國著名詩人]、

名譽副會長:徐志摩[中國近現代詩人、追任]、

名譽理事:

名譽會員:

中國近代與現代作家簡歷:

嚴復文選嚴復文選
嚴復(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福建侯官(後併入閩縣,稱為閩侯,今福州市)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系統地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他的譯著是中國20世紀最重要啟蒙譯著。嚴復的翻譯考究、嚴謹,每個譯稱都經深思熟慮,他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梁啓超(1873年~1929年),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

梁啓超梁啓超
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府人,廣東新會人士,清光緒舉人。[1]青年時期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事敗後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嚴詞抨擊,並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魯迅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是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瓊瑤瓊瑤
瓊瑤(1938年4月20日——)女,本名陳喆,台灣最著名女作家,影視製作人,著有60多部言情小說,本本暢銷,拍成影視,部部叫座。賺盡海內外華人的愛與淚,人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瓊瑤”。瓊瑤作品感人至深,可讀性強,讓三代人流盡熱淚,成功囊括在世幾乎所有年齡層讀者,成為“鑽石級”純愛代言人。其各個時期不同風格代表作品均為其擁躉們競相收藏。
中文名:陳喆 別名:瓊瑤
籍貫:湖南省衡陽 出生地:四川省成都市 性別:女 民族:漢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38年4月20日 職業:文學作家; 劇作家 畢業院校:台北中山女高 代表作品:《窗外》;《幸運草》;《六個夢》;《煙雨濛濛》;《一簾幽夢》;《梅花三弄》;《還珠格格》
文壇純愛小說鼻祖。處女作《窗外》問世後引領言情潮流五十年
堪稱造星高手造就的頂級偶像有林青霞秦漢趙薇范冰冰等 。
常遭人詬病因作品不尊重史實人物極端情緒化台詞令人崩潰等。

中國當代作家簡歷:

張賢亮張賢亮
張賢亮(1936年12月-2014年9月27日),男,國家一級作家,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36年生於生於南京,江蘇盱眙縣人。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發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為“右派分子”,押送農場“勞動改造”長達22年,1979年平反後重新執筆後創作小說、散文、評論、電影劇本等,成為中國當代重要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靈與肉》、《邢老漢和狗的故事》等。
莫言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謨業,生於山東高密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兼職教授,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等,其中《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莫言“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
中文名:管謨業 籍貫:中國山東
出生地:山東高密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55年2月17日
職業:文學作家 畢業院校:解放軍藝術學院
代表作品:《檀香刑》;《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

莫言與網路文學大學莫言與網路文學大學

莫言擔任名譽校長:中國首家培養網路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網路文學大學於2013年10月30日在北京宣告成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擔任名譽校長。網路文學大學是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指導下由中文線上發起成立,並聯合多家知名原創文學網站共建,為全國網路文學作者提供免費培訓,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描、副研究員王祥等出任導師。

劉曉慶劉曉慶

劉曉慶(1951年10月30日),中國重慶涪陵人,國家一級女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得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代表作有《風華絕代》《武則天》《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芙蓉鎮》《春桃》《大太監李蓮英》等。

麥家,男,作家,編劇。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現居成都。曾從軍17年,曾從軍17年,輾轉六個省市,歷任軍校學員、技術偵察員、宣傳幹事、處長等職;後從事寫作,以《解密》、《暗算》等獨門武器迅速崛起於文壇,因其招式簡潔卻深不可測,武功路數獨特詭秘而又幽邃神奇,到處玄機暗伏,極為挑戰人的智力,被認為是當今文壇最具實力的“黑馬”,其作品也被稱為“新智力小說”。 

麥家麥家

作品曾多次獲獎,作家本人曾被評為2003年度中華文學人物、第三屆風尚中國榜2007年度作家、第六屆華語傳媒文學大獎2007年度小說家、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編劇、第三屆電視劇風雲盛典最佳編劇等。
根據其同名小說改編和編劇的電視劇《暗算》一開中國特情影視劇的先河,深得觀眾喜愛。[1]

於正,別名余征,男,漢族,1978年2月28日出生於浙江海寧長安鎮,自幼喜歡文學,上中學時開始寫小說,出書。1997年6月,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因演戲懼場,中途輟學。1998年8月,TVB在上海成立分公司,於正簽約成為編劇,師從香港導演李惠民。1999年11月,進入李惠民工作室,擔任編劇。

