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學》是鄭軍的作品
簡介
第一章:科幻文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概念的發展史
第二節:科幻文學的定義
第三節:怎樣理解科幻文學的定義
第一節:概念的發展史
“科幻小說是20世紀很奇怪的一種文類,對於定義特別具有自覺性。雖然其他的人不見得這么敏感,但科幻小說的作者對如何定義它們特別具有意識。”(王建元談科幻小說,轉引自《台灣科幻小說大全》481頁)
我想,現實生活中的混血兒們,肯定也非常重視自己的“位置”吧。科幻文學作為知識領域的混血兒,當然有同樣的願望。長期處在“非主流”、“亞文化”地位上的科幻文學,在夾縫中生存久了。沒有準確的定位,就沒有堅實的發展基礎。外界對它的關注,必然也會是茫然的,模糊的。
當凡爾納、威爾斯、愛倫·坡這些先驅們開拓這個新領域的時候,這個新興的文學樣式並沒有統一的名字。那個時代里,不同的編輯和評論家給他們的作品賦予“科學神話”、“科學傳奇小說”、“科學浪漫小說”、“推測性小說”、“未來小說”等五花八門的名稱。甚至曾經有過一個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標籤——“偽科學小說”!這些開拓者們自己也接受這些名稱。他們知道自己在創作一種全新的文學門類,但拿不準用什麼名字來稱呼它。今天我們打開“科幻文學”這扇門後,能夠看到他們的作品被顯眼地排列著,主要是原於後人的“追認”。
1926年,合工程師、商人、科學愛好者於一體的雨果·根斯巴克創辦了《驚奇故事》雜誌,他將這類小說定名為ScienceFiction。最初,這只是關於科幻小說的諸多名稱之一。競爭來競爭去,最終成了“行業標準”。在中國,解放前ScienceFiction曾被譯作“科學小說”。解放後,就是在港台地區,也有“科學小說”這個譯法。不過,全面向前蘇聯看齊的大陸科普界根據俄語的相關名稱,將“Научно--фантастическийроман”一詞翻譯成“科學幻想小說”。從此,它的中文名稱確定了下來。
台灣科幻界也是在不約而同中使用了“科幻小說”這箇中文譯名。最初,科幻小說在台灣也存在著諸如“科學小說”、“科學傳奇”、“未來問題小說”等名稱。“據我所知‘科幻’這個名詞,大約在1969年,隱地在中華日報副刊發表一篇評介,就已經使用了,很可能是他首先創用的。當時我還覺得怪彆扭的,等於是新發明的中文縮寫體,”(黃海《科幻小說的寫作》、轉引自《台灣科幻小說大全》502頁)
近來大陸有人撰文,呼籲將科幻小說改回為“科學小說”,因為正是這個“幻”字為職業科學家所不恥,他們屢屢指責科幻小說是在宣傳偽科學。改名為科學小說,多少可以博得科學界的認可。這些朋友用心良苦。不過“科幻”這個稱謂已經約定俗成,受到廣大讀者和作家的認同,幾乎沒有更變的可能了。
不過,在日常套用中,這個名稱被一縮再縮,先是“科幻小說”,最後乾脆簡稱“科幻”。如今,科幻界朋友們在一起,一般只使用“科幻”這個詞。這裡面包含著一個外延擴大的過程:“科幻”的影響從單一的“小說”、“文學”發展開去,正在成為一個內容廣泛的亞文化圈子。這是後面要談到的內容。
名稱並不是概念本身,也不是定義。但了解“科幻小說”這個名稱的發展簡史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說明,無論是“科學幻想小說”、“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都是一個歷史形成的,約定俗成的概念。目前許多關於科幻的定義和爭論,往往來源於對這些辭彙本身的望文生意。比如“科幻小說,顧名思義,既是科學,也是文學”(《世界科幻名著精選》前言,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年出版)。世界上不存在既是科學又是文學的知識產品。至多只能說,某些科學課題探討了科幻文學,或者某篇科幻小說探討了科學問題。再比如:科學幻想小說就是科學+幻想+小說。那么,這裡面的“科學”、“幻想”又指什麼呢?科學童話是不是科幻小說呢?它也是科學+幻想+小說呀?
