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是關於中國民樂文化的隨筆式圖文書,以古琴、琵琶、笛、古箏、簫、塤、阮及少數民族器樂等為主要內容,從民樂之器、史、韻、曲、旅等方面對中國民樂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加以講解,圖文並茂,知識性和欣賞性並重,適合大眾普及閱讀,有助於提高民樂學習者及愛好者的知識素養和藝術鑑賞力。

基本信息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概述

高山流水遇知音,音韻傳情譜心曲。民樂悠悠,歷久彌新,文化傳承,萬古長存。本書是關於中國民樂文化的隨筆式圖文書,以古琴琵琶古箏少數民族器樂等為主要內容,從民樂之器、史、韻、曲、旅等方面對中國民樂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加以講解,圖文並茂,知識性和欣賞性並重,適合大眾普及閱讀,有助於提高民樂學習者及愛好者的知識素養和藝術鑑賞力。
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 安赭 著

精彩導讀

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音樂。不經意瀰漫於空氣中的音樂,無論寧靜幽遠、輕鬆柔美,還是恢宏雄壯、嚴謹雅致,總是時時感染著或悠閒或忙碌的你我。深邃浩翰的音樂海洋里,中國民樂積澱了五千年古國的文明、精神與力量,鏇律千迴百轉,底蘊深沉厚重,見證著華夏世代的變遷,傳誦著愛恨千年的誓言……

內容欣賞

第1節:沉醉民樂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沉醉民樂
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音樂。不經意瀰漫於空氣中的音樂,無論寧靜幽遠、輕鬆柔美,還是恢宏雄壯、嚴謹雅致,總是時時感染著或悠閒或忙碌的你我。深邃浩翰的音樂海洋里,中國民樂積澱了五千年古國的文明、精神與力量,鏇律千迴百轉,底蘊深沉厚重,見證著華夏世代的變遷,傳誦著愛恨千年的誓言……
腦子裡剛有個寫書的動意時,是想為人所迷戀的民族器樂樹個碑,立個傳,以了卻自己的一個心愿。而一旦落,卻好像忽然間把自己和樂器融為一體,筆下寫的是民樂,寫的也是生活。隨著一篇篇文章的完成,一件件樂器的形象連同其氣質、韻味、歷史,都在腦海里越來越清晰,揮之不去。我於是更加迫切地想把它們介紹給更多的人,希望在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裡,人們仍能懷有一份清靜的心情,聆聽遠古傳來的聲音。
孤獨的時候,聽聽簫和古琴。傲雪凌霜的寒梅,漸行漸遠的孤雁,蕭索的陽關,虛渺的山水便浮現在空曠遼遠的樂曲里,帶著避世者獨特的灑脫與不羈,於是寂寞也成了一種美麗。
幸福的時候,聽聽笛和揚琴。一抹亮麗,一抹清新,又不那么張揚,人就落在和風細雨里。
傷的時候,聽聽二胡和琵琶。替你哭,替你怨,替你訴說那無人懂得的心緒。弦隨心動,且歌且泣,便仿佛找到了知音
歡樂的時候,聽聽嗩吶和鼓。高亢的調子,振奮的節奏,都適合來助興。不知不覺間,就被那份直爽、敞亮所感染,可以瘋,可以鬧,可以跳,可以笑……
抑或喜,抑或悲,都可以用古箏和阮來彈奏。無論怎樣的心情,都可以在阮上釋放,無論怎樣的情景,都可以在箏曲里繪出來,這是它們的氣度。
還有笙,引得來鳳凰,該有多么動聽啊!不華麗,不喑啞,不遠不近,那么的清冷,也許是神仙的寶物?
最不可思議的是塤,泥土的身軀,卻響得超然獨特。它在耳邊吹響時,會覺得很遠,在很遠的地方吹動,又會覺得很近。那音韻恐怕只有夢裡才會出現。
也忘不了馬頭琴、葫蘆絲和巴烏,那些少數民族的樂器,敢愛敢恨,將絢麗的民族風情演繹得多姿多彩……
中國民樂,如詩如畫般美麗清雅,卻又如夢如風般抽象空靈,只有用心去聆聽,用心去感受,才能體會它那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魅力。很難說是人掌控著樂器,還是樂器影響著人。從古至今,它們出現在帝王將相的殿堂上,出現在文人墨客的妙筆中,出現在鄉間田邊的晚霞里,融化在山水之間……
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有音樂的地方,生活就在繼續。當民樂響起,就隨著那深濃的韻律,去撫摩遠古溫潤依然的脈動……
道骨仙風千年琴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與生俱來就帶著超然淡遠的氣質
歷代幾多文人雅士,喜在靜謐的夜晚,獨對清風明月,燃一爐素香,橫陳七弦,心定神閒,鎮坐琴前,撫盡一曲,寄予懷抱。
蘇軾《琴詩》中描寫了這樣一番意境: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一張琴,放在那兒,不去碰她,她就整天地沉默,遠離了宮、商、角、徵、羽;若以指觸之,則高山流水,綿延不絕。
大師撫琴,琴音曲折,婉轉悠揚,忽而高昂如仙鶴齊鳴,忽而低回如夜鶯低吟。真正愛琴的人,無論感到喜悅歡欣,或是心煩氣悶,都樂於調琴弄調,聊以自娛。只要琴聲一響,心緒蕩漾,頓時就如同置身於杏花飛雨的六月天,落英繽紛,流雲如絮。也會幻想樓台亭畔,臨水而立,若即若離之間,素袖一展,便似要凌波而去。輕拂琴身,確實有一種人琴相合、血脈相連的動人滋味,令人沉浸其中,欲罷不能。及至一曲終了,琴音繞樑,不由得屏息靜氣,生恐錯過一絲一毫的餘韻。

