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合一透骨療法

“補腎、補髓、補骨,三效合一透骨療法”是股骨頭壞死治療方法。

“三效合一透骨療法”理論根據:

祖國醫學把股骨頭壞死稱為“骨蝕”、“骨痹”、“骨痿”。

1、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通入腦;腎為生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如果腎氣充沛則骨髓旺盛,精充血足,發黑而亮,骨骼健壯不宜發病,如腎氣不足,風、寒、濕、邪可乘虛而入。2、中醫在病因、病機中認為:“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邪氣所湊,其氣必虛”,即所謂“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獨傷人也,卒然疾風暴雨,不得病者蓋不虛也:大凡人之得病,精氣先虛也。”

根據以上機理,青島華國中醫醫院張華國院長創造了獨特的“補腎、補髓、補骨,三效合一透骨療法”,即扶正祛邪,標本兼治,擬定了補腎、補髓為主線,舒筋活血為基礎的治療方法,扶正治本,祛風散寒,活血化瘀,最終促進股骨頭再生,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三效合一透骨療法”具體方法:

“補腎、補髓、補骨,三效合一透骨療法”具體方法主要有:

1、滋陰補腎以填精:如熟地、山芋肉等,補腎壯陽以生精:如鹿角、肉蓯蓉等。腎氣旺,精氣足,骨骼壯,生長快,短時間內使骨密度增加。

2、解表祛風活血化瘀:以辛溫藥解除骨頭周圍的風寒濕,邪氣病自愈,如羌活、獨活。疏通經脈,打通氣血,使其通則不痛,使多年痛苦消之瞬間:如沒藥,木瓜等。總歸以上各藥用牛夕引諸藥下行,直達病灶,使其藥到病除。

3、藥物滲透法:把一部分祛風散寒、通經活絡、活血止痛、補腎生髓、壯筋健骨藥,經加工提煉,敷用於髖關節、腹股溝、膝部等,用藥袋或藉助於離子導入,使有效成份通過毛孔滲透入股骨頭等病所,而達到補腎健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用藥如麻黃、防風、獨活、伸筋草等。

4、外用中藥洗浴:把有效中藥經蒸煮後進行,洗浴藥物可直接作用於患處,經吸收後,可有效的改善全身及局部血液供應,促使無菌炎症吸收,從而達到行氣活血,補腎強筋,溫經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用藥如麻茸、桂枝、紅花、桑枝、乳香等。

5、熥骨療法之運用:經內服具有發汗解表藥後,根據患者身體差異,在保持一定的室溫和床溫情況下,使患者全身汗透,讓停滯在股骨頭周圍風寒濕邪逐汗而出,從而使局部氣血運行暢通,筋骨得以所養,達到其通則不痛的目的。

“三效合一透骨療法”輔助療法:

“補腎、補髓、補骨,三效合一透骨療法”的治療原理是利用口服中藥配合熥骨、藥浴等綜合治療,使股骨頭在短時間內(住院過程)實現血液循環的修復或者說重建,打通向內向外物質運輸的渠道,並且糾正患者的功能。

“補腎、補髓、補骨,三效合一透骨療法”的治療體系中,除了口服中藥、熥骨和藥浴等綜合治療外,還十分重視其他的輔助療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輔助療法。

(1)根據病人症狀及功能變化情況,結合針灸、推拿、拔罐等綜合治療

可起到了對患部消炎止痛、通經活絡、化瘀消腫的作用,解除髖部軟組織的攣縮,改善相關功能。

(2)相關病全科醫學監護

因該病常源於內科某種疾病,我們收治病人中多達38種以上原發疾病,年齡大者多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性基礎病。因此,在治療股骨頭壞死時,又要注意相關病的治療和監護,避免出現意外。同時,相關病的治療又有利於股骨頭壞死的康復。特別是在病人發汗排毒、藥浴熏蒸時都需補充水、電解質和充足的養分,適當吸氧,密切觀察。

