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常人

一個平常人

一個平常人,作者馬應賢,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書。

書籍簡介:

書名:一個平常人
作者:馬應賢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4月
字 數:58千字
頁 數:68
版 次:1版
開 本:850×1168 1/32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定 價:30元

本書序文:

馬老年逾九旬,心念故親,不辭辛勞,輯集了閆培素學姐和閆少唐老先生的一些身歷材料,

以《一個平常人》文稿,寄來囑我為序,深感情摯難卻;匆讀之後,掩卷默思,不勝感懷。他們雖然是平常人,但都無時無地一顆平常心,善待人世。一個平常人,身經巨大世變,當日寇入侵、山河變色、民族危難關頭,背井離鄉,攜家南遷,流離顛沛,生計艱難,傾盡心血,應付逆境,堅定壯志,負笈不綴,洪爐陶冶,磨練成長。培素學姐前著《悲歡園丁》,訴說了閆老先生的激情一生,受到人們的敬仰和懷念。這份文稿又敘述了許多感人事節,筆觸細理,情真意切;養老哺幼,和睦家庭;教育獨女曉青,英才脫穎而出,留學英倫,為國爭光;反應出一個平常人愛國、愛家、愛社會的不凡心境。人生在世,就是要能擯念,用做好事、做好人的善心,勵志敬業,忠於職守,顯示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精神。
我們常說時代決定人生,性格左右命運;在這個不平常的時代,要用一顆平常心,應付平常事,雖然難遂意願,但能己盡所能,何妨做個平常人!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曾說:“人生不是一直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人。”後人將永遠珍視他們,傳承平常人的善良精神。
深思多感悟,懷念思緒長。情富真善美,警世溢華章。
朝夕聆教誨,師誼終難忘。啟迪貴育德,不涉名利場。
淳厚處俗世,艱苦歷滄桑。簡樸杜終生,心燭亮四方。
天高雲自飛,細流匯海洋。山高人為峰,平凡寓高尚。

內容簡介:

一、這本小冊子“一個平常人”,是逝者生前的生活片段和她遺留下的隨筆記錄,以及她“走”後至親好友們的懷念詩文匯集而成。在收集、整理編排以及印刷出版的過程中,張廴姮、竺亞青二位同志出力不少。
二、這本小冊子,名曰:“一個平常人”。有的同學來信說:“不妥”,我還是不以為然。我的想法是,平常與不平常都是人們自訂的標準。加入全中國十三億人能達到她這樣的標準,(能超過當然更好)則國家幸甚!民族幸甚!
這裡願錄一段話供參考:“有位哲人說過,看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有多高,不是看它建了多少高樓,建了多少豪華的設施,關鍵是要看這個民族、這個社會培養出了什麼樣的男人和什麼樣的女人……”如果男人都能做到氣宇軒昂,女人都能做到溫柔純厚,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君子國,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和諧的社會。(錄自曲黎敏著《皇帝內經.養生智慧》一書)。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平常人之父——閻紹唐先生 5
1.教學育人的園丁(閻培素、閻培讓) 6
2.我的父親和一中附小(閻培素醫師遺作) 6
3.劉鴻儒同學收到《悲歡園丁》一書後來信 8
4.懷念閻紹唐老師(劉鴻恕) 9
5.閻老先生同事張明道先生收到《悲歡園丁》一書後,給閻大夫的來信 11
6.安汝琪同學《悲歡園丁》讀後感長詩一首 12
7.楊慰漢來信 14
第二部分:平常人的搖籃——國立一中 15
1.抗戰時期的國立一中 15
學校有著優良的校風 16
在戰火中西遷城固 17
學校的結束及其以後情況 18
2.英才濟濟遍神州,桃李爭妍在寰球(閻培素) 18
3.國立一中在京校友(馬應賢) 20
第三部分:一個平常人——閻培素主任醫師 21
1.閻培素自述 21
2.憶少年往事——投奔一中(閻培素) 24
3.專業技術工作簡歷 25
4.日記摘抄(閻培素) 28
5.詩文選輯 33
6.緬懷平常人 36
(1)董之林老師唁信 36
(2)閻培素同志生平-崇文區婦幼保健院 36
(3)My personal memories of Dr Yan Pei-Su - Leonard Lewell (女婿) 37
(4)張曉東(馬小青同學)紀念媽媽 38
(5)回憶閻培素阿姨二三事 38
(6)難忘啊,我們的好姐(三弟閻培恭) 39
(7)老姐賽母情難忘(四弟閻培儉) 39
(8)永受尊敬的大姐(培讓泣書) 40
(9)憶大姑母(侄敬法) 41
(10)深痛悼念敬愛的大姑(自強、家強) 42
(11)憶大姑母(侄京明) 43
(12)培素學姐周年祭(鄧繼志) 43
(13)追思培素(梁占中) 44
(14)深切懷念培素姐(張廴姮) 45
(15)懷念閻老師(保姆張淑平) 46
(16)天使般的微笑永存在心(曹坎榮) 47
(17)懷念培素學姐(胡宗培) 48
(18)輓歌(張廴龍) 49
第四部分 平常人之家 50
一 平生縮影 50
二 平常人之夫——老伴馬應賢 52
三 母女之間 53
平常人的女兒——馬曉青 53
談談教育獨生子女的點滴體會(閻培素) 54
回憶親愛的媽媽(馬小青) 59
四 平常人之家園 66
申請房補報告 66
住太申山莊時(2002年左右)遺作幾首 66
後記 67

原文摘錄:

