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都閫史公家嗣榮中武舉》

武場早得走盤珠②,千里驊騮似不迂③。 邊計今猶懸上策④,子將何以待殊途。 ④邊計:守邊之計。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贈都閫史公家嗣榮中武舉》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保勣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贈都閫史公家嗣榮中武舉

武場早得走盤珠②,千里驊騮似不迂③。

邊計今猶懸上策④,子將何以待殊途。

馬隆車轍留沙漠⑤,充國屯田載版圖⑥。

此去河西樹功業⑦,要令番部識孫武⑧。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弘治寧夏新志》。都閫史公,生平事跡不詳。都閫,指統兵在外的將帥。公,敬稱。家嗣,史公的嗣子。 

②武場:演武場。走盤珠:珍珠的形態以正圓形為最好,古時候人們把天然正圓形的珍珠稱為走盤珠。此比喻史公的嗣子奪得武舉桂冠。

③驊騮:周穆王八駿之一。泛指駿馬。迂,迂曲;繞遠路。

④邊計:守邊之計。懸:此引申為久延不決。

⑤馬隆:生卒年不詳,字孝興,東平平陸(今山東汶上北)人,西晉名將,兵器革新家,因率兵攻滅禍亂多年的鮮卑禿髮樹機能而一舉成名。隨後在涼州鎮守十多年。官至平虜護軍、西平太守,授東羌校尉,封奉高縣侯。

⑥充國:即西漢大將趙充國(前137—前52),字翁孫,隴西上邽(今甘肅天水西南)人。熟悉匈奴和羌族的情況。武帝、昭帝時,率軍反擊匈奴貴族的攻擾,勇敢善戰,後任將軍。宣帝即位,封為營平侯。後與羌族貴族作戰,在西北屯田,對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⑦河西:指今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即今河西走廊與湟水流域。

⑧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占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

作者簡介

保勣,明代寧夏衛(今銀川市)人。寧夏衛指揮,累官署都督僉事,征西將軍。正德六年(1511年)鎮守寧夏。《新志》曰:保勣“博通武略,雅尚儒文,歷任邊將,老成練達,用兵惟務持重,多立戰功,當道奇其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