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詠柳

此詞從人、事、物三者觀照中哀傷家國之亡。物,無情之柳年復一年,“才過西風,又過東風”,落絮枯黃,逢春又發;事,故國傾垮,似水東流,“剩粉余紅”,觸緒神傷。人,生逢哀世,目睹先朝猶如“昨歲陳宮,今歲隋宮”一般,重演歷史悲劇。物之無情,益托出人之一片苦情;物之無情,此時點綴“陳宮”,彼時點綴“隋宮”,尤顯現出忠愛痴情的無以排解的淒楚。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一剪梅·詠柳》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作者姓名】
夏完淳

【文學體裁】

作品原文

一剪梅

詠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淒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自西東②,昨歲陳宮③,今歲隋宮④。

往事思量一晌空⑤,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作品注釋

①一剪梅:詞牌名。此詞牌以周邦彥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萬樣嬌”句,故取為調名。又名“玉簟秋”、“臘梅香”。重頭六十字,平韻。 

②金溝:御溝,御河,上有金鰲玉蝀橋,故簡言之,水即溝中水。

③陳宮:陳朝宮殿。

④隋宮:隋朝宮殿。隋煬帝曾築長堤植萬柳。 

⑤一晌:一轉眼。晌:不多久,讀若“賞”。

作品鑑賞

人在時空中本應是尤物之主,然而身際家國破敗之時,面對無動於衷的物象,只覺得空茫無著,無能為力。人不如柳,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人的崇高、人的靈性,又正在有痛苦。所以,詠柳系借柳之無情以返觀一己痴苦。全篇除首句“傷心” 字樣外,純以意象結撰,詞體小令,容量見大。疊句“昨歲”、“今歲”;“才過”、“又過”,承上是似斷而續,啟下則綿悠深長,余意曲包。

作者簡介

夏完淳

(1631-1647)明末愛國文學家。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靈首(一作靈胥),乳名端哥。松江華亭(今上海市花亭)人。父夏允彝為明末著名士大夫,幾社和復社領袖先後師從於張溥沈楫周茂源計東陳子龍等名家,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十四歲隨父起兵抗清。兵敗後,父投水殉,又隨其師陳子龍繼續抗清活動。子龍死,入明兵部職方司主事吳易軍中,嘗上書南明魯王,授封中書舍人。吳易兵敗後,因上魯王表為清軍獲而被捕(又說因參與松江政變事泄被捕),慷慨斥敵,從容就義。有《代乳集》、《玉樊堂集》、《夏內史集》、《南冠草》等遺作,後人輯為《夏完淳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