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梨花壓海棠[1962年美國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電影]

一樹梨花壓海棠[1962年美國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電影]

美國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是由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詹姆斯·梅森、謝利·溫特斯、蘇·萊恩主演的愛情喜劇影片,1962年6月13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俄裔美借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同名小說——《洛麗塔》,劇情敘述由詹姆士·梅遜所飾演的中年男子杭柏·杭柏特(Humbert Humbert),與當年14歲的女演員蘇·麗文所飾演的桃樂莉·海茲(Dolores Haze,小名“洛麗塔”)之間所發生之忘年畸戀。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

本片採用倒敘的方式,影片開頭便描述了一個中年男子槍殺了名為克拉爾·昆寧的一名男性,理由只有一個,因為一位洛麗塔的少女。鏡頭一轉,回溯到四年之前的夏天,亨勃特因為教學需要,臨時租住在當地一位寡婦夏洛特的家裡,但是在參觀房間時,亨勃特對於是否確定寄住於此尚存遲疑。仿佛注定的機緣巧合,又好似冥冥的劫數牽引,夏洛特執意帶領亨勃特參觀自家的草坪,恰好遇到正在享受陽光浴的金髮少女,四目凝視,於是成為一切故事開始的地方。

亨勃特修養良好,被夏洛特稱之為“典型的歐洲紳士氣質”,他舉止優雅,溫文有禮,引來夏洛特青睞的同時,也吸引了情竇初開的少女,洛麗塔。本片對亨勃特迷戀豆蔻年華的少女情結淵源並未過多交代,只是透過他的日記,側面揭示出亨勃特對房東的這位金髮少女擁有著異樣的熱情和關注,日記中點滴的文字表達出壓抑於內心的激情,他自認為“只有墜入愛河的人才能夠抒寫出這樣的文字。”

之後的生活平淡而寧靜,但是因為一次口角爭吵,夏洛特無意中看到了亨勃特的日記,剎那間明白自己對亨勃特的愛慕和付出不過是一廂情願,更難以接受的是,對方竟然傾情於自己年僅十三歲的女兒並且陷入了戀情。也許亨勃特極力的辯解過於蒼白,又或許現實的打擊太過殘酷,夏洛特難以抑制憤懣的情緒,抱怨丈夫的早逝才導致悲劇。無法承受生命之重的夏洛特瘋狂地逃出那棟被她視為夢靨的房子,正值風雨交加,不幸車禍身亡。是自己選擇結束生命,還是被意外奪走?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

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

亨勃特本想就此與洛麗塔白首偕老,相伴終生,怎奈生活充滿了事與願違。亨勃特發現洛麗塔逃課,放學不按時回家等反常現象,疑慮重重,開始猜忌是否對方背叛了自己。洛麗塔在多次的質問中逐漸喪失耐心,並且表現出對亨勃特的厭煩和反抗。周圍的鄰居和學校中謠言四起,懷疑他們之間是否真正存在“父女”關係。人言可畏,亨勃特決定和洛麗塔逃到墨西哥,在一個陌生而全新的地方開始新生活。亨勃特的想法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拋棄教職和房子,輕裝打點便開始了私奔生涯。

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提出這個大膽天真想法的人,不是正處於充滿夢幻般年齡的少女洛麗塔,而是人至中年的亨勃特。洛麗塔的回應“你瘋了嗎!你的工作怎么辦?”卻出乎意料的老成和理智。這也無疑給本片增添了一絲對逃離現實,追尋理想愛情的憧憬。逃亡之路很順利,但是就在離邊境不遠的地方,洛麗塔因病住院。亨勃特在旅館接到一通陌生的電話,對方言辭閃爍,卻好似對他們的行蹤瞭若指掌。亨勃特預感不妙,連夜趕往醫院,打算讓洛麗塔提前出院。不料對方已被一位自稱是洛莉塔“叔叔”的男子帶走。

一樹梨花壓海棠故事本該就此劃上句號。時光荏苒,生活歸於平靜。於多年後收到一封洛麗塔的來信,告知亨勃特自己已經懷孕,並且希望隨丈夫到阿拉斯加開始新的生活。但是為解決債務問題,希望亨勃特可以資助他們。信發出後一周,亨勃特親自登門拜訪,開門的洛麗塔滿臉驚訝,某一刻仿佛還是當年那個叛逆的少女,只是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言談舉止之間輕佻不再,代之以幾抹成熟的風韻。