第2節:琴之器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琴之器
琴,彈奏時或橫置在桌上,或盤腳坐地橫置於膝上,右手彈,左手按,怡然自得。倘若再燃上一柱香,沏一杯香茗,於清香裊裊中,聽餘音繞樑,真可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實,有心品琴,往往未聞其音,先醉其形。
第一眼看到古琴,就會為這樂器本身的方正雅致、古樸大氣所吸引。待到深入了解其背後充溢的象徵色彩後,更不由得要為之震撼--天地陰陽,宇宙萬象,盡數包羅在這小小一方琴身之中,不可不稱之為一個傳奇!
說,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徵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可見琴弦飽含了對親人的愛和對未來的期待。
高貴秀麗的琴形,傳說最早是依據鳳的身形而制。細細把玩,細瘦的琴身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完整精巧,似與鳳身相應。琴身上每個細小的部分也都有自己動人的名字,如承露、弦眼、琴軫、鳳眼、護軫、龍齦、冠角、雁足等。古琴演奏時散發出的獨特韻味和歷史滄桑感,與其音箱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其音箱結構也有名有姓,如舌穴、聲池、韻沼、納音、天柱和地柱等。
總之,古琴是"上山下沼,有龍有鳳",天地萬象盡涵其中。
琴之史
古琴,是一種古老的撥弦樂器,被賦予過"瑤琴"、"玉琴"等很多動人的名號。古時,琴與棋、書、畫並稱,成為衡量文人才能的首要標準,象徵著華夏文化安祥寂靜、灑脫自在的思想內涵。
琴史綿長,文獻浩瀚,令人嘆為觀止。
傳說距今三千年左右,伏羲看到鳳凰在梧桐樹上棲息,姿態優雅動人,就根據鳳凰的形象,用梧桐木做了一張琴,從此,世上就有了琴。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詩經》中也寫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成為了美人的佳伴,並提共列,可見琴在那時就已深入人心。
在琴流傳的幾千年里,造就了無數動人佳話。最著名的,恐怕就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處,琴台覓知音"的故事了。一張古琴見證了人間最寶貴的友情,一曲《高山流水》存封著那段歷史。無論世事怎樣變遷,摔琴謝知音的情懷,仍深深感動著一代代重情重義的中國人。
琴曲抒情,發展到漢晉時期,琴文化已呈現一派繁榮景象。那時的曲聲無一不宣洩著人們心底的情感,《鳳求凰》、《長門怨》等傳世佳作,奏響了情愛的心聲;蔡文姬所作的《胡笳十八拍》、阮藉所作的《酒狂》,傾吐了人生的悵惋……以及當時社會廣為流傳的《廣陵散》、《王昭君》、《白雪》等等名曲,直到今天聽來,還是那么動人心懷。
對於琴的表達,不止於琴形琴曲,還有琴譜琴畫。東晉《碣石調·幽蘭》曲譜,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樂譜。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斫琴圖》借琴表意,蘊涵了當時人們對琴的喜愛。
到今天,古琴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第二個中國文化門類。這一古老的文化傳統,不僅成為了中國音樂的代表,更是東方文化的精髓。
琴之韻
古琴的聲音是那樣讓人迷戀。泛音的輕靈清越,散音的沉著渾厚,按音或舒緩或激越,宛如一柱清香在空中輕盈起舞,且實且虛,繚繞而去。倘若真要尋一種聲音,能把人的心胸融入宇宙天地之中,這份悠遠恬淡無疑是最完美的選擇。

