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

上、河兩字聯合為“上河”,就是趕集、往市場去之意。

水是一切生物的必需資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誕生於水中。生物進化的階段依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靈長類的程式,由低級到高級進步的。對於人類來說,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源。因此自古以來都是逐水而居,文明發祥地都在水濱,例如兩河流域、尼羅河、印度河與恆河、黃河與長江等。

河,是地球表面陸地上凹陷處集聚泉水、雨水、冰川融化水等而成的水體。河水繁育的貝類、魚蝦是人類食物資源,而且利用水的浮力人們可以游泳嬉戲,利用木材、竹材等植物的浮力,渡客、渡貨,使被河水間隔的陸地上的人們可以交流。在現代交通工具發明之前,人們旅行依靠自己雙腳,有時藉助於牛、馬、駱駝等,加上沒有紙幣之類簡易的交易媒介、鋪裝的平坦道路,出門旅行是件困難的事情。貨物運輸,在陸地上依靠人、畜的體力,載重有限,難以進行較多的貨物交易。因此,河流便成了客、貨長途運輸的便利途徑。貨物交易場地大多設定於河邊碼頭,集市因河邊而起,城市必有水道穿越。去市場就是去河邊,“上河”一詞中,“上”是動詞,表示“往……去”之意;“河”指代市場。上、河兩字聯合為“上河”,就是趕集、往市場去之意。海門鄉間,至今依然把去鎮上、去市場上稱為“上河”。著名的宋代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其實就是“清明趕集圖”之意。上河,是赴集市的古老說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