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咒》

《西夏咒》

《西夏咒》小說是通過對西夏的岩窟里發掘的歷史秘籍的解讀和演繹,在為我們展示朦朧而神秘的西部人文景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西夏咒》西夏咒

正史中很少有關於西夏的記載,這使西夏成為一個完全被遺忘的王朝,朦朧而神秘。伴隨西夏政權消失的還有西夏的文字、文化和歷史。蒙古大軍甚至消滅了西夏的名字,將西夏改稱“寧夏”,這種相對含蓄的消滅方式,使很多國人今天對寧夏的熟知遠勝於西夏。此外,蒙古軍隊還將講党項語、穿党項族服裝、行其風俗者一律殺滅,西夏文明因此戛然消亡。 西夏後人雪漠將深邃的目光投注在這片被人遺忘的土地。用看似荒誕的手法,穿越時空、生死、靈魂、肉身和物種種群,展示了鮮為人知的西部人文景觀。這些生活在世俗世界之外的人,有著自己獨有的生存模式。他們追求靈魂的安寧,忽視紅塵的喧囂;他們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活著的理由,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有自己的終極追求。善與惡、人與獸、生與死、情與愛,諸多悖論般的命題一次次出現,交織融合奇妙萬千。看似囈語瘋言,其實是另一個群體最真實的生命體驗,不妨將他們稱之為“形而上的人”。在人性探討的深度上,本書達到了罕見的高度。雪漠首先是一個歷煉心靈的人,悲天憫人的情懷在驚人的敘事筆力中瀰漫,超強的想像力使得閱讀絢爛多彩。充滿生命氣息的文字和著西北風短促有力,似有一股強大的衝擊力撞擊心靈。

內容概述

《西夏咒》是一個巨大的混沌和寓言,石破天驚卻一言難盡。它有大悲憫而無熱惱,有大狂歡而無貪慾,博大包容,神秘超然。作品通過對西夏的岩窟里發掘的歷史秘籍的解讀和演繹,為我們展示了鮮為人知的西部人文景觀,如誅咒術、打冤家、人骨法器、騎木驢、男女雙修……歷史的夢魘、現實的擠壓、靈魂的求索、終極的追問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奇妙無比的魔幻世界。在文學形式和敘述方式的探索上,更是出神入化,極具特色。

作者簡介

雪漠,原名陳開紅,甘肅涼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專業作家,一級作家,深造於魯迅文學院和上海首屆作家研究生班,西部文化學者,大手印研究專家,被甘肅省委省政府等部門授予“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德藝雙馨文藝家”、“甘肅省領軍人才”、“甘肅省拔尖創新人才”等稱號。“雪漠小說研究”被列入復旦大學、蘭州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的研究專題。雪漠的文學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大漠祭》《獵原《白虎關》(上海文藝出版社)等,其學術代表作為《我的靈魂依怙》《大手印實修心髓》(甘肅民族出版社)等,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其作品入選《中國文學年鑑》和《中國新文學大系》,榮獲“第三屆馮牧文學獎”、“上海長中篇小說優秀作品大獎”、“中國作家大紅鷹文學獎”、“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等諸多重要獎項,入圍“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和“第五屆國家圖書獎”,登上中國小說學會中國小說排行榜。《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文匯報》中央電視台等數百家媒體進行了評價,被譽為“真正意義上的西部小說和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有重點論述,被認為是當代西部文學的標誌性作品。

創作背景

類似於哲學文本

為什麼《西夏咒》會給人從現實中抽離出來的感覺呢?因為,它捨棄了一些東西,它剝掉了裝飾現實的生活景象,而直指人性。可以說,《西夏咒》類似於哲學文本,但作者不經意間散落在小說里的想像力、感知力、深刻的描述力又絕然地區別了純思想式的理論,使之介於小說與哲學之間,既有別於“大漠”三部曲,又強化了《西夏咒》形而上的精神世界。這種強化是超越現實的,它將人性的梗概、特性、特徵借用於故事寓言出來。這種寓言極為豐富和真實,以致於我們常常躲閃而不敢直面。其原因是,我們從來沒有照過真正的鏡子,從沒有在歷史縱橫的水平面上,觀察過人類的倒影——人性。為此,我們也不能把《西夏咒》劃分到哪個主義之中,或是哪一流派、技法之中。但還是有一部分讀者更習慣於概念式的領會方法,更傾向於秩序,更善於歸類。於是,這便形成了一個門檻,使得我們不得不從“大漠”三部曲的現實角度來分析《西夏咒》的超越,借用靈官與瓊這兩個角色的微妙關係,來展現《西夏咒》所表達的主旨。