第3節:琴之史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琴·詩
琴有琴歌,邊奏邊唱,吟詠的是震盪千古的情思。倘若伊人相伴,看那櫻桃紅唇和著雪白絲線的顫動,吐出嬌嫩欲滴的歌聲,便好似離了塵世的污穢,掉入無邊的空境。只可惜,琴歌流傳下來的很少,想求得這神仙般的境地,怕也是難了。
琴亦有詩,散見在各代詩集中無以計數,琴與詩在中國文人筆下早已結下不解之緣。那是怎樣的文化氛圍,那是怎樣的琴人琴事啊,皆在這淡淡的白紙墨跡下,代代相傳。可以和李白一起,聽蜀僧"為人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可以和白居易一起,慨嘆"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也許與孟浩然對飲"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沉";也許與王維相伴"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調弄七條絲之時,人間已千年了,而人們卻渾然不覺。
琴·畫
琴音清而不淺,晦而不澀,疾徐相間,迴環相照,又仿佛中國畫中的那種水墨煙雲,極講究情景相融的蘊藉。夜晚萬籟俱寂之時,展開泛黃的畫卷,看畫中人于山水間靜靜撥弦,也似能聽到琴聲婉轉。
元代朱德潤畫《林下鳴琴圖》,明代仇英畫《柳下眠琴圖》,明代杜堇也畫有《梅下橫琴圖》,妙筆丹青,凝固了琴音。那些畫裡的人物,或是婀娜的仕女,或是倨傲的文人,調弄著素琴,都在眼角流露出愜意閒適的神態。香茗,雅景,猶有空靈的琴聲從畫面里飄出。看著看著,就好像自己跌入古人的聚會,不知身在何處。
唐代畫家周昉畫有《調琴啜茗圖》,畫中三位坐在庭院裡的貴婦在兩個女僕的侍候下彈琴、品茶、聽樂,閒散恬靜地生活在桂花樹和梧桐樹下,迎接秋日到來。調琴和啜茗的婦人慵懶寂寞,睡意惺忪,肩上的披紗滑落下來,悠遊閒逸中又顯出幾分頹唐之態。
無論世間貴賤,都可以相伴琴樂,抒寫心意。誰沒有滿腔心事與惆悵呢,講不出來,無人能聽,只能化作古琴的歌詠,任風吹去。《聽琴圖軸》就是宋徽宗趙佶--一個藝術上極具造詣,政治上一塌糊塗的皇帝的心懷寫照。這幅畫的畫面中,三人端坐於古松竹蔭下呈三角鼎立之勢。彈琴者身著冠緇服,著官袍的士人聚精會神地聽奏古琴。紅衣人低頭凝神,藍衣者仰首傾聽。據傳,趙佶曾自號教主道君皇帝,故有人推測畫中那位流露出不凡自信的彈奏者,正是趙佶本人。
琴·情
情之切切,傳之於琴。自有琴以來,世間就有很多動人的傳說訴說著琴韻之美。感情的融匯,或熾熱、或艷麗、或感傷、或沉鬱,皆蘊於琴弦波動之中。自古以來,騷人墨客就將與琴結緣的愛情演繹得纏綿動人,代代傳頌。
琴流傳下多少千古情事啊。南北朝時,有一則王敬伯偶遇美女之魂的異聞。後世文人將這一見鍾情,卻只有一夕之愛的愛情故事以琴曲歌辭的形式表述出來,發之琴心:"妾本舟中女,聞君江上琴。君初感妾意,妾亦感君心。"這段故事在《宛轉歌》的詩中,代人物之言"黃鶴瑤琴將別去,芙蓉羽帳惜空垂。歌宛轉,宛轉恨無窮",以琴寄愛,甚是鮮明。
詩仙李白,風流灑脫,也有嬌艷的兒女之情發之於琴,"縴手怨玉琴,清晨起長嘆",寫盡絕世美人的孤芳自嘆,寂寞懷春,琴思琴意,流露無盡感傷。"風吹緣琴去,曲度紫鴛鴦"的詩句,將浪漫濃麗之情,形之琴曲,感之甚深。著名的《長相思》一詩有云:"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其間,柔情婉轉。鴛鴦弦即琴上愛戀之曲,長夜無眠而以琴彈鴛鴦之曲,寄相思之情卻又因無人傾聽而悵然。