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

作為資助條件,洛麗塔娓娓道來當年的未解之謎:原來當年一路上跟蹤他們,並從醫院帶走她的正是克拉爾·昆寧,而之前逃課的種種,也是為了與昆寧幽會。洛麗塔坦言,昆寧就是讓她為之瘋狂和迷戀的男人。亨勃特反問道,丈夫難道你不愛嗎?洛麗塔說,生活地甜蜜而幸福,兩者並不一樣。然而亨勃特內心希望的火種並未因時間而泯滅,仍舊勸說洛麗塔和自己一起離開,坦言自己包容她的一切,包括曾經的背叛。洛麗塔堅決地回絕了他的請求。對方或許從沒愛過自己,陷入悲慟的亨勃特奪門而出,尋找昆寧,於是出現了片中開頭的一幕。 其實亨勃特的心理上多少有幾分晦澀的不成熟,苦苦執著於一份已經不再屬於自己的感情,就像孩童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不肯放手。而洛麗塔被問到是如何看待自己與亨勃特之間的感情時,她只是平淡地回答,以前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二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已然可以坦然面對過去,開始新的生活;另一個卻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很多生活中泛起的漣漪,會帶來些許美好的遐想,可惜多是稍縱即逝的偶遇。很多故事有了開頭,往往沒有結局;或許有人苦苦追尋一個結果,卻終究抱憾而歸。其實多年後,回首往事,不過是雁過無痕,雲淡風輕。有些人,闖進我們的生活,只是為了教給我們一些東西,便轉身離開。究竟對方是否愛過自己,結果並不重要,意識到曾經甜蜜而哀傷的點滴,化為寶貴而值得珍惜的回憶,足矣。學會寬恕對方,其實亦是對自己靈魂的救贖。生命,脆弱而短暫的存在,是傾其一生難以自拔於過去,餘生終日耿耿於懷;還是淡然地和過去揮手作別,領略美好而絢爛的沿途風景,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演職員表

演員表

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

詹姆斯·梅森 James Mason ....Prof. Humbert Humbert

謝利·溫特斯 Shelley Winters ....Charlotte Haze/Humbert

蘇·萊恩 Sue Lyon ....Lolita

露易絲·麥斯威爾 Lois Maxwell ....Nurse Mary Lore

彼得·塞勒斯 Peter Sellers ....Clare Quilty (TV writer)/Dr. Zempf (Beardsley High School psychologist)

克里斯托弗·李 Christopher Lee ....Himself - as Frankenstein's Creature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Gary Cockrell ....Richard T. 'Dick' Schiller

Jerry Stovin ....John Farlow (Ramsdale lawyer)

Diana Decker ....Jean Farlow

Cec Linder ....Dr. Keegee (at hospital)

Bill Greene ....George Swine (hotel night manager in Bryceton)

職員表

編劇 Writer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novel)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uncredited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screenplay)

製作人 Produced by

James B. Harris- producer

Eliot Hyman- executive producer (uncredited)

影片段預告絮

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在這部電影裡利用他獨有的黑色幽默和對納波科夫小說的深刻理解,試圖探討一個關於性慾的混亂與迷惑的主題。

在小說里,納博科夫喜歡借男主角亨伯特之口把洛麗塔稱為nymphet。這個詞來源於nymph——希臘神話里被稱為寧芙的仙女。伊莉莎白時代的詩人麥可·德雷頓(Michael Drayton),在長詩《多福之國》(Poly-Olbion)里首次用到nymphet,意為“小仙女”。《洛麗塔》里,亨伯特則用nymphet界定青春期的最早階段,指的是9歲到14歲那么大的早熟女孩。於是,小說出版後,nymphet有了新的含義,也給中文翻譯出了道難題——翻成“小妖精”顯得太過艷俗鄉土,“小仙女”又少了挑逗和挑戰禁忌的味道。

