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之

1938年10月在縣民族革命戰爭戰地動員委員會工作,1939年2月加人中國共產黨。 丁少之同志在我縣先後任縣戰委會組織部長、文化救國會主任、縣大隊教導員、敵工站站長、公安局長、縣長等職。 1942年下半年,根據上級指示,恢復各方面抗日工作,縣大隊很快發展到100多人。

丁少之,原名 劉長文,1917年生,任縣 永福莊人。1938年10月在縣民族革命戰爭戰地動員委員會工作,1939年2月加人中國共產黨。 丁少之同志在我縣先後任縣戰委會組織部長、 文化救國會主任、縣大隊教導員、敵工站站長、公安局長、縣長等職。1949年春隨劉鄧大軍南下到湖南臨澧縣工作,歷任縣長、縣委書記、地委委員,常德地區公安處處長、省公安廳辦公室主任、省委審幹辦公室主任、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兼文教組副組長、省政府副秘書長、商業廳副廳長。1961年調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組織部幹部處副處長,1975年調任衡陽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 1941年至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縣內到處建據點, 安釘子,挖封鎖溝,修 封鎖牆,分割抗日根據地,蠶食解放區,採取“囚籠”政策,實行第二次“強化治安”,抗日活動處於殘酷困難局面,縣委曾一度和上級黨組織失去關係,轉入隱蔽鬥爭。當時,全縣只有縣委書記宗明、縣長霍子瑞、縣大隊教導員丁少之等十幾位領導骨幹堅持活動。1942年下半年,根據上級指示,恢復各方面抗日工作,縣大隊很快發展到100多人。次年,縣大隊增加到300多人,五個區都有區中隊,打過多次勝仗,還參加攻打柏鄉、解放邢台等戰鬥,並向正規部隊整建制的輸送人員。 丁少之同志曾兩度任任縣敵工站站長,他和同志們深入虎穴,採取多種形式,在日偽16個據點內結交了30多名朋友,爭取和瓦解了大批偽軍,為我方提供了大量軍事情報。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4年,丁少之同志離休,定居廣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