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怎么看怎么辦

內容介紹本書作者認為:今天的下崗再就業問題是一個全方位的問題,要為各類勞動者參與勞動力市場競爭創造平等的條件;下崗問題是一個關鍵而又較困難的問題,不過政府大刀闊斧的改革方案不僅其魄力值得人們稱讚,而且它也面臨許多有利的條件與背景,相信我國政府是會達到目標的;解決下崗再就業問題,不僅需要“壯士斷腕”的精神,需要“關心職工生活”的精神,也需要我們作出科學合理的政策體制設計和抓好落實的作風,更需要我們始終如一的市場化取向的改革的深入,並在不斷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的過程中化解當前的困難。 作者介紹盧愛紅,1964年6月出生於貴州一個偏遠的縣城,1990年中央民族大學經濟系碩士畢業,現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從事勞動力市場以及就業政策與理論等方面的研究。 如何用“馬太效應”:區域的困難與調劑怎樣端平這碗水:下崗與其他方面的人員調整哪種更“市場”:內部勞動力市場與外部勞動力市場是否簡便易行:提前退休與買斷工齡就業與再就業:再就業工程的銜接和擴展誰來決定:對下崗

內容介紹

本書作者認為:今天的下崗再就業問題是一個全方位的問題,要為各類勞動者參與勞動力市場競爭創造平等的條件;下崗問題是一個關鍵而又較困難的問題,不過政府大刀闊斧的改革方案不僅其魄力值得人們稱讚,而且它也面臨許多有利的條件與背景,相信我國政府是會達到目標的;解決下崗再就業問題,不僅需要“壯士斷腕”的精神,需要“關心職工生活”的精神,也需要我們作出科學合理的政策體制設計和抓好落實的作風,更需要我們始終如一的市場化取向的改革的深入,並在不斷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的過程中化解當前的困難。

作者介紹

盧愛紅,1964年6月出生於貴州一個偏遠的縣城,1990年中央民族大學經濟系碩士畢業,現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從事勞動力市場以及就業政策與理論等方面的研究。曾參加過一些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國內課題的研究,做過一家勞動期刊的副主編,發表過為數不多的幾篇論文,也曾主編或與人合著過幾本書。

作品目錄


下崗問題面面觀
“吃肉的故事”
國有企業冗員知多少
正在浮出水面的失業:有多少人下崗
“下崗族”的分類:哪些人更可能下崗
“命運坎坷”的一代
“分居”還是“離婚”:下崗與失業的關係
失業範圍的擴大:我國的綜合失業率
同一問題的不同側面:城市貧困與下崗
此起彼伏的過程:下崗後去哪兒
銀行裁員?教師“下課”?公務員“下崗”?部
隊裁軍
下崗後誰更難
還會有多少人下崗
下崗:必然抑或選擇
冗員是怎樣積累的:從傳統的就業制度說起
原因與結果:國企改革步驟的選擇
化解負擔:經營條件平等化與下崗
最佳化組合:結構調整與下崗
勞動力調整:改革與調整的突破口
漸進改革?休克療法?劇烈的調整
就業“軟著陸”
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斡旋
勞動契約?最佳化勞動組合?破三鐵?下崗
吞下難咽的苦藥,縮短徘徊的時間
“想留的留不住,想開的開不掉”:下崗與流失
下崗再就業:若干重要問題及其分析
空間與時間:我們面臨的勞動力供求變化
改革路徑:思路是什麼
主基調:下崗再就業的政策框架
多用人還是多用資金:資源的相對價格及其配置
另一個重要的領域:外資外貿對就業的影響
短期的與長期的問題:工人與農民的就業
資金挺重要:怎么來 如何用
“馬太效應”:區域的困難與調劑
怎樣端平這碗水:下崗與其他方面的人員調整
哪種更“市場”:內部勞動力市場與外部勞動力
市場
是否簡便易行:提前退休與買斷工齡
就業與再就業:再就業工程的銜接和擴展
誰來決定:對下崗 裁員的選擇
“離而不開”:下崗過程中的社會保障及勞動
關係
“吃餃子”:元旦 春節送錢去
“四輪驅動”:當前的就業服務
“上崗通行證”:為就業而進行的培訓
“靠自己的努力”:自謀職業
“小的是美好的”:中小企業就業
創造更多的機會:非全時制就業
提供更多的選擇:“階段性就業”
“就業海綿”:非正規部門就業的啟示
讓我們做得更好
勝算有多少
80年代的啟示:發揮農村的作用
“東方不亮西方亮”:非公有經濟的發展
區域發展的調控與整合
降低用人的費用
加強基礎工作與管理服務的職能
“五步曲”:節奏的把握
針對誰:政策方向的調整
資金的使用
多一些空間:就業增長點
多一些選擇:非全時就業與階段性就業
多一些渠道:非正規部門就業與自謀職業
怎樣才保險: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
到底屬於哪種人:理順勞動關係
與市場相適應:培訓領域的改革
企業怎么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