第4節:瀟湘水雲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琴雖高潔,也並非全為陽春白雪。在古琴音樂思想甚為寬闊的唐代,詩人心中和筆下的名妓以琴寫怨,真摯而深切。"纖指調寶琴,泠泠哀且柔"、"清歌始發詞怨咽,鳴琴一弄聲斷絕"……或為懷春,或是相思,哀而麗,哀而柔,用情至深,即使是事隔千年之後,讓當下的年輕女孩來讀,仍會為這份情意深深感動。
琴之曲
古琴,總是那么婉轉動人。每當虛虛實實的曲調響起,就好像天外有一個聲音在召喚,召喚人們跌進別樣的世界,聽琴,聽史,聽那些已經遠去的古人,把故事講得盪氣迴腸。於是,每一支琴曲都有了自己的靈魂。那靈魂總在七弦流轉的氣流里,款款地站出來,活生生地走近,歌詠著曾經的人生。
瀟湘水雲
彈琴的人公認,想把《瀟湘水雲》彈得像模像樣,彈出味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即使全譜都已經爛熟於心,曲子所描繪的水天一色的壯闊氣魄,還是很難表現出來的。《瀟湘水雲》創作於宋朝金兵入侵,南宋統治者偏安於一隅時,作曲家自然而然地把仁人志士那份國破山河在的悲壯情懷全部貫注其中。深感國事飄零的郭楚望,常常駐足於湖南寧遠瀟湘二水合流處的九嶷山下,"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遂借水光雲影,排遣憂鬱眷念之情。
演奏中,古琴精妙的"吟、揉、綽、注"的技法全部用在樂曲表現中,或溫婉纏綿,或清遠恬淡,或急促靈動,或剛韌挺拔,各種音樂元素交相輝映,將"清、微、淡、遠"的含蓄之美表現得登峰造極。樂曲開始,手指輕點琴弦,製造出飄逸靈動的泛音,使人馬上進入碧波蕩漾、煙霧繚繞的意境。此後層層遞升的渾厚的鏇律,有如雲水相搏,驚濤拍岸,一幅天光雲影、氣象萬千的圖畫。直至雷聲一動驚天地,一氣頓悟,水雲聲再現,餘波蕩漾,回歸本原。全曲大氣磅礴,奔放激烈中不失平正淡遠,頗具王者風範。一曲終了,猶如水墨長卷全部展開在眼前。就像曲譜的十段標題描繪的那樣,洞庭煙雨、江漢舒清、天光雲影、水接天隅、浪捲雲飛、風起雲湧、水天一碧、寒江月冷、萬里澄波、影涵萬象,無一不在古琴的吟唱中顯現出來。
梅花三弄
古曲《梅花三弄》是借物詠懷的佳作,以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來喻人明志。根據明代《神奇秘譜》的考證,關於此曲最早的記載是東晉桓伊所奏的笛曲《梅花落》。幾經演變之後,《梅花落》被改編為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成為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其在南朝至唐流傳時表現的離愁別緒和怨感哀傷的情感,也在後世逐漸改變為讚美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梅花三弄》曲調悠揚,輕快透亮,以古琴曠古超然的聲音演繹梅花的脫俗氣質,實為絕配。全曲整段三次奏響主題,都是用手指輕點琴弦奏響的"泛音"實現的,因為清脆空靈的泛音正好演繹了梅花的清雅的品質。而主題三次變奏這樣的結構,也就是"三弄"的含義。
人們世代傳唱著《梅花三弄》的曲調,現今影響最大的曲譜是虞山派《琴譜諧聲》(清周顯祖編,1820年刻本)中所載的琴簫合譜,以及廣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譜》(清秦淮瀚編,1868年刊本)。前者以節奏規整見長,後者則較自由,特別是曲終前的轉調令人耳目一新。1972年,此曲再經改革,保留原作音調,由王建中改編成鋼琴曲,表現毛澤東主席詩詞《詠梅》的主題。全曲將梅花之美、梅花之傲描摹得淋漓盡致,而曲後的志趣,更顯豁達,聞者無不動容。

