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村謠》

淒風羊角轉[1],曠野埃塵腥。 [2]垣:矮牆,也泛指牆。 [4]羸(léi):瘦,弱。

作品原文

空村謠

淒風羊角轉[1],曠野埃塵腥。

膏血夜為火,望際光青熒。

頹垣府積灰[2],破屋仰見星。

蓬蒿塞前路,瓦礫堆中廷。

余稚老[3],披羸行欲傾[4]。

居空村問欲,何以供朝昏?

氣息僅相屬,致詞難遽言。

往時百餘家,今日數人存。

傾筐長鑱隨日出[5],樹木有皮草有根。

舂磨沃飢火,水土仍君恩。

但恨誅求盡地底,官吏有時還到門。

作品注釋

[1]羊角:鏇風名。《莊子·逍遙遊》:“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成玄英疏:“鏇風曲戾,猶如羊角。”

[2]垣:矮牆,也泛指牆。

[3]勠:戮的異體字。

[4]羸(léi):瘦,弱。

[5]鑱(chán):古代的一種犁頭。裝上彎曲的長柄,用以掘土,叫長鑱。

作品簡析

此詩描寫戰後官兵為禍,民不聊生的慘痛景象。首四句,作者濃墨重彩,塗抹出戰後荒淒景象。茫茫曠野,悲涼的角聲、淒冷的陰風迴蕩,入夜,膏血如火,鬼火熒熒,大地被死亡的恐怖籠罩。下四句由遠景推到近景,戰火毀壞了田園房舍,到處是殘壁斷垣和劫後余灰,屋破無法容身,道路難以人行,幾句將戰爭的殘酷、百姓的劫難表露無遺。“殺勠余稚老”六句由物及人,描寫更進一層,劫後餘生的老人、小孩,弱不可支,詩人不禁為他們如何生存憂心忡忡。“氣息僅相屬”至結尾是民人的答語,戰爭讓少數人倖存,倖存的人們只能每天攜筐帶鑱,挖草根,剝樹皮,療飢救渴,儘管百姓已一無所有,但官府還是不肯罷手,不時上門勒索。

作者簡介

楊弘道(1189—1270後),弘,一作宏,字叔能,號素菴,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金哀宗時,嘗監麟遊酒稅。仕宋,為襄陽府學教諭,攝唐州司戶,鏇北遷,寓家濟源。工詩,與元好問齊名。有《小亨集》六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