於正於正

2003年7月簽約台灣星之國際娛樂公司擔任編劇,同時,“於正工作室”在上海掛牌,成為一名獨立編劇。2005年6月,“於正工作室”移至北京。2008年7月,開始以編劇、製片人的雙重身份製作電視劇。2009年6月,創立全盛時代影視公司。代表作品有《大清後宮》《美人心計》《宮—鎖心玉》等。

畢飛宇畢飛宇

畢飛宇(1964—),江蘇興化人。著名作家。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推拿》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哺乳期的女人》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玉米》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代表作品《青衣》《平原》《慌亂的指頭》。
中文名:畢飛宇籍貫:中國江蘇興化
性別:男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64年職業:文學小說家
畢業院校:江蘇揚州師範學院代表作品:《青衣》;《平原》;《慌亂的指頭》

 饒雪漫,女,1994年畢業於四川自貢師專中文系,青春文學職業寫手。曾擔任江蘇《少年文藝》編輯,現在鎮江人民廣播電台節目部擔任主持人,“花衣裳”網頁版主,十四歲開始寫作,已經在青春文學經營了十八年。

其作品語言風格多變,被廣大的男生女生親切地稱為“文字女巫”,作品多次登上全國各類暢銷書排行榜;連續七年獲江蘇《少年文藝》“好作品”獎,曾獲新時期兒童文學獎,台灣九歌少兒文學評審大獎,首屆兒童文字中青年小說作家擂台賽唯一金獎。偶爾涉足成人文學,代表作為《調頻》被數百家網站收錄。出版作品四十多部,是一個集創作,創意,推廣等多項才能的作家。

郭敬明郭敬明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男,中國知名作家,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他是中國“80後”青年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網名是“第四維”,所以在媒體上他也常被人稱作“四維”或“小四”。2005年3月,《福布斯》雜誌中文版推出的“福布斯2005名人榜”中,郭敬明位列其中,排名第92位。現為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副總編輯。主要代表作品有《幻城》、《夢裡花落知多少》、《島》、《1995—2005夏至未至》等。
中文名:郭敬明英文名:JingM.Guo
別名:第四維、小四、四爺、太子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3年6月7日國籍:中國
籍貫:四川省自貢出生地:四川省自貢
民族:漢族主要成就:第三、四屆“新概念作文”一等獎、2011“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53名、2004年年度風尚網路作家、第二屆“金喜鵲獎”冠軍得主、2007年“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2008年“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2010年星尚大典星尚文學先鋒人物、2011年“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代表作品:長篇小說《幻城》;《夢裡花落知多少》;處女詩作《孤獨》

郭敬明-人物評價
早期評價都多為正面評價,特別是對《幻城》的評價。認為郭敬明的作品中的純淨的風格是非常珍貴的。但由於涉嫌抄襲等問題被披露後,媒體中的評價開始分化。一部分人認為郭敬明是有才華的作家。另一部分人認為郭敬明很浮躁,不成熟,是商業化社會的產物。[8]
正面評價
陳曉明認為:“郭敬明是80後作家中最突出的代表,在青少年讀者群中極具影響力,他的作品已經成為中國相當多的少年人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郭敬明的作品寫出了這個時代文學所具有的新的品質和感染力,他已經發表大量作品,其影響力和文學水準都足以使他具備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的資格。”
2010年3月13日,作家王蒙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發表《老王系列》新書,並且評說郭敬明“小郭性格中有其軟弱的一面,容易產生憂傷的情緒。這正是作家創作的力量源泉,希望小郭能繼續寫下去”,“我覺得小郭特別注重語言,我們喜歡的一個詞就是‘語言的陌生化’,小郭在這方面的處理很是到位,因此其小說的語言是相當詩化的。此外,他對生活的興味也頗為濃厚”。
負面評價
在莊羽訴郭敬明一案發生後,網上很多討論。2006年7月韓寒與張悅然公開發表部落格文章,痛批郭敬明及其冬粉,張悅然稱“郭敬明已經喪失了從文資格”,她為此事感到羞恥;韓寒筆鋒直指郭敬明冬粉,說他們“傻、幼稚”。[9][10]
2009年10月,著名文學批評家肖鷹評說韓寒和郭敬明時說,[11]“我不承認他(郭敬明)是個作家,他就是無靈魂的販賣文字的寫手。有的批評家說郭敬明的語言很好,這種所謂‘很好’,就是一種言不及物、不古不今、不文不白的仿冷艷風格的無病呻吟。郭敬明的無病呻吟還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青春文字’,它與中國文學傳統的婉約文學也無關,是某些‘80後’寫手的商文套話。初讀起來有畫面感,像日本富士山背陰處的雪景,‘看上去很美’,但卻如破碎的幻燈片一樣,沒有內容,不能卒讀,更不能回味。這是一種‘用酸梅湯作咯血文字’的商業寫作遊戲。”並且評價《幻城》“讀前面1/5的部分,你還可以期待該書作者是一個有才華的文學少年,但是,進入2/5後,你就看到一種簡單機械的語言複製,內容和情感都沒有真正的發展。文學是應該有靈魂的,但是,郭敬明的作品讓我感到,他根本不知靈魂為何物。當然,他很聰明,很懂得商業式的寫作和運作,並且獲得了‘巨大’成功。”
2011年9月,“茅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候夾評郭敬明說[12],“如果依靠寫作去買房子,現在真的是很難的事。靠寫作過上像郭敬明的生活,全國估計也就只有郭敬明了。”

