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踩

三步踩

三步踩舞,起源於武漢社區舞廳,流傳於武漢民間,是一項深受市民喜愛的“城市廣場健身項目”。2003年6月,由武漢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發起,經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批准,在全國第二屆體育舞蹈健身交誼舞錦標賽上,首次將三步踩舞納入表演項目。武漢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順應三步踩舞發展的需要,在協會主席蘇厚平先生的倡導和領導下,組織了周翔、吳東方、謝漢卿、潘代雙等教授和英國皇家舞院士、國際級裁判衛小英女士;英國皇家舞教師、國際級裁判李耀輝;英國皇家舞教師、國家級裁判鄧燕萍女士、張寶強、徐立偉等專家及譚連廣、候燕玲、於慶元、姜麗、晏飛華、李承紅、王寒燕、朱開宏、謝濤、梅秀蘭、蒲必林等一批優秀教師,成立了“武漢休閒三步踩舞創編工作專班”,對流行武漢三鎮的武漢休閒三步踩舞(以下簡稱三步踩)進行了挖掘、整理和認證。

基本信息

“三步踩”流行

2003年5月,由武漢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會長蘇厚平先生髮起並組織領導,對流

三步三步
行武漢三鎮的休閒三步踩舞,進行挖掘整理。2004年5月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為三步踩命名。同年7月23日,蘇厚平會長親自撰寫了《三步踩基礎理論》,並在全市教師、裁判培訓班上親自授課,引起了空前的反響。從此,三步踩有了自己的標準跳法和完整的理論體系。
2005年8月,為充分展示我國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成果,向廣大民眾提供更多的科學健身方法,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優秀全民健身項目的評選活動,經評定,三步踩榮獲國家級最高獎項:全國優秀全民健身項目成果一等獎。
2007年7月7日,三步踩獲國家商標許可,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健身體育項目(體育舞蹈類)。
2008年4月,三步踩被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列入全國健身交誼舞比賽的項目,成為我國唯一一支國產的健身舞比賽舞種。

三步踩的技術動作分類

1、基本步法:基本步為武漢休閒三步踩舞的生命泉和基礎,可以說:沒有基本步,就不可能有這項運動。
2、基本站位
3、基本手位
4、基本動作
(1)動作系列 A、扶腰系列 B、套環系列 C、奔步系列 D、貓步系列 E、照鏡子系列F、滑步系列。在動作系列中,唯有“套環系列、貓步系列和奔步系列”是休閒三步踩舞的獨創。
(2)動作分類:銅牌動作 銀牌動作 金牌動作 花式舞步動作 其中以“推拉起始步”為休閒三步踩舞的靈魂、精髓。
基本步的123法則、口訣和要領(1)、123法則所謂“基本步的123法則”就是“1-2-3(踩)”即“降,平留,抬踩升”。(2)、口訣(4x4):快進快跟,松膝松胯,快退慢留,抬腿踩實。
(3)要領(432):松膝松胯,平移胯,提胯。第一步:快上快跟,松膝胯 下降;第二步:快退慢留,平移胯,平留;第三步:抬腿踩實,上提胯,踩升(下踩上升)。
基本步的“123法則”在休閒三步踩舞的中如何體現?第一、 休閒三步踩舞中的基本步隨著舞步的特性要求改變而發生變化,變和不變是相對的,變是在基本步123法則上的突破和變化;第二、 基本步的123法則,是休閒體現三步踩舞舞美和身體語言不可缺少的環節和重要組成部份。
“步”和“標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步和標準就是基本步和基本標準;廣義的步和標準就是包括狹義(基本步和基本標準)在內的,涵蓋變異舞步、變異標準;還包括作為步的補充部分的“位”和固有標準。變和不變是相對的,變是在基本步上突破了基本標準而發生的變異,其結果是形成了或是產生不同於原有標準和舞步特徵的特殊舞步和要求。
“位”和“步”的關係是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存在於“位”和“步”對立矛盾的統一體之中,不可分割的,“位”和“步”的優美組合,就產生了休閒三步踩舞。所謂獨立的,就是“位”不能取代“步”;“步”也不可能取代“位”。“位”本身所固有的標準,是不能以基本標準和變異標準作為標準去要求它們,改變它們自身固有的標準的;但是,“位”作為休閒三步踩舞的一種表現形式,一旦融入了休閒三步踩舞中後,其獨立的固有個性和固有標準,即刻發生了變化,它作為休閒三步踩舞的一個整體,是密切不可分的,是基本標準或是變異標準中必須具備的一部分,其獨立的“位”和固有標準作為休閒三步踩舞中的以“踩”為表現形式的“步”的輔助部分,因休閒三步踩舞整體性要求,其獨立性的地位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固有標準也成了休閒三步踩舞必須具備的基本標準或是變異標準。
以推拉起始步為例:有手位要求、有站位要求,是完成推拉起始步不可缺少的輔助部分,還不能少了它。休閒三步踩舞跳得好壞,美不美,位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有的選手的“步”走得很好,“步”的基本功也比較紮實,但是,“位”的表現缺乏美感,這樣的跛腿子跳舞,不是一個高水平舞者的應有表現;相反也不行,但從比賽和表演的角度,有時“位”的作用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具有極大地欺騙性,有些選手“步”的表現一般,而“位”的表現非常的棒,我們習慣的叫“上身亮”,他很能獲得“現場認可效應”,得到裁判和觀眾的認可,其比賽成績、表演效果簡直讓人不可思議,故此,“位”的作用有時被誇大了,能得到你意想不到的結果,讓你興奮不已!

