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划水

下巴划水

下巴划水(魚尾)屬於滬菜,主要原料是草魚,口味是鹹鮮,工藝是燒,烹飪難度屬於中級。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下巴划水下巴划水

產地

中國上海。

歷史

下巴划水,始於清末。它是以菜的用和形狀取名。青魚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淡水魚,富有營養清代時,青魚既是製作菜餚的佳品,也是食療的補品。清《隨息居飲信譜》記載:“青魚……可脯,可醉。古人所謂五侯鯖即此。其頭尾烹食極美,腸臟亦肥鮮可口。”清末時,無錫和上海已盛行食用青魚。老正興菜館便取用青魚的各個部位分別制菜,有“燒頭尾”、“青魚肚襠”、“青魚禿肺”、“湯卷”等各種菜餚,其中取用下巴和魚尾烹製的菜餚最嫩最肥,因形似兩爿整塊的下巴,趴在魚尾兩旁,似活魚浮在水面划水一樣,所以取名為“下巴划水”。

特點

用青魚頭部的兩塊下巴和魚尾燒制而成。成菜濃油赤醬,形狀美觀,肥嫩鮮美,汁濃味醇。

工藝

將青魚頭部兩塊面部肉(即下巴)割下洗淨,將魚尾分別切成五小爿,取兩爿(另三爿作他用)與下巴一起放入盤中,魚尾放中間,下巴分別放在魚尾兩旁。將炒鍋用大火燒熱,用油滑鍋後,再下油燒熱,光投蔥段煸出香味,隨即推下下巴與魚尾入鍋稍煎,再端起炒鍋將下巴與魚尾翻身煎,即烹酒,加薑末、醬油、白糖、鮮湯、味素,加蓋燒沸後,用小火燜燒五六分鐘左右,至魚下巴呈青灰色、魚眼珠發白凸出時,用大火收緊滷汁,並用濕澱粉少許勾芡,隨即端起炒鍋不斷晃動,並在鍋中懸空翻一個身,使下巴和魚尾兩面都緊包滷汁,以使入味,淋上豬油少許即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