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

本書一共五個部分。本書的第一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

本書一共五個部分。

本書的第一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第一,為什麼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後,我們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們工作不努力嗎?我們不夠節儉嗎?都不是。

第二,為什麼我們什麼東西都比美國貴。美國人實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萬美元,我們呢?才幾千美元,而且美國幾乎什麼都比中國便宜。

第三,為什麼我們的蔬菜價格這么貴。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蒜和綠豆的問題了,而是一般蔬菜價格也像股價一樣大幅度的變動,搞得這些小菜販子賣菜像玩股票一樣。
第四,為什麼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現在連吃個飯都不安心,本書找了地溝油的例子來做解讀,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這個地步,我們的社會道德出現什麼問題了?
第五,為什麼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霸王洗髮水事件雲南白藥事件釀成軒然大波,還有三聚氰胺也死灰復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銷售,這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驚心動魄。
第六,為什麼我們年輕人沒有出頭的機會。電視相親攪起了驚濤駭浪。一群偽君子揮起道德的巨劍指向我們的年輕人,說他們拜金。可是我們的社會給年輕人往上爬的機會了嗎?
本書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麼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第七,為什麼我們的醫改這么難。全世界的醫改都難,這不是中國的專利。但是2010年美國的醫改給了我們一個啟發,那就是醫改成功的關鍵是必須斬斷醫生和藥廠的掛鈎。
第八,為什麼我們的教改這么難。大陸的教改是屬於重度偏離的那一種,但是香港幾乎無為而治的教育體系,竟然成了成功的典範。
第九,為什麼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一:火山理論。中國雖然是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的一個,但卻是全世界幾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設經適房和廉租屋的國家。
第十,為什麼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二:重慶模式。2010年6月七大部委聯合推出的重慶模式給了我們一絲希望。重慶模式或許是中國地產未來發展的方向。
本書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麼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
第十一,為什麼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劇。富士康十三名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震動了全中國的老百姓。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富士康背後真正的元兇蘋果電腦。
第十二,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吉利收購沃爾沃。實在不知道李書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還是棄婦。我們的企業是一批批地走出去,又一批批地倒下。
本書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環境這么糟。
我們國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說被誤導到了節能減排的領域。氣候變暖就是個驚天大謊言。今天中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節能減排,而是:
第十三,為什麼我們的垃圾問題這么嚴重?
第十四,為什麼我們的水資源問題這么嚴重?
本書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
第十五,為什麼美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5月份,“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結果是讓美國透過匯率大戰拿走了我們8000億元的新能源市場!
第十六,為什麼德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7月份,德國代表團來了,透過和美國類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讓中國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契約。

作者簡介

郎鹹平: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他的著作有:①“郎鹹平說”系列(《公司的秘密》《熱點的背後》《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金融超限戰》《誰在謀殺中國經濟》《誰在拯救中國經濟》《新帝國主義在中國》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②“財經郎眼”系列(《我們的痛苦和希望》、《年度經濟熱詞解讀》《需要了解的經濟問題》《經濟泡沫下的生存》);③“郎鹹平案例”系列(《操縱》《運作》《整合》《突圍》《誤區》《科幻》《產業鏈陰謀I》《產業鏈陰謀II》《產業鏈陰謀III》);④“郎鹹平學術文選”;⑤“郎鹹平音像”系列。

編輯推薦

為什麼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為什麼我們的企業過得這么難?

為什麼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為什麼我們看不起病?

不是中國人不勤勞。是我們的生活太難。

和所有《郎鹹平說》不同。和百姓最想讀的一樣。

這就是最好看的《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

本書的第一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本書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麼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本書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麼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

本書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環境這么糟。
本書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
這是過往出版過的所有《郎鹹平說》中最精彩的一本。
這是最緊扣熱點、最貼近民生的一本《郎鹹平說》。
說它緊扣熱點,是因為百姓在生活中所見所聞的熱點事件富士康、霸王洗髮水、大蒜和綠豆價格、地溝油、電視相親、房價新政、醫改和教改,郎鹹平都做了最精闢的解讀。
說它貼近民生,正如郎鹹平在書中說,在中國做事難,做人難,過日子更是難。中國經濟的問題錯綜複雜,老百姓怨聲載道。這些問題看來都是些很簡單,卻又解決不了的問題。為什麼?不是我們的幹部不聰明、不能幹,而是他們在做決策的時候總是只看到表面現象,奉行的原則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來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本質的問題。其實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是非常具體的,說白了就是收入低、物價高、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和其他泛泛而談的書不同,郎鹹平特別挑了十六個百姓最關心的話題,對每一個話題都深入研究了最根本的本質問題,因為只有了解本質,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決問題。
多媒體多渠道推廣:
A,《郎鹹平說》,全國60家電視台全程加油。
B,通稿專訪,全國100家平面媒體同期宣傳。
C,新浪郎鹹平微博,國內外10萬冬粉力挺。
D,騰訊“郎視野”全線推廣,100位學者助陣。
最緊扣熱點、最貼近民生的一本《郎鹹平說》
字字句句,說出百姓心中所痛。
近在眼前,你身邊的利益代言。
《郎鹹平: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5個大主題,16個小主題,說到中國人的心坎上。
一說民生,二說三改,三說企業,四說環境,五說政府,說得中國人熱血沸騰!

