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跪九叩

三跪九叩

雙膝跪地下三次,磕九個頭。這是最敬重的行禮方式。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三跪九叩是大禮,表示內心非常非常尊敬和誠心,是拜神最大禮節。迫不得已,中國方面唯有請出當時在華傳教的一名傳教士前來斡鏇說項,該名傳教士巧妙的根據中國人向來戴帽子,只有有罪囚犯才將頭顱外露之一傳統,指出若是清朝他日回返俄羅斯,必定向沙皇行脫帽致敬禮,併入鄉隨俗,尊重俄羅斯傳統禮儀。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三跪九叩三跪九叩

【詞目】三跪九叩

【拼音】sān guì jiǔ kòu

【釋義】叩:磕頭。雙膝跪地下三次,磕九個頭。這是最敬重的行禮方式。

成語典故

清·昭槤《嘯亭雜錄·內務府定製》:“福晉父率闔族謝恩,行三跪九叩禮。”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於是,三支高香,一盅酒,二尺紅布掛枝頭,俞文芊~,拜了大柳樹做乾娘。”

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唐道士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一書中稱道士拜禮有四種:“一稽首、二作禮、三遵科、四心禮”。稽首是三跪九叩禮。作禮就是拜禮,分一次或三次。遵科是按科儀對禮拜的規定去做。心禮是不必動作,心念口言,即可感動神靈。

據書籍據載應在周就有三跪九叩禮了!而三跪九叩禮是針對天、地、君(皇帝)、師、父。

跪拜是尊敬到極點的象徵,下跪表示內心誠服。三跪九叩是大禮,表示內心非常非常尊敬和誠心,是拜神最大禮節。

所謂三跪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時頭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神時先出左腳,手背向上。喪事叩頭時,真正大禮是四跪十二拜,先出右腳且叩頭時手心向上。

詞語辨析

上古的時候,中國人是席地而坐的,坐姿象現在的日韓,坐在自己的腿上。這樣無論是君臣,無論蓆子的好壞,大家大致上是相當的,無所謂誰給誰跪的道理。因為要跪一起跪。

那么要表示區別怎么辦呢,下對上,就是席地而坐的時候,頭彎下去,這是拜,上對下的話表示認真,則是直起身,即所謂"長跪"。如果不尊敬,就是現在的普通坐法,所謂"長跪"。

到隋唐,漸漸坐在椅子上了。因為唐代比較的君臣一體。所以大家基本上都坐到了椅子上。大臣要表示尊敬,就從椅子上站起來。

但唐朝後期,因為皇帝被太監玩得太厲害,而五代,皇帝地位更低。

再加上,唐到五代,古代貴族階層消失,平民階層興起。這當然不是壞事。但卻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出身低微士大夫,常常有些小家子氣,不象唐初出身世家大姓的大臣,覺得和皇帝平起平坐很正常。於是宋代,大臣就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站著了。

朱熹就為這點很不高興,說,廢座很不好,因為很多問題不是一句話就完了的,君臣要討論很久,站著很累(見《朱子語類》)。呵呵,要是朱夫子知道後世的大臣連站的權利都沒有,要趴在地上,還要自稱奴才,不知會怎么想。

那么宋人的大臣要表示尊敬怎么辦呢,基本上是作揖。至於"跪",那是跪天跪地跪父母,是非常重大的儀式才用的。

後來宋亡,文天祥被解到大都,忽必烈要他跪,他說"南揖北跪",跪是你們胡人的風俗,我們"南人"是作揖的。

不過宋既然亡了,跪就成了一種常見的東西了。明初連蒙元的人殉都保留了下來,這個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並不是三跪九叩,而是四五叩耳。

直到滿清入主,才特以加強,滿族大臣自稱奴才,漢族自稱臣,意味他還夠不上做奴才的資格,也形成了三跪九叩制度。

想當年,唐朝的長安,外國人口何下十萬,外國使者也不知有多少,可有人聽過三跪九叩?