第5節:長門怨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長門怨》乃是古琴曲中為愛失意的怨曲,是古琴流派里非常著名的"梅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此曲清代始現,出於民間,作者無從考證。但是其曲意所本,卻大名鼎鼎,無人不知,那就是司馬相如廣為流傳的名篇《長門賦》。而《長門賦》背後,一個千年來的愛情典故,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這便是"金屋藏嬌"。
漢武帝劉徹年幼時被封為膠東王,其姑母長公主有一女兒名陳阿嬌。一日長公主問劉徹:"徹兒長大後願娶誰為妻?"劉徹便答:"若能娶到阿嬌,願蓋金屋以貯之。"由此成就"金屋藏嬌"的佳話。後來劉徹即位,新寵衛子夫生下一子劉據後,在宮中的地位獲得空前膨脹。陳皇后阿嬌又怨又氣,就求助巫蠱來迫害得寵的嬪妃。不想東窗事發,武帝大怒,將其皇后之位廢黜,謫貶長門宮。阿嬌遭逢此禍,異常落寞。她不甘心終老冷宮,想起武帝曾對司馬相如的賦讚不絕口,就奉黃金百斤求得司馬相如的華麗辭章《長門賦》,訴說悲愁之辭,以圖打動武帝恢復從前的感情。但武帝看後,雖稱此賦為上乘之作,卻也沒回心轉意把阿嬌復位。可憐陳皇后終在淒清的冷宮中了卻殘生。
古琴名曲《長門怨》,寫盡一個萬人之上的尊貴女子失寵後,如臨萬丈深淵的絕望和悲哀。淒切的鏇律如泣如訴,低音哀婉淒麗,高音則呈現琴曲少有的激越。然而,長門事,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啊!
廣陵散
古琴奏出的淡雅音符總是和平靜的空氣相呼應。每當慢慢地彈起,古聲古韻就如上天之水,幽幽地自琴上瀰漫開來,彈者沉醉其中,聽者心也安靜下來。然而,有一首曲子,在指尖撥動下,震撼、悲壯、雄渾,這便是廣陵的調子,琴上有先人的血液,隨著曲子噴灑。
相傳《廣陵散》最早源於古曲《聶政刺韓王》,不管這種聯繫是否符合史實,廣陵散的壯懷激烈,確實似充滿著戈矛殺伐之氣的戰鬥悲歌。而嵇康被司馬集團迫害,臨刑前從容撫琴一曲,更是成就了它的傳世盛名。嵇康高潔,又並非清心淡泊到忘懷世事。琴弦應聲而斷,琴家用生命解釋了音樂,音樂也就成了他生命的絕唱。所幸後人為他的精神所震撼,世世守候廣陵散,嵇康此生為琴弦,又有什麼遺憾呢?
琴之旅
有人說,"當你寫不出文章來的時候,你應該閱讀或旅行"。對於愛山愛水愛琴的人,倘若揣上一本書,遍跡神州,去尋覓古琴留下的歷史芳蹤,是不是靈魂都能在自然與音律的交響中得到升華呢?可惜,這是個金錢和時間都拮据的年代,讀一本書,易;行萬里路,難。
如果非要去旅行,那便要去高山流水處,琴台覓知音。
湖北→武漢→古琴台
常聽人說,行至漢陽龜山西麓,月湖東畔,便可在綠樹掩映中尋得一片秀美園林,漫步其間,景致相和,仿佛千古傳誦的知音古曲就演繹在昨夜今晨。
白牆灰瓦紅柱構建的亭台樓閣,迴廊曲折,飛閣流丹,於芬芳草木、沁人花香中枕山臨水,古雅清麗。"高山流水"殿堂和琴台作為整個建築群主體,精巧雅致,輔以庭院、林園、花壇、茶室,更顯得古色古香。
古琴台的修建是為紀念伯牙、子期一對摯友的,正是二千年前的那個動人傳說,引得遊人爭相前來,絡繹憑弔。春秋時期,晉國上大夫俞伯牙乃一代琴中高手。某年,伯牙出使楚國後歸國復命,八月十五在江上突遇狂風暴雨,不得已只能在龜山腳下泊舟。不想,正是這一夕風雨,成就了"人逢知已,琴遇知音"的奇緣。當夜雨過天晴,月明星稀,俞伯牙心曠神怡,鼓琴詠志。他向來十分自負,自以為深山曠野之中不會有人聽得懂他的"陽春白雪"。不曾想一曲未竟,琴弦自斷,"琴有誤,高人顧",伯牙無意中遇到了樵夫鍾子期。令伯牙吃驚不小的是,這位山野樵夫居然滔滔不絕,從琴史、琴理直到俞伯牙彈奏的琴曲無一不通。原來鍾子期滿腹經綸,乃是耕樵奉孝而隱居山林。伯牙心中仰慕不已,卻一言不發。他略加沉思,調好琴,即興操琴一曲,心中所想乃高山巍峨景象。子期贊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一驚,馬上又撫琴,這次滿懷所念皆為流水清淌。子期又贊道:"美哉!蕩蕩乎意在流水。"兩曲的評贊皆一言中的,直指伯牙心意。兩人立時覺得相見恨晚,當下便結為摯友,約定來年再會。第二年,伯牙按期赴約,誰知子期已然不幸病故,化作山野小徑的一抔黃土。痛失知音的俞伯牙悲傷萬分,在子期墓前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後毅然割斷琴弦,摔碎琴身,立誓終生不復撫琴。俞伯牙斷琴謝知音的故事盪氣迴腸,一曲"高山流水"也成了情深誼長、相知相惜最高境界的千古絕唱。