序言

在中國做事難,做人難,過日子更是難。中國經濟的問題錯綜複雜,老百姓怨聲載道。不是我們的幹部不聰明、不能幹,而是他們在作決策的時候總是只看到表面現象,奉行的原則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來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本質的問題。我認為這種為官心態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幹部的權力傲慢,這些幹部總是更願意比較簡單地透過“嚴打思維”從表面上解決問題,例如打壓房價、要開徵房產稅等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後就只能落得老百姓的抱怨。

其實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是非常具體的,說白了就是收入低、物價高、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等等。在這本書里,我特別挑了十六個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我認為,這些問題之所以解決不了就是因為政府根本不理解這些問題的本質是什麼,而只是簡單地根據表面現象作決策。本書和其他泛泛而談的書不同,我對每一個話題都深入地探究了最根本的本質問題,只有了解了本質,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本書的第一部分,我想談一個我們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生活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第一,為什麼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後,我們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們工作不努力嗎?我們不夠節儉嗎?都不是,那我們這個經濟到底出什麼問題了?

第二,為什麼我們什麼都比美國貴。讀者可能不相信這個題目。但是我告訴你,做美國人實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萬美元,我們呢?才幾千美元,而且美國幾乎什麼都比中國便宜。我不知道我們到底怎么治理經濟的?實在難以理解,我們的經濟到底怎么了?

第三,為什麼我們的蔬菜這么貴。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蒜和綠豆的問題了,而是一般蔬菜價格也像股價一樣大幅度的變動,搞得這些小菜販子賣菜像玩股票一樣。在老百姓承受痛苦之餘,不禁要問我們的農產品市場到底怎么了?

第四,為什麼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現在連吃個飯都不安心,我找了地溝油的例子給讀者做個解讀,這個例子看得我到現在還驚魂未定,這已經不是一個政府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了,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這個地步,我們的社會道德出現什麼問題了?

第五,為什麼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最近霸王洗髮水事件和雲南白藥事件釀成軒然大波,還有三聚氰胺竟然也死灰復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銷售,這實在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膽戰心驚,我們不能說政府事後對這些事件的處理態度不嚴厲,可是我們想知道,我們對食品藥品的監管到底怎么了?

第六,為什麼我們的年輕人沒有出頭機會。電視節目《為愛向前沖》、《非誠勿擾》、《我們來約會吧》繼《超女》、《快女》之後,在內地也攪起了驚濤駭浪。一群扮演衛道士的偽君子趁此天賜良機,爭先恐後地揮起道德的巨劍指向我們以年輕人為主的節目嘉賓,說他們現實、拜金,喜歡走捷徑。在我們無情批判他們的背後,一個重大問題悄悄浮出水面了——年輕人如果不靠這種方式,那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他們出人頭地嗎?我們這個社會給這些年輕人往上爬的機會了嗎?

2004年的時候我就批判過某些改革,這些改革搞得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更難過,有很多人不都說嘛,咱老百姓是醫改之後看不起病、教改之後上不起學、房改之後住不起屋。六年過去了,現在看來情況似乎也沒有什麼改善。但是今天的大環境和2004年完全不同了,我們政府的改革思路能有突破嗎?

