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曉角·情刀無斤斸》

《霜天曉角·情刀無斤斸》這首詞一開始就形容得那般直露,真是見所未見。將口語(有不少當時的俚語)入詞,抒情直白、粗率,語氣皆為訴說,有點曲的味道。

概況

【作品名稱】霜天曉角·情刀無斤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華岳
【作品體裁】詞

原文

霜天曉角
情刀無斤斸,割盡相思肉。說後說應難盡,除非是、寫成軸。
帖兒煩付祝,休對旁人讀。恐怕那懣知後,和它也淚瀑漱。

作者

華岳
生卒年不詳。字子西,自號翠微,貴池(今屬安徽)人。初為武學生。韓侂胄當國,上書力詆其罪,被下大理獄,貶建寧圜土中。韓侂胄誅,放還。宋嘉定十年中武舉進士,為殿前司官屬。以謀去丞相史彌遠事覺,下獄杖死。《宋史》、《南宋書》有傳。有《翠微南征錄》十一卷,為貶建寧時所作,王士禎題語略云:第一卷開禧元年《上皇帝書》請誅韓侂胄、蘇師旦,語最抗直。餘詩十卷,率粗毫使氣。又謂岳“皆不肯附和浮議,蓋陳東一流人”。岳與趙希蓬詩詞唱和甚多,有《華趙二先生南征錄》今不傳。詞見《詩淵》第二十五冊。

賞析

華岳是開禧、嘉定間著名的愛國志士,又是一個頗有才名的詩人、詞人。他為人倜儻豪爽,詩品、詞品正如人品,亦是坦蕩真率,與純粹的文人不同。錢鍾書先生在《宋詩選注》中認為:“華岳並不沾染當時詩壇上江西派和江湖派的風尚;他發牢騷,開玩笑,談情說愛,都很直率坦白的寫出來,不怕人家嫌他粗獷或笑他俚鄙。”做人如此,詞亦如此,即如他寫的幾首“談情說愛”的詞,便是這種作風。
這首詞一開始就形容得那般直露,真是見所未見。
“情刀無斸,割盡相思肉。”把相思之情具化為“相思肉”,已見新意,又把相思之苦喻為情刀“割盡相思肉”,更見新意,把相思之苦痛和受折磨之長久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這是作者在這種情況下對相思發出的怨責。害“相思病”的人一面怨恨相思,一面又需求相思的“療救”。下面接著寫:“說後說應難盡,除非是、寫成軸。”意思是說:千言萬語還不夠,除非把這些相思的話寫成長信捲成軸。這可見相思又是多么刻骨!上片寫了兩種心情,看似矛盾,卻極真實,被愛情所困擾的人常常如此“患得患失”。
下片寫自己對所愛的人感情的深厚強烈。“帖兒煩付祝,休對旁人讀。”“帖兒”指書信。“付祝”同“囑咐”。作者向對方寄帖敘說相思,並告誡對方不要對著別人讀。這是為什麼呢?想來是因為信中寫的都是傾訴相思的情人之間的悄悄話。但作者卻別出心裁。他說:“恐怕那懣知後,和它也淚瀑漱。”“那懣”即“那們”,那個人。“它”同“他”(男女通用)。“瀑漱”,象聲詞,即“撲簌簌”、“撲撲簌簌”,用以形容落淚。這兩句說:恐怕那個人聽到以後,自己也要淚流滿面。“那懣”、“它”同指一人,即“旁人”。旁人聽到都要流淚,當事人那就不知道該多痛苦了。可知這封信表達的情感多深多強了。這是從側面襯托、誇張形容。因此這句不僅讓人耳一新,而且把情之深切表達得淋漓盡致,可謂獨具匠心。晏幾道有一首《思遠人》也寫寄書傳深情:“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同是寫情妙語,卻比較雅,比較精細,分明是閨閣佳人口吻。
這首詞將口語(有不少當時的俚語)入詞,抒情直白、粗率,語氣皆為訴說,有點曲的味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