三步踩的“變異舞步”和“變異標準”

在基本步上突破了基本步的基本標準而發生變化了的舞步統稱為“變異舞步”,也是發生變異後的最基本的標準舞步;我們把按照“基本標準”的要求,為完成變異舞步而形成的或是產生不同於基本步的基本標準的特別要求和標準,統稱為“變異標準”。三步踩從本質上說是吉特巴的一個變種,屬於三步吉特巴,不能算一個新舞種,她已經失去了吉特巴原來的歡快輕鬆、熱情奔放、詼諧風趣的特點。三步踩、吉特巴和南京小拉都屬於六拍拉手舞,是吉特巴三個變異流派,北京平四也是來源於吉特巴,這四種舞從步形和花樣動作看都借鑑于吉特巴這都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說三步踩是新舞種這是誇大宣傳,不符合事實,實際上吉特巴不僅流行早流行範圍大,而且年輕人更喜愛吉特巴,喜歡吉特巴的人數要遠遠多於三步踩。三步踩、吉特巴和南京小拉不同點,一是舞步節拍中的步數不同,分別為三步、四步和六步。(吉特巴的舞步可以有一些變化,如把一個慢步再分解成同腳點踏或者點點的兩個動作。)二是因三個舞種流行地域的差異,分別形成了各自的上身動作特點。其共同點,一是三個舞種都是六拍拉手舞:一個舞步單元的音樂節拍為六拍,每個舞步單元的起步腳固定——男左女右。二是上身動作的節奏相同:均以兩拍為節奏。三是適用的舞曲基本相同。基於以上共同點,三種拉手舞有、或者可以有相同的上身動作;播放同樣的舞曲,大家可以分別跳三種拉手舞,甚至一對舞伴可以分別跳不同的拉手舞。比如,男士跳吉特巴的舞步,而女士跳南京小拉的舞步——這在舞會中是很常見的。三步踩動作系列和金銀銅牌動作和花式舞步動作本身就具有鮮明的動律特性,在67個動作中,除了動作系列中的“扶腰系列、套環系列和照鏡子系列”外(它們是以手為動律的),應該說動作系列中的貓步系列、奔步系列和金、銀、銅牌動作和花式舞步動作受基本標準的影響是絕對的,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點踏步“踩”的特性;就連同基本步法中的“換位步、前進步、後退部、轉體步”都與這個基本標準相悖,但“換位步、前進步、後退部、轉體步”這些步子又普遍的存在於動作系列和金銀銅牌動作及花式舞步動作之中,有時候他們完全取代了基本步和推拉起始步。如大鵬展翅,全是前進步;還有獅滾繡球也是以前進步為主的;再如探險攀崖、睡美人、貓步等等,就不可能按照這個基本標準去跳舞了。所以說,儘管“換位步、前進步、後退部、轉體步”是在基本步的基礎上,突破了基本標準發生了變異,按理它們不應該列入基本步法之中,但是,正是由於它們廣泛的、普遍的存在於動作系列和金、銀、銅牌動作及花式舞步動作之中,我們又不得不把它們歸納到基本步法當中 。 廣義的“踩”和狹義的“踩” 狹義的踩:

二大特點

一是原地;
二是發生在最後一步或結束時。
廣義的“踩”也有二大顯著特點:第一:行進中的;第二:沒有結束的、不停止的。 小結: 第一、 休閒三步踩舞中的“踩”,有廣義的踩和狹義的踩,狹義的踩是廣義的踩不可分割的部分,通常講的三步踩就是狹義的踩; 第二、 廣義的踩和狹義的踩,只是在其表現形式上具有不同的特徵,二者相比較,主要是強弱之分、表現幅度大小之分; 第三、 廣義的踩和狹義的踩,有著顯著的特點:廣義的踩一定是在行進中進行的,要么進、要么退、要么側行,不能停止,也不是最後一步;狹義的踩一定是原地的、為停止行進中的“踩”發生在結束時的最後一步。 第四、 廣義的踩和狹義的踩,都表現出“點踏”特性,一般的情況下,都是始於廣義的踩,止於狹義的踩。

