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紅花

三台紅花

三台紅花,為馬鞭草科植物三對節的全草。常綠灌木,高2~4米。用於接骨,止痛,截瘧。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瘧疾。

基本信息

簡介

三台紅花 (《雲南中草藥》)
【別名】:大羅傘大常山、山利桐(《廣西藥植名錄》),三百棒、山枇杷(《貴州草藥》),火山麻、三台花(《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三對節的全草。
【採集】:全年可采。

植物形態

三對節,常綠灌木,高2~4米。根灰褐色。莖表面有白色皮孔,節膨大。3葉輪生,葉片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6~25厘米,寬7~10厘米,先端長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鋸齒,上面散生短柔毛,下面脈上密被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花序梗密被紫色絨毛;苞片大,紫紅色;萼鍾狀,先端截形,結果時宿存;花冠簡通常細長,圓筒狀,邊緣開展,具有近整齊或不整齊的5裂片;雄蕊4,著生在花冠筒上,伸出花冠筒外;花柱伸出,頂端2裂。果實為漿果狀核果。
生山野疏林中。分布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其變種抱莖三對節亦同等入藥。
主要特點為葉片長倒卵形,基部抱莖。

藥理

水提取物有阻斷組織胺對豚鼠迴腸及氣管的收縮作用,但無阻斷乙醯膽鹼氯化鋇的作用。靜脈注射於狗可部分阻斷組織胺引起的血壓反應,但對乙醯膽鹼及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變化則無阻斷作用。乙醇氯仿提取物沒有這種阻斷作用,冷水提取液的乙醇沉澱物作用最強。葡萄糖生物鹼皂甙曾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灌流已敏化的豚鼠離體肺,能抑制過敏性的支氣管收縮;以2mg/kg給用雞蛋清致敏的豚鼠腹腔注射2周,對噴霧抗原的豚鼠有70%的保護率;亦能增加對乙醯膽鹼和組胺噴霧的抵抗能力;長期給藥後,肺內組胺量下降,而皮膚和胃的組胺量稍有增加;所含皂甙對組胺無對抗作用。其對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作用可能是由於釋放無害量的組胺,導致氣管和肺組織胺量的耗盡。

化學成份

葉含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β-D-glucuronide),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右鏇兒茶精(catech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黃芩甙元(baicalein),高山黃芩素(scutellarein),6-羥基木犀草素(6-hydroxyluteolin),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葡萄糖(glucose),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黃酮(flavone)及酚酸類 (phenolic acids)。樹皮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櫟焦油酸(queretaroic acid)和三對節酸(serratagenic acid)。根皮中含D-甘露醇(D-mannitol)。根中含豆甾醇(stigmasterol)

性味

苦辛,涼。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全草的甲醇提取物LD50為141mg/kg,主要中毒症狀為步態不穩、共濟失調、後肢無力、呼吸困難、停厥以至死亡。
①《貴州草藥》:辛甘,溫。
②《雲南中草藥》:苦微辛,寒,有毒。
③《文山中草藥》:苦,涼。

歸經

脾;腎經

功用主治

接骨,止痛,截瘧。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瘧疾。清熱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主濕熱痢疾;淋證;風濕熱痹;血瘀痛經;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疽腫毒;蕁麻疹;瘧疾
①《廣西藥植名錄》:駁骨,殺蟲,健胃,清心火,壯筋骨。治瘧疾,痢疾,頭痛,眼炎,跌打。
②《貴州草藥》:健脾利濕,補虛益損。治虛弱浮腫,勞傷。
③《文山中草藥》:接骨止痛,清熱解毒。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無名腫毒。

用法及選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研末服。外用:搗敷。

選方

①治瘧疾:三台紅花根或葉一兩,胡椒草果各少許。煎湯,於瘧疾發作前1小時內服。(《雲南中草藥選》)
②治黃水瘡:鮮三台紅花葉適量,煎水外洗。(《雲南中草藥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