(3)心理治療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慢性病,病程較長,治療效果緩慢,易使患者產生比較沉重的心理負擔;因曠日持久的病程,疾病所致的疼痛或不適,治療的痛苦或麻煩,檢查的複雜或繁瑣,必然對心理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髖關節的功能障礙,限制了日常活動,甚至喪失了工作、學習、料理生活的能力,必然出現情緒消沉;治療過程的經濟負擔又對心理障礙起著雪上加霜的作用。所有這些都可使病人產生心理變化。於是出現了自怨自艾型、怨天尤人型、服從依賴型等多種情況的心理障礙患者。在治療中,我們以病人當親人,開展親情服務,加強醫患交流,對各種心理障礙分型疏導,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加強功能鍛鍊

股骨頭壞死患者雖不能久站、久坐或長時間行走,但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適時進行床上功能鍛鍊,如屈髖分合、直腿抬高,雙肢內外旋及牽引等,適時進行戶外活動,如騎腳踏車、三輪車、曬太陽等。因為正確的運動有利於促進股骨頭壞死的再生和修復,改變髖關節功能,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5)重視食療作用多食用一些含鈣、磷多的食物及營養補品,這對股骨頭壞死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在治療中,我們強調患者多用藥膳。這些都具有補氣血,調肝腎,健脾胃,強筋骨,疏導五臟六腑,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三效合一透骨療法”辯證施治:

股骨頭壞死治療的“補腎、補髓、補骨,三效合一透骨療法”其用藥系統分為內服和外用兩大類,具體有十餘種,均由名貴中藥精心配製而成,除獲得國家專利的“再造丸”,別的都作為秘方藥進行保護。

內服中藥是以益腎,壯骨,通絡散結,補肝腎之精血,溫壯腎督為目的,提高血清鈣、磷含量,促進成骨細胞生長和骨代謝過程,促進已傳送壞死的股骨頭內的骨組織血管、骨髓的修復再生,提高骨骺板無機焦磷酸酶的活性,增多細胞層次,替代死骨。而陰充陽足必然筋強骨健,關節滑利,從而達到治療股骨頭壞死之目的。

外敷是將藥物施於病所,通過皮膚、孔穴、腧穴以發揮其疏經絡、調氣血、化瘀解毒,扶正固本之目的。藥物直接經皮膚導入,可以克服口服吸收藥物時,藥物濃度在血液中不能保持恆定,受血液中酶的破壞,藥物到病變部位所剩無幾的缺點。

“補腎、補髓、補骨,三效合一透骨療法”及其藥劑運用於臨床治療過程中,股骨頭壞死患者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氣滯血瘀型:常見於股骨頭壞死早期,患側髖關節疼痛劇烈,多為脹痛或刺痛,有時表現為休息痛,或久坐、久臥後初動時疼痛加重,稍活動後疼痛減輕,超過髖關節活動範圍後疼痛亦加重,痛處固定不移。可見筋脈拘緊,關節屈伸不利,舌質紫暗,脈弦澀。

治則:補腎生骨、行氣活血、祛瘀止痛。

方藥:當歸、杜仲、黃芪、枸杞子、鹿角霜、大雲、水牛角、水蛭、土元、丹參、續斷、皂角刺、透骨草、地龍、元胡、葛根、延胡索等。

(2)濕熱蘊結型:多見肥胖或長期大量飲酒者,陽氣偏盛,濕熱蘊結內,經脈痹阻致使髖部疼痛,下肢沉重,遇熱不適,關節活動受限,口乾不欲飲。舌質紅,苔厚膩,脈弦滑。

治則:清熱利濕,強筋壯骨。

方藥:當歸、杜仲、黃芪、構杞子,鹿角霜,水牛角、水蛭、丹參、續斷、皂角刺、透骨草、西紅花、蒼朮、黃芩、龍膽草等。

(3)瘀毒內蘊型:多見大量或較長時間套用激素者。因傷及人體正氣,正氣不足,瘀毒不能及時排出體外,瘀結於內,阻塞經絡氣血,致使髖部鈍痛向膝放射,下肢拘攣,屈伸困難,腰膝酸軟。舌質暗,苔白,脈沉澀或細澀。

治則:扶正固本,祛瘀排毒。

方藥;當歸、杜仲、黃芪、枸杞子、鹿角霜、肉蓯蓉、水牛角、水蛭、地鱉蟲、丹參、西紅花、續斷、皂角刺、蟲草、石斛、磁石,冬瓜子、羌獨活,透骨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