…… ……
每當回憶起童年和閻老師在一起的時候,我常常心潮起伏,久久平靜不下來。童年時代正是人生起步,永遠不能忘記引領踏上第一個台階的恩師。
那是1941年初秋,日本鬼子轟炸鄭州,我和大妹鴻瑞離家,由人送到淅川上集,投奔正在國立一中上國中的大哥鴻儒,為了有個落腳處能繼續上學,他就把我們安置到北塘國小(現改名羅寨國小)。當時我不滿13歲,插班上六年級,而鴻瑞不到十一歲,只能到三年級插班。初來乍到,舉目無親,環境生疏,一切都要自己動手,犯了不少難。學校里唯一的住家就是閻老師,很自然他就成了我們依靠的親人了。閻老師高度近視,身體不太好,師母不在了,他還帶著保滬和自強兩個不到五歲的孩子,不停地忙,生活十分困難,每天還要按時教課,就這樣還要抽出時間照看我們兩兄妹。每天三頓飯是個大難題,當時我們只會拌麵疙瘩吃,也不會擀麵條,有時還煮糊了。閻老師卻不厭其煩地手把手教我們如何燒火、下麵疙瘩,還教我們如何縫補衣服、拆洗被褥等等生活瑣事。常說學生首先要學會生活,養成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能怕苦怕難,不會就要學,就要問。一次我用菜刀砍柴,一下子把刀刃中間崩了一大塊,嚇得我哭了,這可怎么好!老師看到後,並沒有責怪我,而是耐心地讓我分析刀是怎樣砍下去的,又怎么提起的,用多大力氣,怎樣下刀才不會崩掉,最好用斧頭,不要用菜刀砍柴,各種刀的用途不同,等等。當時我似乎懂了,可是以後,我都工作多年還發生崩刀的事,到這時就立刻想起了閻老師,他那祥和認真的情態仿佛就在眼前。我和鴻瑞住在學校東邊一排房子的盡頭,當時學校位於牛尾山腳下,四周還比較荒涼,一到夜晚天黑,學生都回家後,我們就有點害怕,閻老師就經常特地來看我們,囑咐要蓋好被子、關好門,把油燈熄好。入冬下了一場小雪,屋外地上一層白雪,早上起來推門看到門外有一大片野獸腳印,心裡一陣緊張,就找閻老師來。他戴著眼鏡,俯下身子仔細觀察這些足印,像是狼走過的。就給我們壯膽:不要怕!只要有準備就不要怕它,世上任何時候都可能會遇到野獸,特別是壞人,晚上在屋裡預備好棍子,有事就喊我。一定要勇敢,時刻有準備,就不會有事。這些話像釘子一樣,深深地刻在腦海里。以後在人生道路上確實也遇到了,老師的話一直鼓舞著我面對各種危險。中秋夜晚,幾個孩子圍坐在操場上,仰望天空一輪明月,不由得想起了家鄉親人,尤其鴻瑞這天生日,更是難過,一直強忍著熱淚,一邊互相鼓勵著不能哭!我們為什麼遠離家鄉,流浪逃亡到這裡來?閻老師就給我們講起了故事,講起了遭遇。這些都是萬惡的日本鬼子,把我們趕來的,他們燒殺搶掠,肆意踐踏,我們能忍受嗎?一定要打回老家去!越說越激昂,好像馬上就要和鬼子拼搏了,心情十分激動,他還領著我們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我們似乎長大了許多,懂得了許多愛國的大道理。閻老師的愛國熱情,深深地感染了我們。他常說:“只有國家強盛了,才不會受欺侮,你們要為強國而努力!”這些話我記得十分清楚。一天課後,他領著我們幾個孩子到操場外的河邊散步,那條小路彎彎曲曲,越走越荒,而且沒多遠就要分岔,小路兩旁特別陡峭。這時他停下來,默默地站在那裡,問我們怎么走?靜了一會,他慢慢地嚴肅認真地說:“記住,走路要留神,既要看前邊,又要看兩邊;選好岔路不迷路,看好兩邊不摔跤,以後你們的生活,就像走路。”這些十分平淡的話竟成了我漫漫人生路上的警語。
閻老師講話做報告,時常洋溢著愛國熱忱,對同學們像子女一樣愛護關懷,他對過世的師母萬分懷念,白天有時沉默地望著師母遺像,喃喃自語,夜晚常是對像呼喚,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憶述著種種往事,傾訴著內心的離情,並祝禱著未來的安詳。孩子們隔著窗子,望著閻老師的痛苦背影,也隨著進入思念之中。閻老師常用一把二胡,奏鳴起一腔複雜的心情,有悲傷,也有歡樂,但都是人在聲中,聲在情中。他十分熟練地運用當地的民謠歌曲,演唱不同內容,過節要舉辦同樂會,曾組織演唱《孔雀東南飛》,我們班上趙振國扮焦仲卿,唱到情深意真了,引得不少觀看的人也擦眼淚,閻老師拉著二胡也情不自禁地哭唱起來,如涕如訴,十分感人。1942年暑假,我考入了國立一中,就很少再見到閻老師,鴻瑞卻跟他度過了三年小學生活。1945年日寇侵犯豫西,學校西遷陝西城固,我聽到了許多閻老師的不幸遭遇,忿恨老天這么不公平,為什麼讓他遭受這許多苦難!但是不論逆境如何,閻老師仍然一身正氣,信心十足地迎接襲來的困難。1948年我高中畢業離校,從此更是天各一方,直到解放後十年杳無音信。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