第6節:廣陵散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四川→成都→琴台路
四川省成都市的邛崍縣,在漢朝時曾上演了一段國人耳熟能詳的千古愛情佳話。在那裡,隨漢韻清風一同撩撥人心的古琴名曲《鳳求凰》,似月老紅線般牽繫出一代才子佳人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姻緣,也將奇女子卓文君追求真愛的那份勇氣和堅定,代代傳頌。
司馬相如是漢代名噪一時的大文學家,風流倜儻。相如善鼓琴,其所用名琴"綠綺"是傳說中最優秀的琴之一。卓文君,相傳是西漢武帝年間臨邛首富卓王孫的女兒,才貌雙全。司馬相如歸蜀時路過臨邛,得知"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而且"好音",頓被卓文君的美貌和才氣所吸引,萌生愛慕之心。在一次參加卓王孫的宴會上,司馬相如故意彈奏《鳳求凰》曲子,並唱"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人腸,何由交接為鴛鴦"的詞句以示愛慕。卓文君暗自從窗縫中窺探,也不由愛上司馬相如的儀容瀟灑,才華橫溢。於是,她不惜拋棄榮華富貴,衝破家庭社會的重重壓力和阻撓,和司馬相如私奔。他們先至成都,後又轉回到了臨邛的一個小鎮上,當壚賣酒艱難度日。貧困夫妻相濡以沫,日子雖清苦卻也美滿。
當年"琴挑"卓文君之地,現在已經改造成了琴台路。琴台路步行街全長570米,以明清仿古建築群為依託,以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通過大量石雕、木雕、銅雕等藝術品展示了漢代禮儀、舞樂、宴飲等風土人情,杜甫等文人墨客的詩詞也鐫刻在近5米長的石刻和近50米長的詩碑牆上。
街尾,"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大型主題雕塑赫然而立。兩人操琴起舞,一曲"鳳求凰",痴了看客。
江蘇→常熟→琴川河
古琴發展史上的眾多流派中,揚州的廣陵派、常熟的虞山派、南京的金陵派等大都發源於江蘇。江蘇當之無愧是古琴藝術的大省,而常熟則有"古琴之鄉"的美譽。
《後漢書》中記載,東漢大書法家、辭賦家、琴家蔡邕一次外出,經過一戶人家,見其家燒火之桐木大小適宜、發聲清妙,感到正合其制琴心意。於是,蔡邕從火中搶出此木,斫成一琴,音韻奇佳。因該琴的琴尾留有燒焦的痕跡,故名焦尾琴。發源於虞山讀書台下焦尾泉的焦尾溪和常熟城裡的焦桐街,其名皆源於此。而這條焦尾溪,經言子墓又流入五弦河,與另外六條河道自西向東平行排列,注入唐朝開鑿的琴河中。明代有詩句"七溪流水皆通海",貫穿常熟城區的七條河道組成常熟獨特的地理風貌,仿佛古琴跳躍的7根琴弦,因此常熟自古又稱為琴川。最令人稱奇的是,如果能夠遠遠地從高空俯瞰,整個城市就像是一把斜放的古琴。
這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從文化上還與古琴有極深的淵源--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琴派、專門琴址、代表琴譜、代表人物和理論綱領的地方。這裡的虞山琴派,在演奏風格上講究"清、微、淡、遠"。自明代晚期成立後,四百多年來一直是琴壇的中流砥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琴瑟相偕,常用來形容那些心心相印的夫妻。只是在琴還能流傳的今天,與其相偕的伴侶--瑟卻似乎失傳了。也許博物館的玻璃櫃裡還能看到塵埃包裹的絲弦,但顯然無人能再彈演。琴瑟合璧,是否已經成了一種神話,徒留韻致,而不見其實?古琴七弦,能彈出130多個泛音,最靈動也最難為人把握,但正是這份飄忽不定,也挑逗了心上的弦,絲絲縷縷的纏綿,忽遠忽近間,成就了美的風情,讓想像的情思愛意氤氳著現實的空白。也許,不論是文是琴,是情是愛,只有當"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時,才更讓人夢縈魂牽。

