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綜合效益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具有巨大的綜合效益。
防 洪
洪澇災害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在長江防洪體系中,三峽工程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極為重要。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江流經的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糧庫、棉山、油海、魚米之鄉,是長江流域最為富饒的地區之一,屬國家重要商品糧棉和水產品基地。荊江防洪問題,是當前長江中下游防洪中最嚴重和最突出的問題。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175m,有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m。對荊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對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具體表現在:
① 千年一遇或類似1870年特大洪水,經三峽水庫調蓄後,枝城站相應流量不超過71000~77000立m/s,配合荊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運用,可控制荊州市水位不超過45.0m,為避免荊江兩岸1500萬人口和154萬平方hm耕地發生毀滅性災害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② 荊江河段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對類似於1931年、1935年或1954年洪水,經三峽水庫調蓄後,可控制枝城站最大流量不超過56700立m/s;不啟用分洪工程,荊州市水位不超過44.5m。不啟用分洪工程,可減少淹沒耕地約6.4萬平方hm。城陵磯地區,依照三峽水庫不同的洪水調度方式,不同年份可減少淹沒耕地3萬~10.1萬平方hm。
③ 保障武漢地區防洪安全。由於上游洪水得到到效控制,可避免遇特大洪水時因荊江大堤潰決而威脅武漢地區的安全;同時由於三峽水庫攔蓄洪水,相應減少了城陵磯附近地區的分洪量,提高了城陵磯以上洪水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庫和武漢附近地區分蓄洪區運用,從而提高武漢防洪調度的靈活性,對武漢防洪起到保障作用。同樣,三峽水庫對武漢以下地區防洪也是有利的。
④ 減輕洞庭湖區的洪水威脅。洞庭湖地區由於泥沙淤積,排洪出路不暢,現有湖區堤防雖不斷加高,但圩垸防洪能力仍然較低。由於防洪戰線長,高水位歷時久,在長江上游和洞庭湖水系各河洪水來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前,湖區防洪標準很難提高,也無根本改善辦法。三峽水庫建成後,能有效地控制上游來水,減輕洞庭湖區的湖水威脅,延緩洞庭湖的泥沙淤積;可對澧水洪水進行錯峰補償調節,減輕其尾閭的洪水災害,並為松滋等四口建閘控制和洞庭湖的根治創造條件。
⑤ 由於三峽水庫有巨大的防洪庫容,將極大地增強長江中下游防洪調度的可靠性和靈活性,便於應付各種意外情況。長江幹流到今還沒有一個控制性的防洪水庫,使中下游防洪的機動性和可靠性極差。有了三峽工程,一般洪水可由三峽水庫攔蓄;若遇特大洪水需要運用分蓄洪措施時,也因有三峽水庫攔蓄洪水而為分蓄洪區人員的轉移、避免人員傷亡贏得時間,作用將是十分顯著的。
當然,長江防洪系統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為了穩定長江河勢,發揮防洪和航運效益,除了興建三峽工程,營造長江中下游防護林工程,在金沙江河段及嘉陵江、烏江等支流修建水利樞紐外,還應堅持上下游、左右岸統一規劃,並貫徹“蓄泄兼籌”的原則,加強堤防、分蓄洪和水庫工程建設,走綜合治理之路,才能最終實現長江流域的“標本兼治”。
發 電
三峽水電站裝機總容量為1820萬kW,年均發電量847億kW·h,將產生巨大的電力效益。
1)三峽水電站的供電地區
三峽水電站發出的電力,主要供電地區為華中電網(湖北、河南、湖南)、華東電網(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和重慶。三峽水電站將引出15條50萬V超高壓線路,分別向北、東、南三個方向接入華中、華東電網,至廣東建直流輸電工程。
三峽水電站將和華中、華東地區已建、在建和擬建的電站群相結合,使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相結合,將有力地解決華中、華東地區的缺電問題,極大地提高電網的經濟性和可靠性。
2)三峽水電站對華中、華東地區供電的特殊意義
華中、華東地區工農業生產發達,但能源不足制約著經濟的發展。這兩個地區的煤炭資源分別只占全國的3.6%和3.2%,從北方調進相當數量的煤炭,受煤炭生產特別是運輸的制約。華東地區水能資源本來就不多,條件較優越的多已開發,今後主要開發中小水電站和修建抽水蓄能電站。華中地區可開發而尚未開發的剩餘水能資源70%集中在三峽河段。據兩地電力發展規劃,到2015年,需新增裝機容量1.7億kW,增加電量8600億kW·h。興建三峽工程和其他水電站,如五強溪、隔河岩、水布埡、高壩洲等水電站,並儘可能建設核電站後,仍需增建火電站1.3億kW,這要從華北能源基地每年運進原煤2億多t。如果不建三峽工程,則需要建更多的火電站,這將進一步加劇煤炭生產和運輸的困難,並帶來環境污染。