構成《西夏咒》的另一主題

瓊有著與靈官類似的心理矛盾,雖然矛盾點不同,但反觀的都是人本身,面對的都是磨難與困惑。就此,瓊有了雙重身份——朝聖的僧人和諞子的兒子。那么,瓊為什麼一會兒是僧人,一會兒是強盜的兒子呢?我們首先得明白,《西夏咒》是超現實的,但超現實不等於脫離現實,而是更直接地表達心與世界的關係。瓊的父親諞子,代表著他心中的欲望;瓊的母親,代表著他對至善精神的嚮往。父親與母親,暗示出了善與惡這兩股力量的決鬥,當父母爭奪他的時候,就是他的心在搖擺的時候。要知道,這種角力是非此即彼,沒有中間狀態的。為了突出較量的過程,作者弱化了現實成分,而把這部分內容命名為《夢魘》,從而構成《西夏咒》的另一主題。

朝聖的僧人

夢魘,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引子。夢一般是我們認為的最虛幻的東西,我們常常輕視它,直至弗洛伊德將它套用於心理學,用它來透視人的潛意識,我們才有些許昭顧。事實上,夢往往是人精神世界最直觀的展示。當“夢”中的瓊擺脫不了愛欲、權欲的時候,就意味著還沒有戰勝獸性。後來,瓊出家了。真正的“出家”不是離世的逃避,而是一個人希望戰勝自己的堅定態度。當一個人操“刀”剖解自己的靈魂,要消除佛教所說的業障——貪婪、仇恨、欲望的時候,其過程的慘烈不亞於一場戰爭。於是,小說出現了另一個角色——朝聖的僧人,他用生生世世的命來嚮往真理、尋找永恆。

對人之痛苦源頭的發問

因此,我們不能用慣性的思維去理解或是判斷《西夏咒》,而要直觀地感受人物不同的形象背後的人性與獸性的廝殺。人性的寓言不是用實存與否去衡量的,比如我們讀過的《伊索寓言》,我們不能說狐狸是動物,它不會說話,更不會唱歌,所以寓言就等於謊言。所有故事的後面總有一種文字表達不出的東西,那個就是人類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文化,更是“人”得以延續的精神核心。也許靈官的矛盾更接近於現實中我們的矛盾,但這種矛盾早就不是他的不倫之戀和哥哥的死之間的糾結,而是由生活衝突帶來的對人本身的發問,對人之痛苦源頭的發問。

成為小說的精神背景

所以,從某種角度看,《西夏咒》是《大漠祭》、《獵原》、《白虎關》的超越部分,而“大漠”三部曲則是《西夏咒》紮根於現實生活中的苦難部分,兩者不可分。正如某些讀者說的,雖然我們的生存環境好過於西部,雖然我們的城市極度的發達,雖然我們的物質如此的豐富,但心靈呢?心靈的苦與樂與地域有關嗎?與擁有的多少有關嗎?與心外的什麼有關嗎?因此,“大漠”三部曲是讓人寧靜下來,不是用眼而是用心,用智慧去體察生命的存在過程,它所達到的程度是在一種極靜的狀態下,直面靈魂,無偽、無雜,進而使渾沙沉底,水清自現。《西夏咒》就是對純水的嚮往,這種意念悄然地出現在每一篇章節前的小詩里,有心的你,一定會從中發現。這些詩有一點兒西北民歌的味道,有一種西部文化的滄桑,還似一條靈動的遊絲,挑動著我們心弦的美與喜悅。但更多的是“追尋”二字,它主鏇律般地成為小說的精神背景,並深深地揭示了靈官出走的原因,引出了瓊的朝聖。

為同一個靈魂做註腳

這跨越四部小說的兩個人物,兩個名字,實是在為同一個靈魂做註腳。這個靈魂有時是作者的,有時是我們的。變化的是人的選擇,不變的總是人沒有條件的信仰。

出版信息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第1版(2010年6月1日)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用戶評分:平均5.0星

Amazon.cn銷售排行榜:圖書商品里排第87,732名

目錄

第一章 本書緣起
第二章 西夏的鐵鷂
第三章 阿番婆
第四章 偷青
第五章 《夢魘》之“誅法”
第六章 飛賊的來歷
第七章 天外的老山
第八章 憤怒的烏鴉 
第九章 朝聖的僧品
第十章 青龍煞
第十一章 夜裡的蠶豆聲
第十二章 罪惡
第十三章 《夢魘》之“剃度”
第十四章 吳和尚的羊心
第十五章 落網的飛賊 
第十六章 護法神牛
第十七章 《夢魘》之“怙主”
第十八章 老山
第十九章 《夢魘》之“涅槃”
第二十章 朝聖之旅
第二十一章 雞毛傳帖
第二十二章 西夏的走水
第二十三章 寺門上的破鞋 
第二十四章 金剛家的木驢
第二十五章 屠漢的心靈
第二十六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第二十七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第二十八章 做法器的皮子
第二十九章 破戒的僧侶
第三十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第三十一章 瘸拐大遛皮子
第三十二章 初冬的陽光
第三十三章 菩薩
第三十四章 施咒者
第三十五章 尋根或是預言 
第三十六章 命運的空樂
第三十七章 靈魂的歷程
第三十八章 來自亘古的禮儀 
第三十九章 尾聲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影響

