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保組織

世界環保組織

《世界環保組織》對世界環保組織加以介紹和評述,介紹了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國際地球之友、國際野生動物關懷組織、太平洋環境組織等一系列國際環保組織,對它們各自的組織概況、主要活動及其在中國的項目加以系統和簡練的介紹,全書語言簡明扼要,介紹要言不煩,知識性和趣味性並重。《世界環保組織》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來闡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其中以很大篇幅來闡述環保對生態、家居環境、生活習慣、生命健康等的影響,突出了主題,闡明了立場。另外,還適當地介紹了與環保相關的環保組織的建立、結構、功能等問題,對主題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本套科普類圖書,旨在通過介紹與人類生產、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來向大眾普及環境知識,提高大眾對環保問題的重視。這本《世界環保組織》由劉芳主編,為其中之一。

編輯推薦

《世界環保組織》是時代館書系•人與環境知識叢書之一。

目錄

世界自然基金會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世界保護動物協會

世界觀察研究所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

濕地國際

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

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

國際鶴類基金會

國際節能環保協會

國際地球之友

保護國際

國際綠色產業協會

國際野生動物關懷組織

全球環境基金

全球綠色資助基金

羅馬俱樂部

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

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

美國環保協會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

美國野生救援協會

美中環境基金會

美國鐵匠學院

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

美國藍月亮基金

加拿大森林管理委員會

加拿大森林保護網路

太平洋環境組織

亞洲動物基金會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

日本綠色地球網路組織

韓國環境運動聯合會

序言

ENGO(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是伴隨著NGO(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產生的縮略詞,意謂非政府環保組織。嚴格說來,非政府環保組織是非政府組織的“子體”,因此要想清晰地界定非政府環保組織,我們就不得不對它的“母體”——非政府組織先做界定。

一般認為,“非政府組織”一詞最初的正式使用是在1945年6月簽訂的聯合國憲章第71款。該條款授權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為同那些與該理事會所管理的事務有關的非政府組織進行磋商作出適當安排”。1952年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將非政府組織定義為“凡不是根據政府間協定建立的國際組織都可被看做非政府組織”。因此在產生之初,非政府組織主要是指國際性的民間組織。

隨著非政府組織的發展,非政府組織這一詞不再僅僅局限於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它囊括的範圍日益巨大,1996年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通過的第3l號決議進一步承認了在各國和各地區活動的非政府組織。時至今日,非政府組織涵蓋了數量眾多而又千差萬別的機構,其涵蓋的領域之廣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世界銀行把任何民間組織,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貧濟困、維護窮人利益、保護環境、提供基本社會服務或促進社區發展,都稱為非政府組織。

簡而言之,非政府組織是指獨立於政府的組織,這類組織不是由國家建立,也不屬於國家。非政府組織具有獨特的屬性:獨立性、非營利性、自治性、志願性和公益性。獨立性是指非政府組織既不是政府機構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政府官員主導的董事會領導;非營利性是指非政府組織不是為它的擁有者積累利潤;自治性是指非政府組織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內部管理程式;志願性是指無論是在實際開展的活動中,還是在管理組織的事務中,非政府組織均有顯著程度的志願參與;公益性是指非政府組織服務於某些公共目的和為公眾奉獻。

常見的非政府組織包括環境保護組織、人權團體、照顧弱勢群體的社會福利團體、學術團體,等等。由此可見,非政府環保組織是非政府組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非政府組織的“子體”,毋庸置疑,非政府環保組織具有非政府組織的一切特性,因此非政府環保組織是獨立於政府的,是非營利性的,具有自治權,同時參與公益性的服務。但作為環保性的非政府組織,非政府環保組織又有其獨特的使命:非政府環保組織是致力於環境的保護和治理的。

一、ENGO的起源和發展

雖然本書的主旨是介紹世界各國的環保組織,但限於篇幅,我們並不一一考查世界各國的非政府環保組織的起源,而是從總體上把握非政府環保組織的起源和發展。

1.人道主義和慈善傳統在非政府環保組織發展中的融合

雖然非政府環保組織是在過去的三十年中才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提及,才日益被人們熟知,但事實上具有非政府性質的環保組織的產生卻是歷史深遠的。一些環保組織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淵源。人道主義和慈善傳統與這種類型的環保組織的產生和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1895年,為了管理美國大都市的公共動物園,紐約動物學學會成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野生生物保護組織,後來發展成為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1824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福利慈善機構——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成立,這一組織的成立就是為了倡導人道主義的愛護動物理念,制止當時盛行的鬥狗、鬥牛、鬥雞的活動,迄今這一非政府性組織已有180多年的歷史。1903年,一些在非洲的英美博物學家創立了大英帝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後來發展成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