3)三峽水電站巨大的發電效益
三峽水電站規模巨大,地理位置適中,將成為我國迄今為止發電效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巨大的發電效益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1)支持華中、華東和廣東地區的發展
三峽水電站裝機總容量、平均年發電量相當於建設13座140萬kW級的大型火力發電廠,發電效益十分可觀。興建三峽工程對解決21世紀初期一段時間內華中、華東和廣東地區用電增長的需要,對促進華中、華東和廣東地區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2)有利於全國電力聯網
三峽水電站地處我國中西結合部,它所供電的華中、華東和廣東地區,供電距離都在400~1000km的經濟輸電範圍以內。
三峽水電站全部投入後,可以把華中、華東、西南電網聯成跨區域的大型電力系統,可取得地區之間的錯峰效益、水電站群的補償調節效益和水火電廠容量交換效益。僅華中、華東兩大電網聯網,就可取得300萬~400萬kW的錯峰效益,從而具備了北聯華北、西北,南聯華南,西電東送,南北互供,組成全國聯合電力系統的條件。
(3)能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三峽水電站若電價暫按0.18~0.21/(kW·h)計算,每年售電收入可達181億~219億元,除可償還貸款本息外,還可以向國家繳納大量得稅。
(4)具有顯著的增值效應
按華中、華東地區1990年每kW·h電創造工農業產值6元計算,三峽水電站每年可以國家增加工農業產值6218億元提供電力保證。
(5)具有重大的環境效益
清潔、價廉、可再生的水電替代火電後,每年可少排放形成全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1.3億t,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約300萬t和一氧化碳1.5萬t,以及氮氧化合物等。可見,三峽工程也是一項改善長江生態環境的工程。
航 運
長江幹流流經六省二市,歷來就是溝通我國西南腹地和東南沿海的交通運輸大動脈,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峽工程位於長江上游與中游的交界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對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慶河段,對下可以增加葛洲壩水利樞紐以下長江中游航道枯水季節流量,能夠較為充分地改善重慶至武漢間通航條件,滿足長江上中游航運事業遠景發展的需要。三峽工程與葛洲壩工程聯合運行,對長江上中游顯著的航運效益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 萬噸級船隊可以直達重慶,年通航能力能夠從現在的1000萬t提高到5000萬t,航運成本降低35%~37%,年保證率為50%以上。重慶至宜昌650km範圍內,原有急流淮、險灘、淺灘共139處,絞灘站25處,單行航行航段46處。葛洲壩水庫雖淹沒了30余處險灘,僅改善了灘多流急的三峽河段約110km的航道,尚有約540km航道處於天然狀態,目前只能行駛1500t級船隊,嚴重阻礙了長江上游航運事業的發展。三峽工程建成後,可以淹沒上述所有險灘,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時間庫區航道成為深水航道,航道水深增加40%,寬度增加2倍,江水流速減緩50%,可滿足萬噸級船隊對航道尺度的要求。經三峽水庫調節,每年枯水季節平均下泄流量5860立方m/s,比建庫前天然情況下約增加2300~3000立方m/s,使中游航道水深平均增加0.5~0.7m,有效解決了“中游水淺,上游灘險”的問題,擴大了重慶至武漢間航道通過能力,可滿足長江上中游航運事業遠景發展的需要,對促進西南地區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② 三峽工程建成後,由於長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條件的改善,將促進船型、船隊向標準化、大型化方向發展;單位功率拖載量可由目前的0.904~1.207t/kW(0.7~0.9t/hp)增加到2.682~9.387t/kW(2~7t/hp);船舶運輸耗油量可從目前的26g/(t·km),降低到7.66g/(t·km)。運輸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於充分發揮長江水運優勢。
③ 在天然氣情況下,重慶至宜昌間航道在一年內洪、枯水位最大變幅達60m以上(巫山斷面),給港口、航道建設和航標管理帶來很大困難。三峽工程建成後,年水位變幅在30m以內,水深增加、水域擴大、可撤銷所有絞灘站,險灘的整治、疏浚、維護費用大大減少,並為系統地進行庫區港口、航道建設和航標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