明朝初年,明太祖簡化各種繁瑣的禮儀 。遣使至蕃國安南時,該國王對香案及詔書行五拜禮,並跪香案前,三上香,俯伏,實即五拜三叩之禮 。

清朝定鼎中原後,以三跪九叩的拜天之禮,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禮。滿清定製除了要對天子要行三跪九叩之禮外,朝貢之國覲見之時亦須尊此禮。然而,因為各國禮儀習俗不一,遇有拒絕行此大禮的抗議,清以天朝上國自居,輕易屈尊降貴免此大禮自覺有失大國臉面,因此,時有"禮儀之爭"。

康熙朝,俄羅斯使團來華訪問。大使不願向皇帝下跪,遂起爭執。

當時,滿清男子行跪拜大禮是這樣的:雙手按左膝,屈右膝跪地,左膝隨之屈躬俯首,離地一寸左右,雙手據地稍停,然後挺身目視受拜者胸部,手仍拊髀為一叩。行此禮必須注意,滿族人最忌的是不按禮式行禮,不依形式貿然伏地一叩首,會被認為這種磕頭是家中喪父出門報喪的"報喪頭"。三跪九叩就是跪拜禮的"禮中之禮"了。

俄羅斯方面認為歐洲外交通行"對等原則",大使代表沙皇前來與清帝國修好,理應得到平等對待,而非行此有背尊嚴的臣屬之禮。這一爭執頓時讓雙方陷入尷尬。

只因康熙非常願意和俄羅斯談判解決中俄邊境問題,兩國在外交談判內容上爭議不大,俄羅斯方面也不願撕破關係,無功而返。

此時,禮部想出折衷辦法,希望以私人召見的方式,在"密室"完成"三跪九叩"大禮,這樣對於兩國來說都是留有面子。然而,俄羅斯大使不採納如此建議。

迫不得已,中國方面唯有請出當時在華傳教的一名傳教士前來斡鏇說項,該名傳教士巧妙的根據中國人向來戴帽子,只有有罪囚犯才將頭顱外露之一傳統,指出若是清朝他日回返俄羅斯,必定向沙皇行脫帽致敬禮,併入鄉隨俗,尊重俄羅斯傳統禮儀。話已說到這份上,俄羅斯大使也就乘機下台,行"三跪九叩"大禮,皆大歡喜。

清朝自視為"天國",中國皇帝要求的"三跪九叩"禮儀在傳教士的眼內屬於"世俗之禮",理應得到尊重。然而,中國方面對待歐美國家所重視的平等概念卻沒有認清,認為行"三跪九叩"覲見理所當然,中西文化的衝突然日漸激化。隨著中國國力日衰,仍然在做著大國威儀舊夢的滿清終於被迫近的槍炮聲警醒,而此時,環顧四周,才發現自己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

辛亥革命

歷史翻到了辛亥革命這頁,那天,在臨時大總統大會上,孫中山提請廢止跪拜禮,以普通相見為一鞠躬,最敬禮為三鞠躬。全體代表一致決議通過。"三跪九叩"這一帶有濃濃奴性色彩的儀禮也就被湮沒在歷史之中了。

中國近代改變

一、近代民俗變遷的基本脈絡

近代民俗變遷是近代社會變遷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近代社會轉型相始終。近代民俗變遷涉及到社會各個角落、各個層面。以下從禮儀、消費、服飾、飲食、居住、出行、節日、婚喪等八個方面進行概括,大致可以窺見近代民俗變遷的基本脈絡。

1、禮儀習俗的變化:在鴉片戰爭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傳統的社交禮俗和祭典禮俗,包括稱謂、見面禮等仍在社會上占據主導地位。人們見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請安等禮。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勢,但在封建時代成為敬重、臣服的一種禮節,以體現封建社會的等級尊卑,跪拜主要對尊長,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禮,平輩之間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與此相適應還有一套"大人"、"老爺"、"太太"、"老太太"等稱謂。然而,開國以後,在沿海通商地區,受西方平等觀念影響,先是在新式知識分子內部,逐漸採用握手、鞠躬等見面方式,並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稱謂。1912年民國成立後,明令祭孔時"除去拜跑之禮,改行三鞠躬,祭服則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報》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廢除社交中實行的叩拜、相揖、請安、拱手等舊禮節,改行鞠躬禮為主。同年8月17日,民國政府公布了《禮制》,用法律的形式,確立了新式禮節的合法地位(注:《東方雜誌》第9卷第4號,1912年9月。)。行鞠躬禮,使用"先生"、"君"的稱呼,反映出近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係。總之,脫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禮俗逐漸成為中國通常的"文明儀式"、"文明禮",反映出社會禮俗的進步趨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際舞的流行、生日聚會以及同事宴請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際習俗的新變化。