韓寒韓寒

韓寒(1982年9月23日),生於中國上海金山。中國職業拉力賽及場地賽車手、作家、《獨唱團》雜誌(現已停刊)主編,並涉足音樂創作。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賽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1999年3月韓寒開始寫作小說《三重門》。現為上海大眾333車隊職業賽車手。2010年4月韓寒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2011年12月23日至26日,韓寒連發《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簡稱“韓三篇”,引發網路論戰。2012年初,韓寒被麥田及方舟子等人質疑作品有人代筆。
中文名:韓寒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2年9月23日國籍:中國
籍貫:上海出生地:上海金山
民族:漢主要成就:2012年11月4日上海國際賽車場上角逐中國房車錦標賽收官之戰令人無數關注的韓寒榮膺年度總冠軍。加上上周的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車手年度冠軍韓寒成為耀眼的雙冠王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代表作品:《三重門》

張悅然張悅然

張悅然,女,1982年生,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畢業。中國新概念作文大賽A組一等獎獲得者,“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新生代文學創作的領軍人物。她的《葵花走失在1890》、《櫻桃之遠》、《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了嗎》、《紅鞋》、《十愛》、《水仙已乘鯉魚去》等作品轟動文壇。
中文名:張悅然籍貫:中國山東濟南
性別:女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82年11月職業:文學作家
畢業院校:新加坡國立大學代表作品:《葵花走失在1890》、《櫻桃之遠》、《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了嗎》、《紅鞋》、《十愛》、《水仙已乘鯉魚去》
張悅然-基本信息
張悅然1982年11月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當年考入山東大學,後考取新加坡政府獎學金,攻讀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專業。
張悅然14歲開始發表文章,2001年獲得“第三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是“新概念作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誌發表後,在青少年中引起巨大反響,並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2002年被《萌芽》網站的民意調查評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和“最受歡迎的女作家”,並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二等獎,在《上海文學》舉辦的第一屆短篇小說新人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從2003年至今,張悅然已出版了小說集和長篇小說《葵花走失在1890》、《櫻桃之遠》、《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嗎》、《紅鞋》、《十愛》等多種,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並且打破了80後作品中專業評價與銷量成反比的定勢,可以說張悅然是80後實力寫手中較早被普通讀者大眾所接受的。國內外媒體也對其表示關注,對其作品和獨特的創作個性給予了較高評價。最新作品《水仙已乘鯉魚去》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一面世就受到關注。
張悅然張悅然過去被稱為“玉女作家”,而今,她已經走出了“愉悅又茫然”的青春狀態,開始尋找和擔當寫作的意義和責任感,並且越來越擅長於捕捉生活,把握悲劇。有評論者認為:“把她放在當代作家的行列里,她已經是丰姿綽約,自成一家了。”
獲《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單位主辦的2004華語傳媒最具潛力新人獎。授獎辭說:“張悅然的年輕、才情和清醒令人欣喜。她純真而神秘的文字,蘊藏著豐盛的青春激情和自由渴望,以及一種未被時代喧囂所損壞的氣質和耐心。她迷戀內心世界的複雜感受,打量世界的眼神滿布哀傷和迷惘,她的寫作既是對人生記憶的惦念和審視,也是對生存夢想的詩性肯定。她在2004年度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十愛》,儘管只是一些悽美、浪漫的片斷,但那婉約的語言、奇崛的想像、富於生活洞見的細節運用、對人物幽微內心的細緻描摹,還有她對愛和信念的艱難呵護,作為新一代人精神成長的獨特記錄,充分顯示出了她燦爛的藝術才能。