武漢三步踩舞

三步踩舞,起源於武漢社區舞廳,流傳於武漢民間,是一項深受市民喜愛的“城市廣場健身項目”。
2003年6月,由武漢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發起,經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批准,在全國第二屆體育舞蹈健身交誼舞錦標賽上,首次將三步踩舞納入表演項目。我市體育舞蹈表演隊肩負江城人民的重託,在重慶舉行的全國比賽上,一舉表演獲得成功,轟動了渝城,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和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的要求,武漢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順應三步踩舞發展的需要,在協會主席蘇厚平先生的倡導和領導下,組織了周翔、吳東方、謝漢卿、潘代雙等教授和英國皇家舞院士、國際級裁判衛小英女士;英國皇家舞教師、國際級裁判李耀輝;英國皇家舞教師、國家級裁判鄧燕萍女士、張寶強、徐立偉等專家及譚連廣、候燕玲、於慶元、姜麗、晏飛華、李承紅、陳義、張葉、閻新喜、王寒燕、朱開宏、謝濤、梅秀蘭、蒲必林等一批優秀教師,成立了“武漢休閒三步踩舞創編工作專班”,對流行武漢三鎮的武漢休閒三步踩舞(以下簡稱三步踩)進行了挖掘、整理和認證。
2004年5月20日,國家總局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潔、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秘書長尹國臣,在省、市體育局領導的陪同下,專程來漢聽取了創編工作匯報並觀看了匯報表演。林主任和尹秘書長對我市三步踩舞創編工作專班卓有成效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為鼓勵我市,還書贈“三步踩”並以此為“武漢休閒三步踩舞”命名
(以下簡稱三步踩)
2004年7月23日,蘇厚平主席親自撰寫了《三步踩基礎理論》,並在全市教師、裁判培訓班上親自授課,引起了空前的反響。從此,三步踩有了自己的標準跳法和完整的理論體系。
三步踩“以點踏步為主、全身所有關節、肌肉群參與運動;集力量、音樂和舞蹈及美為一體;具有顯著武漢地方特色的城市廣場健身體育項目”。
三步踩,又稱“漢舞”,包含“銅牌、銀牌、金牌和花式舞步動作”,已創編出第一套“金、銀、銅牌”規定套路和新編“金、銀、銅牌”規定套路;三套ABC表演套路;09年花式套路和一套全國(推廣)比賽套路及一套舞廳套路(WT-1)。
三步踩與悠久的、千年武漢“碼頭文化”息息相關,具有純正本地血統,不同於拉丁舞、吉特巴風格,和一般的交誼舞差異很大。它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舞步簡單,以點踏步為主,只有“123”步,簡單易學;二是舞步的重點表現在第二步留步後的、發生在第三步的重踏重踩上,即“1降,2平留,3抬踩升”;三是打破了傳統的三步和四步跳法的界限,常用2/4節啪的曲子(一啪一步),用三小啪跳完三步;四是風格獨具的“彎彎繞”,以手為律動的動作較為突出,其舞姿阿娜多姿,在造型上富有雕塑性,如“獅滾繡球”、“大鵬展翅”、“大(小)貓步”、“劃船步”、“奔步”、“睡美人”、“探海攀崖”等等,男女手拉著手相互交叉換位,相互鏇轉,可組合上百花樣,“左彎彎右彎彎”、“你彎我彎”;“雙手繞”、“背後繞”、“分手繞”;“前彎後繞”、“男彎女繞”、“男繞女彎”等等。
真是花樣變化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其舞姿風情萬種,令人陶醉!
規範後的三步踩深受廣大市民喜愛,從社區--到公園--到街頭,到處是廣大市民展示三步踩的英姿。
2005年8月,為充分展示我國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成果,向廣大民眾提供更多的科學健身方法,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優秀全民健身項目的評選活動,經評定,三步踩榮獲國家級最高獎項:全國優秀全民健身項目成果一等獎。
2007年7月7日,三步踩獲國家商標許可,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健身體育項目(體育舞蹈類)。三步踩的註冊成功,她意味著涉及或是開展三步踩的比賽、培訓、組織舞會(表演)與表演製作及俱樂部服務等領域或活動等諸方面,將受到法律的保護;她意味著三步踩步入了一個走產業化發展的嶄新時期,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008年4月,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將三步踩納入了全國體育舞蹈健身交誼舞比賽項目,成為中國交誼舞中的一支新的舞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