2、消費習俗的變化: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侵入以及中國新式商業的產生和迅速發展,對傳統消費習俗產生巨大衝擊,並直接導致了消費習俗的變遷。在鴉片戰爭後的道光年間,享用洋貨在上層社會已漸成時尚,不過開始僅限於通商口岸等少數地區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紀末,隨著通商口岸增加到70餘個,於是洋貨消費遍及各階層,即使在雲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裡,也可見到不少洋貨,包括各種哈剌呢、嗶嘰、羽紗、法蘭絨、鐘錶、玻璃等,一應俱全,而且其售價"並非貴得驚人"(注:姚鎬編:《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頁。)許多"農民亦爭服洋布",中產之家更是"出門則官紗紡綢不以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注:宋延齋:《蒲圻鄉士志》,轉引自嚴昌洪:《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頁。)。此外,賽馬、賽船、網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點心、西式飲料、業餘劇社、公園、室內音樂會、電影、電燈、電話、自來水、郵政、電車等西式生活方式無不影響到中國人消費方式的改變,使中國人消費結構、消費內容均發生重大改變。此外,以上海為例,色情消費、遊樂消費也成為商人、富人等消費方式中的重要內容。

【三跪九叩的利弊】

三跪九叩表層上代表了一種對他人的尊重。但實則這是一種封建的象徵,也是一種權利的作祟。

歌詞

(女播報員)本台訊息,一名發願以三步一跪,

九步一叩的方式徒步環繞台灣一周的和尚,

目前已進行了第59天, 由於於本台每日追蹤報導,

使得全省民眾普遍得知這個訊息,

和尚所到之處,引起民眾的圍觀,交通為之堵塞。

和尚目前的精神狀況尚稱良好,動作緩慢卻穩定的持續....

星空隱隱浮動, 地平線被我緩緩推送,

一步一種刺痛,別人的折磨我的解脫,

在這艱苦時候,喜悅在我心中,

蒼穹與我動人的沉默,

歲月不回頭,輪迴的巨流,

多少舊日念頭已全部帶走。

(女播報員)本台訪問了多位國內著名的專家學者,

他們對這一事件紛紛表示了們的看法:

骨科權威陳大夫表示,

由於長期不斷擠壓韌帶,

他擔心和尚的韌帶破裂,

將造成永久的傷害。

國內著名的營養學者楊教授表示,

如果和尚不注意營養....

人生是場斷夢, 荏荏苒苒忽忽悠悠,

塵緣已到盡頭, 悲歡離合不再亂我。

(女播報員)營養學者楊教授表示,

如果和尚不注意營養,

一路走下來可能會導致脫水或是貧血,

所以他建議和尚隨身多帶一些蛋和牛奶。

皮膚科主任薛醫師表示,

如果和尚不注重個人衛生...

想起昨日的我,瞬息萬念鑽動,

在名利情慾中翻騰交錯,

愛恨皆是空,一切是非功過,

都消失在我瀝血之後,

消失在我三跪九叩之中。

曾經什麼都沒有,多么希望什麼都有,

如今什麼都有了以後也該什麼都沒有 ,

愛恨皆是空,一切是非功過,

都消失在我瀝血之後,

消失在我三跪九叩之中。

星空隱隱浮動,地平線被我緩緩推送。

(女播報員)皮膚科主任薛醫師表示,

如果和尚不注重個人衛生,

長期汗水沉積在腹股溝,容易生股溝癬。

一步一種刺痛,別人的折磨我的解脫。

(女播報員)心理學家魏教授表示,

這位和尚可能以前做過什麼虧心事,

如今才以這樣屬於自虐的方式來贖罪。

中部某縣警察局長表示,

由於和尚造成圍觀堵塞交通,

交通大隊深感困擾,

所以他呼籲:以後民眾儘量不要有類似的舉動。

以上是本台為您所作的報導, 新聞播報完畢。

黃舒駿,著名歌手、詞曲作家、製作人、演員、導演以及評審,現任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音樂總監。1988年出道,以《馬不停蹄的憂傷》樹立歌壇音樂才子的獨特形象,後來更成為多位歌手如張國榮、王菲、那英、周慧敏、黎明、張惠妹、伊能靜、黃鶯鶯、陶晶瑩、黃磊、辛曉琪、Beyond等譜寫歌曲或製作專輯,並在1995年擔任EMI科藝百代唱片公司音樂總監, 成為史上第一位擔任國際五大唱片公司音樂總監的台灣本土創作型藝人。其後又擔任豐華唱片大鵬經紀音樂總監, 參與並共創豐華唱片擁有張惠妹等經典巨星的極盛時期。近年來因"中國達人秀"更成為橫跨兩岸電視螢屏的當紅專業評審。並在2013年就任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音樂總監。

【近義詞】頂禮膜拜、打躬作揖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