孟繁華:《西夏咒》“價值連城”

要點:瀋陽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孟繁華指出,很多作家都在寫西部,但不論從精神還是從語言、意象上看,寫西部寫得最像的,要數雪漠。雪漠是一個特別值得研究的作家,在當下文學創作里,他或許是一個被低估了的作家。《西夏咒》可以說是一個反小說的作品,帶有先鋒文學的遺風流韻。書中虛構了很多的歷史材料和知識性的東西,這些超文體的文本為雪漠提供了想像和虛構的空間,有點像張承志的《心靈史》。同時,這部小說也為當下小說發展的無限可能性提供了一個新參照。書中的地方性知識和經驗在全球化語境中,特別是在大眾文化無處不在、當下寫作不斷向通俗化傾斜的時候,提供了另外一條小說道路。從這個角度說,《西夏咒》是非常有價值的。

《白虎關》與《大漠祭》、《獵原》寫法上大體是一致的,《大漠祭》、《獵原》我都寫過評論文章,表揚雪漠是“大漠一曲涼州詞”。我覺得他寫得很荒涼。有那么多人在寫西部,但精神上寫得最像的只有雪漠,包括他的意象、人物設計等。比如像周立波、溫亞軍這樣的作家,他們寫當下生活的時候,西部的那個感覺能出來,其它地域不一樣。但是雪漠的小說,整體上那個西部精神的表達比他們要純粹。所以,雪漠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家。

二十多年來,從《大漠祭》開始一直到現在,他已經寫了四五部長篇了。當下中國文壇的創作現狀,在全面提速的情況下,他屬於寫得少的。每個寫長篇的作家如果沒有十部、八部長篇,是拿不出手的。但是雪漠這么多年,除了“大漠三部曲”,只有《西夏咒》、《西夏的蒼狼》等。

這些小說看過之後,我有種感覺,在當下的文學創作里,雪漠是被低估了的一個作家。因為在中國目前的狀況下,對一個作家的評論,因素是多方面的,地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的看法不一定對,在北京的作家,被關注的這種可能性,比外省的作家成名要早三年。如果雪漠沒有這幾部作品引起轟動的話,在甘肅武威那么偏遠的地方,我們怎么會想到有這么一個作家?如果他在北京的話,早就出名了。

《白虎關》在寫作方法上,和以前不大一樣的是,它所有章節的編目都是以“花兒”的形式來命名的,這個非常有意思。在當下的創作當中,這種地方性經驗和地方性知識很重要。

當下我們批評的困難在哪裡?當下80後的穿越、玄疑等也都有,我們怎么去評價?如果用一個共識的、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評價,這個幾乎不存在。批評也好,包括作家對批評的不滿意,事實上針對目前批評的複雜性和困難性,大家也許估計不足,與這個有關。

當下對創作的評價怎么說?常態下我們持肯定態度。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有幾部能代表這個時代高端成就的作品就可以了。記得在魯迅時期,並不是說每個人都是魯迅,更多的是基礎的東西。從象牙塔里走向塔尖的作家不是很多。

對於《白虎關》,更適於一個女性文學研究者去閱讀,這個看法不僅是通過雪漠的作品來認識。很多男性作家寫的較好的人物都是女性,這很奇怪。比如大家剛才談的蘭蘭、瑩兒,這幾個女性在其他作品裡我們沒有見過。另外男性作家對她們都較理想化,而男人都有問題,如《獵原》里的孟八爺、白狗、張五爺、猛子這些人物,而女性在這裡不是這樣。所以,它特別值得女性文學研究者來研究。

還有,對蘭蘭、瑩兒這些女性的心理描寫,事實上寫的是事實?還是複雜?極其豐富,都可以從各方面理解。更重要的是,對人物心理描寫是當代小說重要的標誌之一。小說如果進入不了心理層面,就不是長篇小說。過去的白話小說之前,後來的其他文學,都是對外部世界的描寫。詩歌也是這樣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想的都是全景視角下外部的東西,無法走入人物的內心,主要講的是故事。通俗小說講的是故事,僅僅是描寫這些故事。只有對人物的心靈具有深刻描寫的時候,那么這個小說才是真正的小說。對女性,對心理的描寫恰恰是《白虎關》的重要特點之一。