對拍電影的庫布里克來說,他要找的洛麗塔也必須是個nymphet。可這的確是道難題,因為“洛麗塔”前前後後總計有八百多位應徵者。

起初,庫布里克心目中的人選是少女明星圖斯黛·韋爾德(Tuesday Weld)。韋爾德原本出身望族,但不到三歲父親去世,因為家族紛爭,母親只能獨力撫養三個子女。由於外貌出眾,韋爾德很小就成了兒童模特,後來順理成章地從事了表演。跟很多童星一樣,韋爾德經歷了一段慘痛的少年時期,9歲遭遇第一次精神失常,12歲開始酗酒並自殺未遂。1960年3月,在庫布里克的安排下,剛到好萊塢的納博科夫接見了這個16歲的姑娘。經驗豐富的韋爾德相當自信,她明確表示,“我根本不需要表演,我就是洛麗塔”。可納博科夫卻不這么認為,他覺著韋爾德是位舉止優雅的天真少女,可偏偏不是洛麗塔。韋爾德後來還錯過了《邦妮與克萊德》跟《大地驚雷》,總是離成名差了半步,她最出彩的角色也許是《美國往事》里“麵條”的情婦。

洛麗塔的最終人選是蘇·萊恩(Sue Lyon),庫布里克在一個電視節目裡相中了這個14歲的女孩。跟小說里的洛麗塔及前面提到的韋爾德一樣,萊恩也是早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納博科夫看了Lyon的照片,認為她就是電影應該找的那個nymphet。其實,庫布里克選擇萊恩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她發育較快,身材已經接近成熟,這種形象能減少“未成年”帶來的負罪感,有利於影片審查通過。

1962年7月,《洛麗塔》在北美順利上映,很快成為公眾口耳相傳的熱點,也延續了小說出色的市場成績,海報上那個戴著心形墨鏡的比基尼少女也成了撩動一代人心弦的性感小貓。16歲的蘇·萊恩一夜成名,片約不斷,錄製單曲,日本人邀她拍泳裝特輯,金球獎也把年度新人的榮譽頒給了她。

製作公司

劇照劇照

Seven Arts Productions [英國] (uncredited)A.A. Productions Ltd. [英國]

Anya

Transwood (uncredited)

發行公司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1998) (USA) (VHS)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美國] (1991) (USA) (laserdisc)

米高梅 [美國] (1962) (USA) (theatrical)

標準收藏 [美國] (USA) (laserdisc)

華納兄弟公司 [義大利] (Italy) (DVD)

Warner Home Video (U.K.) Limited [英國] (1999) (UK) (VHS)

Metro-Goldwyn-Mayer (MGM) [英國] (1962) (UK) (theatrical)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2001) (Brazil) (DVD)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一樹梨花壓海棠-劇照

美國USA1962年6月13日

中國香港Hong Kong1969年8月26日

西德West Germany1962年6月21日

義大利Italy1962年8月 ...... (Venice Film Festival)

英國UK1962年9月

日本Japan1962年9月22日

瑞典Sweden1962年11月5日

法國France1962年11月5日

芬蘭Finland1962年12月14日

芬蘭Finland1982年3月5日 ...... (re-release)

美國USA1992年1月 ...... (Sundance Film Festival)

瑞士Switzerland1997年11月7日 ...... (Zürich) (re-release)

巴西Brazil1998年9月11日 ...... (re-release)

法國France2001年6月20日 ...... (re-release)

德國Germany2005年2月 ......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國UK2008年2月23日 ...... (London Stanley Kubrick 2008: A Film Odyssey)

幕後背景

·庫布里克和他的製片人詹姆士·B·哈里斯花了150萬美元買下了小說的著作權,這在當時可說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

·埃爾羅·弗林曾被考慮過扮演亨伯特,但是在電影開拍之前他就死了。

·蘇·萊恩被選中扮演洛麗塔,部分原因是她的胸部比其他同齡女孩發育早。

·在電影開始,奎迪說:"我是斯巴達克斯。"庫布里克在1960年拍攝過電影《斯巴達克斯》

·海報上洛麗塔戴的心型太陽眼鏡沒有在電影中出現,在電影中她戴的是一副普通太陽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