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風水文化旅遊區

三僚風水文化旅遊區

三僚村位於興國縣東部,距梅窖鎮6公里,距興國縣67公里,距南昌400公里、贛州機場、井岡山機場分別150公里。該村有18個村民小組,5800餘人,以曾、廖兩姓為主。始建於唐朝末年,由中國風水江西形勢派創始人楊筠松和首座弟子曾文辿選址,距今已有1200餘年,是中國風水文化始祖地。 走進三僚,猶如走進了一座“易學博物館”。站在曾、廖兩姓交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地形狀如一個太極圖形。整個村子座落在盆地上,盆地中間一座條狀石恰如羅盤中的指針,故稱“羅經吸石”。曾姓村和廖姓村分居指針兩側,就像太極圖中的兩儀。盆地四邊各有東華、西竺、南極、北斗四座寺廟和御屏帳、活龍腦、九尾杉、和合石、多士石、章罡士、七星池、甘泉井等八個景點,仿佛在演繹著《易經》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三僚村位於興國縣東部,距梅窖鎮6公里,距興國縣67公里,距南昌400公里、贛州機場、井岡山機場分別150公里。該村有18個村民小組,5800餘人,以曾、廖兩姓為主。始建於唐朝末年,由中國風水江西形勢派創始人楊筠松和首座弟子曾文辿選址,距今已有1200餘年,是中國風水文化始祖地。 走進三僚,猶如走進了一座“易學博物館”。站在曾、廖兩姓交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地形狀如一個太極圖形。整個村子座落在盆地上,盆地中間一座條狀石恰如羅盤中的指針,故稱“羅經吸石”。曾姓村和廖姓村分居指針兩側,就像太極圖中的兩儀。盆地四邊各有東華、西竺、南極、北斗四座寺廟和御屏帳、活龍腦、九尾杉、和合石、多士石、章罡士、七星池、甘泉井等八個景點,仿佛在演繹著《易經》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