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觸即發[漢語成語]

一觸即發[漢語成語]

一觸即發,拼為yī chù jí fā,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基本信息

詞義編輯

【詞目】一觸即發
【讀音】yīchùjífā
【注音】ㄧㄔㄨˋㄐㄧˊㄈㄚ
【色彩】中性
【結構】緊縮式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
【釋義】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會立即爆發。泛指極易發生。
【近義詞】箭在弦上、劍拔弩張、千鈞一髮、
【反義詞】引而不發
【歸類】詞語,成語
【年代】古代
【謎語】梳;摸頭;水雷;槍彈上膛
【歇後語】上了弦的箭;眼前埋地雷;導火線上拴炸藥
引證解釋
1.本指箭在弦上,張弓待發。比喻事態發展已極緊張,一經觸動即可爆發。梁啓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積數千年民族之精髓,遞相遺傳,遞相擴充,其機固有磅礴鬱積、一觸即發之勢。”毛澤東《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當今年春夏波蘭問題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不管張伯倫、達拉第如何沒有誠意,蘇聯還是同英、法進行了四個多月的談判,企圖……制止大戰的爆發。”徐遲《不過,好的日子哪天有?》:“糧食偷偷地在百貨大跌之中上漲了。《新華日報》有兩天被扣了。到處引起了紛紛的推測,似乎內戰一觸即發了。”
2.泛指極易發生。葉聖陶《火災·被忘卻的》:“女朋友初見,彼此贈送些化妝品,一同買些東西吃,此外談論入時的裝束和所聞的趣事,敘述家庭的情況和自己的經歷,也是最經常的,一觸即發的。”
出處
宋·張詠《乖崖集
:“鯸鯣憤悱,迎流獨逝,偶物一觸,厥怒四起。”
示例
葉聖陶《火災·被忘卻的》:“也是最經常的,~的。”
毛澤東《評蔣介石發言人的談話》:共產黨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就為避免內戰。在戰爭時期,蔣介石拒絕了這個主張,致使內戰有~之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