第7節:琵琶行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琴,可能像李漁的詩一般,是一種"閒情偶寄",但也的確不負"絲竹之音,推琴為首"。古樂相傳至今,其已變而未盡變,獨此一種,余皆末世之音也。音樂,總是境由心生而至意境,古琴的音色是聞得出味道的,好似龍涎香的氣息,虛渺卻透著堅定。聽琴奏琴,皆需琴心。當弦撥動時,捫心自問,是否已在心上架起一張琴,即使不知該為誰而演,等何人來聽,也該為自己留一份超然的恬淡了。
長歌慰我琵琶行
聆聽琵琶,猶聞美人吟,音韻連綿不絕。或急密如雨打芭蕉,或悠長如長虹橫波。一陣陣玉盤滾珠般的琵琶聲,倘若再配上清亮、嬌嫩的歌喉,裊裊縷縷地從江南水鄉漏牆花窗中飄飄悠悠地漾出來,千迴百轉,就連"落花無主隨風舞,飛絮飄零淚千行"的杜十娘,也要在蘇州評彈溫軟、柔美的吳儂細語中甦醒過來,坐上賣菱藕的農船,在蜿蜒飄逸、長長狹狹的江南水巷裡隨波搖盪。
王翰的《涼州詞》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濃郁奇壯之句,把人拉回到千年前邊塞沙場的歡歌盛宴之中。葡萄釀成的美酒,白玉琢成的酒杯,連同催飲的琵琶一起,渲染出西域獨特的奇幻色彩,令人盪氣迴腸。同征戍戰士們豪放氣度一起從盛唐軍營中流傳下來的,不只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言壯語,還有那馬背上傳來的錚錚琮琮、急促奏響的琵琶聲。
琵琶之器
琵琶之美,美在其形,梨身細項,渾圓流暢。
琵琶柔媚而冷艷。說其柔媚,是因為其流暢婀娜的外形,鏗鏘曼妙的樂音;說其冷艷,是因為她高昂的頭顱,孤傲的表情分外美麗的腰身。
琵琶的美,不只在外表,還表現在其內蘊的豐富。其頭部包括"弦槽"、四隻"軫子(弦軸)"、"山口"等。身部,又分上頸下腹。頸部,即"相位"之處,是一種音位裝置。頸的上端疊出部稱"相",中與中下部是"品位",古代都一併稱作"柱"。身部的中下部分為"腹",上狹下闊,底為音箱呈半圓狀,中空,面板由梧桐木製成;"品位"粘在面板上,四條弦繫於下端"覆手"的四個小孔內。琵琶的"納音"(出音孔)位於覆手中央處的面板上。"琵琶背"就是指琵琶身部背面,用紫檀、黑料、老紅木、花梨木、香紅木等製成的是上品(因為紫檀、紅木等木料在彈奏中能發出悅耳動聽的自然泛音),普通的是用白木製成。上端與頭相接,中下部與面板相粘接,腹內另有二條橫檔和幾個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處。
琵琶之美,美在其音,鏗鏘曼妙,富有金石之聲。
琵琶之音,清澈乾淨,層次分明。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類樂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質清脆。基音中也伴有豐富的泛音,琴聲穿透力極強。琵琶的六相、二十五個品構成了音域寬廣的十二平均律。高音區明亮而富有剛性,中音區柔和溫潤,低音區音質淳厚。奏之生風,聞之錚錚。在平靜、空曠的地域彈奏重強音,琴聲能傳到二、三里地以外。
琶之史
琵琶,融入五千年華夏歷史的血脈,造就了它獨特的光芒璀璨的文化內涵。
琵琶作為彈撥樂器,原有直項、曲項之分,秦時的"弦鞀"就是長柄、豎抱、皮面、圓箱的琵琶,又名"秦漢子",後演化為阮、秦琴、三弦、月琴等直項、圓形音箱的樂器。

