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細菌性甲殼病防治技術

1病原

據報導,從病蟹中分離的溶藻性弧菌、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這些細菌在受到損傷的蟹的甲殼上,兩個星期出現潰爛,而在未損傷的蟹體上感染卻沒有效果。

2.流行

細菌性甲殼病在晚秋、冬季比夏季盛行,死亡率可達10%~85%,成蟹較幼蟹發病率高,養殖時期越長,發病率越高。

3.症狀

症狀常見於蟹的腹面。早期階段腹面出現點狀褐色斑點和褐紅色凹陷區域。晚期這些斑點形成深層不規則區域,出現側棘和附肢的壞死,導致側棘末端與基部蛻離,壞死部位常發生在腹面甲殼表面。從病理切片觀察潰斑壞死只是在表層,內部深層壞死未見到。表面角質層、外幾丁質層和鈣化內角質層都逐漸受腐蝕而消失,但受感染的甲殼內層得到保護。

4.防治方法

加強養殖管理,避免機械性損傷,發現病蟹及時清除,以防疾病蔓延。投餵高質量餌料,縮短養殖周期,控制養殖水環境。以20毫升/立方米水體福馬林全池潑灑,1天后換水,連續數次。同時連續投餵抗菌素藥餌3~5天。對病蟹可用10毫升/立方米水體喹啉酸浸洗處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