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

《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

《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介紹了鼻咽癌的流行病學、鼻咽癌的病醫學、鼻咽癌的病理學、鼻咽癌的診斷鼻咽癌的治療、鼻咽癌的研究展望。本片圖像清晰,資料翔實。

《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
鼻咽癌又稱“廣東癌”,是發生於鼻咽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因為這種癌病特別容易侵犯廣東人,它也進侵年輕人。《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課件由中山醫科大學製作,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行,主要介紹了鼻咽癌的流行病學、 病醫學、 病理學、 診斷與治療,同時還對鼻咽癌的研究有所展望,該課件適合於醫學部以及相關專業人員使用。

基本資料

名稱: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VCD)
作者:中山醫科大學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書號:7887200086
出版日期:2001年
價格:38.00
本片為“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品種、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鼻咽癌是發生於鼻咽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
本片介紹了鼻咽癌的流行病學、鼻咽癌的病醫學、鼻咽癌的病理學、鼻咽癌的診斷鼻咽癌的治療、鼻咽癌的研究展望。本片圖像清晰,資料翔實。由中山醫科大學製作片長40分鐘。

鼻咽癌的診斷

《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鼻咽癌
放射療法對治癒鼻咽癌非常有效,可惜的是,因為症狀不明顯,早期發現鼻咽癌的可能性較低,因此在對鼻咽癌進行診斷的時候除臨床表現外,還應做如下檢查:

(一)前鼻孔鏡檢查鼻黏膜收斂後,經前鼻孔鏡可窺到後鼻孔和鼻咽部,能發現侵入或鄰近鼻孔的癌腫。

(二)間接鼻咽鏡檢查方法簡便、實用。應依次檢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頂後壁及兩側咽隱窩,要兩側相應部位對照觀察,凡兩側不對稱的黏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結節更應引起注意。

(三)纖維鼻咽鏡檢查進行纖維鼻咽鏡檢查可先用1%麻黃素溶液收斂鼻腔黏膜擴張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後將纖維鏡從鼻腔插入,一面觀察,一面向前推進,直到鼻咽腔。本法簡便、鏡子固定好,但後鼻孔和頂前壁觀察不滿意。

(四)頸部活檢對已經鼻咽活檢未能確診的病例可進行頸部腫塊活檢。一般均可在局麻下進行,術時應選擇最早出現的硬實淋巴結,爭取連包膜整個摘出。如切除活檢確有困難,可在腫塊處作楔形切取活檢,切取組織時須有一定深度,並切忌擠壓。術畢時術野不宜作過緊過密的縫合。

(五)細針穿刺抽吸這是一種簡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腫瘤診斷方法,近年來較為推祟。對疑有頸部淋巴結轉移者可首先使用細針穿刺取得細胞。具體方法如下:
1.鼻咽腫物穿刺:用7號長針頭接於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後,在間接鼻咽鏡下將針頭刺入腫瘤實質內,抽取注射器使成負壓,可在腫瘤內往返活動兩次,將抽取物塗於玻片上做細胞學檢查。
2.頸部腫塊的細針穿刺:用7號或9號針頭接於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膚消毒後,選擇穿刺點,沿腫瘤長軸方向進針,抽吸注射器並使針頭在腫塊內往返活動2~3次,取出後將抽吸物做細胞學或病理學檢查。

《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鼻咽癌
(六)EB病毒血清學檢測目前普遍套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檢測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體滴度。前者敏感度較高,準確性較低;而後者恰與之相反。故對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時進行兩種抗體的檢測,這對早期診斷有一定幫助。對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見異常,亦應在鼻咽癌好發部位取脫落細胞或活體組織檢查。如一時仍未確診,應定期隨診,必要時需作多次切片檢查。

(七)鼻咽側位片、顱底片及CT檢查每例患者均應常規作鼻咽側位照片和顱底照片。疑及鼻旁竇,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應同時作相應的攝片檢查。有條件的單位應作CT掃描了解局部擴展情況,特別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間隙的浸潤範圍。這對於確定臨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療方案都極為重要。

(八)B型超聲檢查:B超檢查已在鼻咽癌診斷和治療中廣泛套用,方法簡便,無損傷性,病人樂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於肝臟、頸、腹膜後和盆腔淋巴結的檢查,了解有無肝轉移和淋巴結密度、有無囊性等。

(九)磁共振成象檢查由於磁共振成象(MRl)可清楚顯示頭顱各層次、腦溝、腦回、灰質、白質和腦室、腦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顯示T1、T2延長高強度圖像可以診斷鼻咽癌、上額竇癌等,並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