第二部分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忽而,一番手指在弦上的撥動,循環往復,仿佛再現人生苦短,一代代永無窮期地更替。聽到此處,不由感嘆短暫的生命總是過於脆弱,“不知乘月幾人歸”。惟獨不變的,也只留下江月的年年依舊了。而這月,又在等待何人呢?琵琶無法告訴我們答案,清冷的樂曲聲,漸漸隱去。“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琵琶的鏇律仿佛問到人們的心中,心頭的震撼久久難以平息。

第三部分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於清風微拂中,於恍惚夢境中,一陣箏音恍若隔世地襲來。熟悉,卻又是陌生的。曲調之中竟那樣的深不可測,但又那樣的親切動人。所有的悲喜,都隨著如水的曲子漣漪成水面粼粼的清光。古箏平滑的吟唱,像水般柔軟,風般自由……若蒼天能讓人選擇,或許很多人願來世為一台紫木古箏,不需有絢爛奪目的雕花,不需煙霧裊裊香薰繚繞,只要張起根根如銀細弦,就以天做幕,以地為席,伴著明月輕風潺潺流水,低聲淺唱,錚錚作響。僅僅這樣,就很好。

第四部分: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簫的品性像墨竹一般高潔,瀟灑出塵。明初畫家王紱志氣高逸,襟度瀟爽,以畫墨竹聞名於世。他也是愛簫之人,曾有一段故事是王紱孤高灑脫的寫照,也是簫音氣質非凡的佐證。明建文元年一晚,王紱在京城旅舍休息,忽聞簫聲,清雅亮麗,不禁畫興大發,當即揮毫作竹畫一幅。第二天剛天亮,他就攜帶竹畫去尋訪吹簫之人,心想此人必定也是位儒雅之士,說不定可結為知音。沒想到,出現在面前的卻是一位商人。

第五部分: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紙上樂坊》《紙上樂坊》

那鳳凰一般昂揚兀立的笙,那么美又那么神秘。十來根竹管,透亮的棗紅色,在一個鋥亮的黃銅碗裡圍成圓,在手中長長短短豎著,竹管根部排一圈整齊的小眼,整個造型似鳳凰一般。拇指在後,其它手指在前,摁準了那排竹眼,一張一合,此抬彼按,嫻熟指法下,胸脯隨節奏起伏。高高低低不一般齊的竹管,各有各的曲調:緩如夜鶯獨歌,婉轉如彩蝶繞花,起伏如浪濤拍岸,高亢如清嘯越雲,柔美如情人私語……人就在聲聲的悅耳和鳴中,酣然沉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