王小波王小波

王小波(1952-1997)北京人,作家。1984年赴美。1988年獲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他的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等。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1992年後開始成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逝世於北京。

中文名:王小波籍貫:北京
性別:男民族:漢
國籍:中國出生年月:1952年5月13日
去世年月:1997年4月11日職業:文學作家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代表作品:《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家園》、《沉默的大多數》、《黑鐵時代》、(地久天長》;紀念、評論集有:《浪漫騎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畫傳》。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波逝世16周年,曾被稱“另類”:王小波出生於北京,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開始寫作,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等。1997年4月11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去世後他的作品幾乎全部出版。評論、紀念文章大量湧現,出現了“王小波熱”的現象。2013年4月11日,妻子李銀河發表了博文《辭世16年王小波仍是敏感作家》。
王小波-簡介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鮮為人知,死後聲名廣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後,他的作品幾為全部出版。評論、紀念文章大量湧現,出現了“王小波熱”的文化現象。
1980年,他與李銀河結婚。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黃金時代》被當局查禁,甚至不準在國營的新華書店擺賣,可是卻受廣大的讀者和文學評論家讚賞。
事實上,《黃金時代》在個體戶書攤上已經售出六萬多冊,並且出版了台灣版和香港版,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亦不得不承認:“這部小說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留學生偶一露面總會造成排隊閱讀的局面。”至於他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榮膺1997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入圍作品,使王小波成為在國際電影節為中國取得最佳編劇獎的第一人。
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因心臟病猝死的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台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

中國作家大辭典重要事記:

1.《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說

白話文,指的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用白話寫成的文章。也稱語體文。與“文言文”相對。白話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長的歷史,在宋代己有話本,明清兩代也有部分白話小說,如《金瓶梅》、《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不過為古白話,而且白話文作品在古代文壇上只占少數,文言文在當時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白話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為寫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白話文”與大眾口語有緊密關係,“大眾語不是白話之外的一種特別語言文字,‘大眾化’,即是能夠把白話做到最大多數懂得的本領。”魯迅認為“提倡大眾語,就是要做‘更淺顯的白話文’”。一些論者認為白話文運動是大眾化運動的前奏;其實這二者的概念內涵是有區別的,不能盲目地把“白話文運動”等同於“大眾化”。此外,白話文運動也是30年代左聯時期“大眾文藝”,40年代解放區“文藝為大眾服務”的理論起點,後者是對前者的延伸與凸現,同時隨之即來的是概念內涵的窄化。“白話文”作為現代文學的一個範疇確立之後,時至今日,仍有一些爭論與闡釋,主要集中在“反思”層面,如錢穀融《反思白話文》等等。
白話文易懂,利於傳播發表,而且其實文言文的語法比較繁亂,沒用於日常生活,不利於提高大眾文化水平,精妙其實只是其中的點滴,大多是廢品一堆,而假如自己真正用文言寫文章,也就不可能如此自然地引用成語典故、詩文詞賦,也就不能這么強烈地感覺到所謂的“精妙”了。

2.語言文字改革: 簡化字:代替繁體字的漢字。它是中國大陸現行的標準中文漢字,也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採用的標準漢字。簡化字以1964年公告,1986年修訂的《簡化字總表》為國家標準,《簡化字總表》共收2274個簡化字及訁[訁]、飠[飠]、糹[糹]、釒[釒]等14個簡化偏旁,精簡了漢字系統的字數(有不少字“簡化”時被合併,比如稻穀的谷和山谷的谷,本來是兩個字)和許多字的筆畫。漢字的簡化主要有2種:一種是對繁體筆畫的“省簡”,大多是從俗字、古字、草書中演變而來;第二種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取代,比如後面的後和皇后的後,本來是兩個字,而為了省略筆畫,就統一用筆畫少的“後”替代了。1935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簡體字324個。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1936年2月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與《簡化字總表》有所不同,例如“麽”簡化為“庅”而不是“么”("么"原本是“麼”的俗體,後成為“麽”的簡化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