“大漠三部曲”之後,雪漠的變化確實太大了,這個變化幾乎不在我們的把握之內。特別是《西夏咒》一出來,我覺得雪漠是對自己有期許的作家,對寫作一直持有“朝聖”般的創作心態,對現實、對文學、對歷史都有一種敬畏感。

所以,《西夏咒》完全和“大漠三部曲”的寫作不一樣了,它甚至是反小說的。這個小說幾乎沒有任何完整的情節,不像《白虎關》、《獵原》、《大漠祭》有個貫穿始終的人物、故事。故事我們都能講出來。如果想把《西夏咒》的故事講出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它是反小說的東西,具有先鋒文學的遺風流韻,是後期的,而不是尋根文學時期的文學。

我講過幾次,一個人進行過先鋒文學的洗禮,對文學的理解完全是不一樣的。先鋒文學首先在文學史上作為一個代價付出了,現在真正的先鋒文學還有多少?是值得懷疑的,多少是我們原創的作品?後來的技術有底片,都可以拷貝出來,但先鋒作為一個重要的遺產、一種文學精神,如果繼承下來就不得了了。所以,我覺得《西夏咒》有先鋒遺風流韻。

另外,作者為什麼這么寫?西夏給我們留下的材料太少了,幾乎沒有什麼材料。我們到寧夏,到西部,西夏文字等幾乎消失了。我們不是研究西夏的專家,我們是外行。為什麼消失?我覺得與西夏文字有關係,最少的文字大約有二十多劃,一個字有二十多劃把它寫出來,可以想像西夏文字的複雜性。拼音文字就簡單,漢字為什麼要簡化?為了交流,為了傳播方便,不用那么多的數據。那么西夏文明里,有多少事實能夠記載下來?可能是非常少的。那么,在這個領域裡,就給雪漠提供了一個非常大的虛構和想像的空間。

《西夏咒》里的阿甲、雪羽兒、瓊是主要人物,他們之間建立了什麼樣的關係?在哪個情節,或在哪個故事,哪個層面建立關係,都說不清楚。還有一些人物,如諞子、寬三、張屠漢,瘸拐大,這些人物都沒有在一個情節里構成關係,介紹他們從哪裡來?乾什麼去?內在的情節脈絡,人物關係非常複雜。

所以,我讀起來極其困難。裡面知識性比較多,開篇寫到《蕃漢要時掌中珠》,共八部,我們幾乎一本都不知道,西夏夢魘,阿甲囈語,我都覺得是編的,虛構的。是不是真是虛構的我不知道。如果在一部小說里放這么多的材料和知識性東西,感覺就像當年讀張承志的《心靈史》一樣。《心靈史》用了很多歷史材料,這是個小說?歷史筆記?還是對歷史思考的札記呢?都說不清楚。

《西夏咒》是個文本,或者說是一個超文體的文本,拿到之後,我們都很難給它命名。這個小說讀完之後,讓我們對當下小說發展的一種無限可能性,又提供了一個新的參照。

另外一點,這是一千年的歷史,其實更遙遠。西夏王朝應該在北宋前後,這裡寫到寇準、蕭太后是北宋時期的歷史。對那段歷史,我們幾乎是空白。所以,這個時候,雪漠提供的地方性知識和經驗,在全球化的語境當中,在大眾文化無處不在的時代,或者說嚴肅寫作向通俗化寫作傾斜的時候,為大家提供了另外一個小說的道路。在這一點上,我覺得《西夏咒》是“價值連城”。至於怎么去運作,怎么去分析這部小說還需要時間。

還有,我們要補課,像西夏的一些知識,過去唯讀過一本關於西夏的小說,叫《石羊里西夏》,寫党項人的,在石羊里發現一樣東西,裡面有什麼?《西夏咒》寫的是在一個岩窟里,簡單的一個書稿,一本日記,都是一個路子,這部小說再細讀時還需要補充一點東西。另外,包括雪漠的創作談,網路上對雪漠的評價,都要全面的了解一下。

總體感覺雪漠的創作內心繃得太緊,包括那個“大漠三部曲”,就是那種從容感,放縱感還有點稀缺,寫這個書,手總有點攥著,一直攥得緊緊地,內心和作品之間不是遊刃有餘,不是張弛有致,我想應該是信馬由韁。好處呢,就是敘述結構很快,內容比較密實,這個缺點呢,就是小說讀完後讓人很累,這就是讀完雪漠小說的一點感想,謝謝!

——在中國作協《白虎關》、《西夏咒》研討會上的發言

(本文由古之草根據現場錄音整理,要點部分由陳彥瑾歸納)

作者:孟繁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