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相

一合相

一合相者。蓋言眾塵和合而為一世界也。世界本空。微塵不有。但眾生不了。妄執為實。若是實有。即應世界不可分為微塵。若是實無。不應微塵合為世界。是知執有執無。皆不當理。經雲。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是也。 若世界實有,是一合相

基本信息

釋義

(術語)世界為微塵之集合者。。華嚴經大疏演義鈔曰:‘一合相者,眾緣和合故。攬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陰等,以成於人,名一合相。’【 】 

出處

“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辨析

諸多法師,把一合相解為諸法實相,從佛法第一義而言,這樣說是對的。

但從文字義理而言,就不對了。理由是,參照其他幾種譯本,一合相,玄奘大師翻譯成“一合執”,笈多翻譯成“摶取說”,義淨則翻譯為“聚執”。如此看來,把一合相解釋成實相,從文字義理而言,就太過牽強了。

由此可見,羅什大師譯本,“一合相”,相字,取的是動詞含義,如相面,相馬,等等。在其他譯本中,相,別處多譯作“想”,如我相人相眾生相等等。明白“相”字動詞含義,羅氏譯本和其他譯本就達到一致了。換句話說,一合相就是一合執,就是“執著一合是實有的”。

綜合其他譯本,這段經文含義是這樣的:

那些說世界實有的,(由於世界是一合相),他們也一樣執著一合相為實有。如來也同樣說有一合相,(但如來沒有執著),如來是在知道一合相為虛妄前提下,才說一合相實有的”。

世尊說:“須菩提,如此虛妄無實,世俗之人不應去語一合實有,不可去說一合實有,不可如此執著。非法,執著說其有不對;非非法,執著說其無也不對。那些凡夫,卻執著說一合是實有的”。

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不是說世界,而是說一眾生。因非世界,是可名為世界。若世界實有,則是一整體相,是一合相。如來在《金剛經》中說的一合相,不是一合相,不是因緣真實相。因緣真實相,因緣聚合則有,因緣散失則無,所以無因緣真實一合相的存在。因為無因緣真實一合相,所以名為一合相。

一合相皆同萬法,皆是如相,無性無相,所以不可說不可思議。但凡夫之人取相分別,以有所得,而只見自性分別妄想之相,不見佛所說一合相,不見無相的真相。

一合相無自性。無有相,無無相,無合和相,所以叫一合相。一合相是比喻自性,比喻實相,比喻本來面目,或比喻佛,比喻涅盤。

一合相如虛空不可執持,不可得,不可貪著。但凡夫之人執著一合相,執著修行,執著功德福德,執著菩薩行,執著成佛,執著入涅盤,以法為實,求有所得,不明佛義。

從世界存在的角度來講,所有眾生受業力牽引而來到這個世界,同時這個世界又是由所有眾生的業力共同組成的,缺一不可,也就是眾生業力合和組成這個世界,即金剛經中所言“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當然,法界之中三力無邊,另外還有諸佛菩薩的法力、眾生的願力是與業力起到同等作用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