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阿蘭德》

《薩爾瓦多·阿蘭德》

《薩爾瓦多·阿蘭德》是一部由帕崔西奧·戈茲曼執導,薩爾瓦多·阿連德主演的紀錄片,上映於2004年9月1日。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薩爾瓦多》《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阿蘭德為智利,他的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是智利社會主義黨的創始人,真正的另人信服的馬克思注意者。之前他是一貫人道主義者,一個在政治上“優雅、高尚的人”。他參加過 3 次總統競選,在 52 歲和 58 歲的時候他與成功擦肩而過,在 64 歲的時候他還是失敗了。他重新加入到為爭取民主的戰鬥中。 1970 年 11 月 4 日他成了共和國的總統,投身於祖國的社會主義改造中,著迷於民主的建立。對法律和民主的熱情和愛,讓他付出了生命,其它法西斯國家極力的反對和顛覆,從此使智利在法西斯黑暗統治下多達 17 年。

角色簡介

伊莎貝爾·阿連德

《薩爾瓦多》《薩爾瓦多》

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1942-),她出身智利的名門世家,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是她的伯父。她在一個奇妙的大家庭長大,外祖母為她打開了探索神秘世界的心靈之門。

1973年,智利發生流血政變,她的叔叔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遇害,她踏上了流亡之路。

1981年,99歲的外祖父決定絕食自殺,她寫給他一封長信,這就是《幽靈之家》。

1992年,29歲的愛女因病去世,文字給了她最深最後的安慰。

魔幻與現實,激情與浪漫,她孤獨地舞著最絢麗的色彩。

阿連德作品:《幽靈之家》、《佐羅:一個傳奇的開始》、《阿佛洛狄特:感官回憶錄》、《怪獸之城》、《金龍王國》《矮人森林》

我是一個永恆的流浪者。記憶像我的衣服碎片一樣丟在路上。我的書產生於一種企圖,希望恢復失去的一切:正在消逝的世界——過去的世界,回憶的世界,家族的世界,也是我已拋在身後、但又唯恐失去的世界。 ——伊莎貝爾·阿連德

作者簡介

導演筆記:

薩爾瓦多·阿蘭德熱愛他的生命。對他的回憶總是會經常出現在我腦海里。他的影像總是不完整的遙遠的,他是那樣的平靜試圖去改變國家的政治,他很謙虛但他也很不幸,最終他堅持著自己民主的觀點死去了, 1973年的9月11日永遠存在。薩爾瓦多·阿蘭德熱愛他的生活,生活也熱愛他。在腦子裡充滿對生活的熱愛,我們憧憬著未來。過去並沒有過去。

幕後花絮

《薩爾瓦多》《薩爾瓦多》

拍攝地點和日期:

這部記錄片主要在智利的聖地亞哥拍攝,總共花了 7 個星期的時間,從2003年4月21號起到6月6號。

參展坎城:

導演帕崔西奧 ·戈茲曼的記錄片《薩爾瓦多·阿蘭德》 參加了 2004年的坎城電影節評比,影片充滿了敬意,給我們展現了智利歷史上在薩爾瓦多·阿蘭德領導下的真正的一頁。《薩爾瓦多·阿蘭德》是奉獻貢獻給大家的,是通向歷史的一條明亮的路。同時它也喚醒人們對薩爾瓦多·阿蘭德這樣一個非凡人物的記憶,他寄託著智利人民的希望。

媒體報導

《薩爾瓦多》《薩爾瓦多》

《電影雜誌》— 蒂埃里 *曬茲 Thierry Chèze

完美的記錄,這部影片的在今天的拍攝讓人十分的激動和感人,它關注於曾經讓智利陷入混亂的事件。這個電影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令人崇敬的人,他在他自己的國家已經死去,但他至今還影響著統治者。

《世界報》— 托馬斯·索蒂內爾 Thomas Sotinel

我們可以說 戈茲曼 即為薩爾瓦多·阿蘭德建造了一個墳墓又讓他重新活了過來。這部同時充滿敬意同時伴隨親密的影片是感人的:我們曾經以為古日曼生命中最好的一部分已經在 1973 年 9 月 11 結束了,但這部影片卻是他重新甦醒的開始。

《觀點報》

這部電影震耳欲聾般的打破了寂靜,它強烈的表現了主題,不拘泥於一些現象,承載了歷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