如果說最初基於人道主義傳統或慈善傳統建立的非政府環保組織大部分是和動物保護有關的;那么隨著發展,這些基於人道主義傳統或慈善傳統的環保組織,要么在人道主義的傳統下發展得更為壯大,要么在發展中把人道主義的傳統擴展到了更廣更深的領域,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的發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隨著時代的前進,不僅僅是那些基於人道主義或慈善傳統的非政府環保組織發展壯大,而且出現了新生的融合了人道主義和慈善傳統的非政府環保組織。成立於1961年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參與環保的領域非常廣,涵蓋了地球的生物資源、可再生自然資源,等等;成立於1967年的美國環保協會則率先嘗試用法律手段進行環境保護;成立於1987年的保護國際則率先嘗試了“還自然的債”的保護模式。

2.ENGO的國際化

全球環境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對這類機構來說,專注於拯救世界上的某一局部,而置其他角落於不顧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正確的環境保護理念應立足於世界,而不是狹隘地把環境保護局限在一國之內,畢竟環境保護不是一國兩國的事,更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環境保護是世界性的大事,是所有人都應當承擔的一份責任。

非政府環保組織在發展中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是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除了一些自身就是國際性的非政府環保組織之外,一些最初建立在某一國的環保組織也走出了創始國,走向世界。

成立於1961年的世界自然基金會一開始就立足於保護地球的生物資源、可再生自然資源等等,其創始之初就是國際性的非政府環保組織。1991年開始正式運作的全球環境基金是由聯合國發起建立的國際環境金融機構;成立於1948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致力於世界的自然環境保護,是政府和非政府都能參與合作的國際性環保組織。諸如此類的國際性非政府環保組織在世界上並不少見,環境保護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已經進入了國際化的進程。

如果說新生的非政府環保組織一開始走的就是國際化的路線,那么古老的歷史悠久的非政府環保組織在發展中也一步步走向了國際化。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在18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走出了其創始國,開始在其他國家開展項目;綠色和平組織、美國環保協會、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等,都已經走出了創始國,在本國內部開展環境保護的同時,也在其他國家開展了各種各樣的項目。

除此之外,非政府環保組織還有其他的特點:如環保領域的多樣化、區域性非政府環保組織的產生等等,我們這裡就不再一一介紹。

二、ENGO在中國的本土化

雖然這本書是介紹世界各國的環保組織,但其更深遠的意義在於通過世界各國的環保組織看中國的環境保護,這並不是說我們中國就沒有屬於自己的組織良好的非政府環保組織。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想透過這本讀物,使中國的普通民眾了解世界各國的非政府性環保組織,進而增加環境保護的經驗。

世界各國的非政府環保組織幾乎都在中國開展項目,因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在世界環境保護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世界自然基金會是第一個受中國政府邀請來中國開展工作的非政府環保組織,它和中國政府、地方、其他環保組織團體合作,在中國開展了各種項目,包括國寶大熊貓的保護、淡水生態系統的保護等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並吸收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南京環科所等會員。綠色和平組織和中國有關部門以及環保組織合作開展氣候變化、空氣污染等工作。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在中國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美國環保協會和中國有關部門合作開展的排污權交易和綠色出行項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濕地國際是第一個通過國家林業局與中國政府達成諒解備忘錄而成功在中國建立辦事處的國際環境保護非政府組織,它在中國設立的辦事處開展了濕地多樣性保護項目、水鳥保護項目以及環境教育項目。 當然通過在中國開展環境保護,融人中國本土的非政府性環境保護組織並不是只有上面所列舉的;事實上世界各國的非政府環保組織在中國開展的環境保護工作很多,限於篇幅,我們這裡並不一一介紹。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單憑政府的力量無法控制環境方面的問題。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非政府環保組織作為獨立於政府的組織,是環境保護領域中的重要力量,必將在環境保護領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對世界各國的非政府性環境保護組織的介紹是刻不容緩的。本書正是立足於此,介紹了世界各國有影響力的非政府性環境保護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