④ 三峽工程可與重慶市境內長江幹流及支流烏江、嘉陵江的水利樞紐工程相銜接,使長江幹流及幾大支流的航運事業進一步發展;還可使香溪、神農溪、大寧河、龍河、黎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增加約500km。
從另一角度看,如果不建三峽工程,而採用大力整治,航道的辦法,可達到最大年下行航運通過能力為2000萬t。與三峽工程建成後年下行航運通過能力5000萬t相比,尚差3000萬t。要承遠這3000萬t貨物,需修建雙線鐵路,其投資、占地、移民、能源消耗都相當大。相比之下,足見修建三峽工程對提高通過能力最為有利。
其他效益
① 三峽庫區經濟落後,人均收入很低,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亟待開發脫貧。興建三峽工程將有巨額資金投入庫區,必然給庫區經濟發展帶來生機,對庫區的工農業生產,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科學文化教育的振興,城鎮的建設,均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② 三峽水庫能蓄洪水,經水庫調節後,下游枯水流量提高了將近一倍,這將對解決華北缺水的南水北調中線引水工程產生積極的作用。
③ 三峽工程是特大型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重大科技問題,如大型設備製造、專業人才的培訓、重大工程項目的技術經濟決策方法、三峽工程中關鍵問題的套用基礎研究(包括基礎科學和套用科學)等。可以預期,通過三峽工程的建設實踐,必將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
三峽工程的興建,增強了長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初步形成,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便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峽工程也能配合分蓄洪工程,防止荊江地區發生毀滅性災害。
今年汛期,三峽大壩遭遇5年來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55000立方米/秒,但大壩削減洪峰流量15000立方米/秒,減輕了下游防洪壓力。
三峽工程的興建,提高了水電在中國電力供應中的比例。三峽電站自2003年首批機組發電以來,已累計發電3500多億千瓦時。三峽電站還促進了全國電力聯網和西電東送、南北互供輸電大格局的形成,提高了電網運行質量,具有跨流域調節、水火電互補調節等效益。
三峽工程大大改善了長江通航條件,降低了航運成本,為沿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三峽船閘運行6年來,累計通過三峽壩區的貨運量突破3億噸,超過三峽蓄水前葛洲壩船閘22年貨運量的總和。
三峽工程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排和生態補水效益,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與燃煤電廠比,三峽電站每年相當於節約原煤5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0萬噸。通過水庫調蓄,三峽工程還可增加長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中下游通航、用水條件。
三峽工程為三峽庫區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庫區產業結構最佳化,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社會事業不斷發展。1992年以來,庫區人均GDP年均增長12.1%,高於同期9.2%的全國平均增長速度。
李永安同時表示,中國三峽總公司通過深化改革,科學發展,已逐步實現戰略轉型,成長壯大為中國國民經濟中具有一定地位和作用的清潔能源集團。
隨著三峽工程建設進入尾聲,公司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的併入,中國三峽總公司的業務領域已從單一的水電開發擴展到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領域,業務遍及全國乃至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的原名與新形勢已不完全吻合,因此經國務院同意,於9月27日更名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並將努力成為國際一流的大型清潔能源集團。
據介紹,自2003年三峽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至2008年,中國三峽總公司發電量、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年均增長3至4成,多項重要效益指標在央企中名列前茅。去年底,公司資產總額達2225.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30.1%,投產和在建裝機容量約4500萬千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