所以本書的第二部分我想談一談為什麼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第七,為什麼我們的醫改這么難。全世界的醫改都很難,這不是我們中國的專利。但是2010年美國的醫改正式推出之後,我覺得它可以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啟發,那就是醫改成功的關鍵是必須斬斷醫生和藥廠的掛鈎。而我們廣東高州的醫改竟然一不小心就符合了這個思路,這是值得我們做深刻思考的。

第八,為什麼我們的教改這么難。以實際經驗來看,大陸、香港、台灣一國三地的教改各有特色,大陸的教改是屬於重度偏離的那一種,和台灣教改的失敗經驗差不多。但是香港幾乎無為而治的教育體系,竟然成了大陸、香港、台灣三地中最成功的典範。這絕對不是因為香港人比較聰明、比較會改革,而是因為香港除了繼承了英國統治時期的制度之外,還孕育了一個特殊的經驗,那就是“在香港,如果想做事,就什麼事都做不成;如果不想做事,那就什麼事都沒有”。就是因為這種“無所事事”的經驗,讓香港保留了英國統治時期流傳下來的優秀治學理念,這也是為什麼它倒成了成功的典範的原因。

第九,為什麼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一:火山理論。中國雖然是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的一個,但卻是全世界幾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屋的國家,我反而發現這成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他們普遍做得比我們好,例如新加坡和繼承了資本主義的中國香港。我利用“火山理論”來解釋了中國房地產和中國政府房價調控政策的本質,同時又透過理解美國房產稅,來解讀中國房產稅的誤區和嚴重後果。

第十,為什麼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二:重慶模式。2010年6月2日,中國七大部委聯合推出的重慶模式讓我燃起了一絲的希望,我在這一部分向讀者特別介紹了這個模式。

在本書的第三部分,我想談一談為什麼我們的企業過得這么難。

第十一,為什麼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劇。富士康十三名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震動了全中國的老百姓。可是富士康的悲劇根本不像媒體所報導的血汗工廠這么簡單,我們完全忽略了富士康背後的黑手——蘋果電腦,其實它才是真正的元兇。蘋果操縱了富士康的命脈,而類同蘋果的其他歐美亞洲的產業資本也同樣操縱了像中國富士康一樣的千千萬萬的代工廠的命脈。富士康事件不是富士康一家企業的問題,而是中國所有代工企業的問題。讓我們透過富士康撥開中國代工業的悲劇內幕吧——他們實在過得非常難。

第十二,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吉利收購沃爾沃。吉利收購沃爾沃同樣震動了中國老百姓,正如李書福所言,他這個農村青年竟然娶了一個比他還要高大的北歐美女。我實在不知道李書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還是數度被男人甩掉的棄婦。我覺得李書福這位農村青年還真的比不上那位北歐美女的前任老公——福特汽車。我實在看不出吉利和沃爾沃的婚姻有什麼成功的可能。此外,這位北歐美女的七大姑八大姨(指工會、產業協會)等等還特別兇悍,我實在難以想像一位像李書福這樣的農村青年怎么能夠應付得了這個複雜的大家庭。吉利走出去的困局不單單是吉利的問題,還是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的問題,例如上汽收購韓國雙龍、首鋼收購秘魯鐵礦,不都是家庭不和的大悲劇嗎?我們的企業真可以說是一批批地走出去、一批批地倒下,為什麼中國企業走出去就那么難呢?

本書的第四部分我想談一談為什麼我們的環境這么糟。

我們國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說是完全被誤導到了節能減排的領域。我在《郎鹹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一書中清楚地告訴讀者,氣候變暖這個議題就是個驚天大謊言,歐美國家透過這個偽命題,成功地把我們國家的政策轉變成節能減排了。雖然我不否定節能減排的重要性,但是今天中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節能減排,而是?圾圍城(第十三,為什麼我們的垃圾危機這么嚴重)和水資源短缺(第十四,為什麼我們的水資源危機這么嚴重)。如果這兩個問題得不到解決的話,幾年之內就將造成我們沒辦法承受的可怕後果。

本書的第五部分,我談論了為什麼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這是個非常重大的議題,因為這個如果處理不當,後果會很嚴重,會對我們老百姓和企業造成特別大的衝擊。

第十五,為什麼美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5月份美國組建了由大大小小200個高官組成的代表團,來參加“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這次對話的結果是讓美國透過匯率大?,用威逼利誘的方式,拿走了我們8000億元的新能源市場,想一想,難怪美國要來這么多人,利益驅動嘛!

第十六,為什麼德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7月份,德國代表團在女強人總理的帶領下,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和企業家都來了,他們總共包三架飛機,想到美國代表團的例子就讓我又有種不祥的預感。結果還是不出我所料,德國又透過和美國類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讓中國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契約。

我們的日子到底怎么啦?為什麼這么難?在透徹分析這些問題的本質原因的同時,我也簡單地介紹了歐美和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在這些?題上的做法和經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