前面說過,科幻文學在夾縫中生存,迫切需要擺清自己的位置。大家也希望搞清什麼是科幻文學,不過,也不是所有科幻界朋友都有類似的願望。有一個流傳很久的提法:什麼叫科幻小說?科幻雜誌上發表的作品就是科幻小說!或者“類似於凡爾納、威爾斯、愛倫·坡等人作品的小說就是科幻小說。”(根斯巴克語)
這種提法有自己的思想根源:理論都是約束人的框子,實踐才最重要,不下定義是為了科幻文學更好的發展。應該說,脫離現實的理論才是約束實踐的框子,而從實踐中來的理論,恰恰是推動實踐的力量。而且,這種只提外延而不講內涵的定義,恰恰約束著科幻文學的發展。科幻雜誌上發表的作品就是科幻小說?某某作家的作品就是科幻小說?那好,以後我們就照著已經發表的那些權威“科幻小說”去寫!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筆者遇到的相當一些作者都持這個態度。他們修改自己作品的動力和方向,就是去順應科幻雜誌的要求,甚至某位科幻雜誌編輯個人的要求。
長期以來,象“科學幻想小說就是科學+幻想+小說”之類的定義一直占據著許多人的頭腦。這種望文生義的作法阻礙著對這門藝術的深入認識。想要為科幻小說下個準確的定義,一定要去閱讀大量科幻小說文本,從這些實踐材料中尋找答案。而這個方式簡單,內容枯燥的功夫卻是相當一批愛對科幻藝術發表議論的人不願意下的。望文生義、咬文嚼字畢竟要方便得多。
下面,讓我們先看看權威工具書中對科幻下的定義吧。
最簡單的一個定義出自《現代漢語詞典》711頁:科幻——科學幻想!這個解釋太簡單了,同一部詞典里又沒有“科學幻想”的解釋。這個定義我們可以不去管它。
《辭海》為科幻小說下了這樣的定義: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蹟的新型小說。
這個定義比較貼邊。不過讀到本書後面的內容可以發現,這個定義只是描述了某一類型的科幻小說,遠遠不是它的全部。《辭海》是一部權威的工具書,但我估計,寫作這一詞條的人不會是科幻小說方面的權威。
還有更為準確的定義:
科學幻想小說
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體裁,這種體裁的小說以真實或想像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這種發現的利用可能是對科學事實、原理和一種細緻周密的推斷,或是將這些事實原理擴展到與它們完全矛盾和毫不相干的一些領域。無論哪種情況,以科學為依據的真實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四卷》720頁,1985年版。)
和《中國大百科全書》相比,《不列顛百科全書》對科幻和科幻作家介紹得比較詳細,估計這一部分有行家來執筆。它對科幻小說的本質儘可能作了分析。不過,有一個關鍵問題這個定義沒有講清楚。而且,幾乎每一個試圖為科幻小說下定義的人都沒有講清楚:這裡面的“科學”指的是什麼?科學理論怎么會既有真實的,又有想像的?什麼叫“以科學為依據的真實性”?
這並不是筆者在咬文嚼字。科幻作者們都有體會:“偽科學”、“硬傷”從來都是砸向一部科幻小說的大棒,而這些指責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你這個作品不科學!從後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大棒其實可以砸掉所有的科幻小說,從初學者的習作到傳世經典。
迄今為止,科幻文學尚未有統一的定義。人們眾說紛紜。形諸於文字的科幻定義,沒有一百也有幾十。有人曾經專門蒐集過這類定義,並撰文介紹之。
這個現象充分反映著科幻文學的現狀:它仍然處在不斷探索,尚未定形的時期。或許有人會說,保持這種“百花齊放”的狀態不是更好嘛。百花齊放當然好。不過筆者認為,在具體的創作風格上,方法上當然可以百花齊放,但如果連基本的定義都無法確立,大家坐在一起談論的根本就不同一類作品,標明“科幻小說”的出版物里什麼作品都能夠看到。那對科幻小說的健康發展也不可能有積極作用。
第二節:科幻文學的定義回B一章
在這裡,筆者提出自己的科幻小說定義。這個定義是本書的基礎。無論是前面的實踐總結,還是後面的理論探討,創作分析,都是在這個定義所確定的基礎上進行的。
擁有超現實、但非超自然情節的小說,稱為科幻小說。
把握這個定義的關鍵,當然就是弄清什麼是“超現實”,什麼是“超自然”了。所謂超現實,是指故事裡的情節超越科學現實、技術現實和常識。
科學現實,是指由現有科學知識所描述的客觀世界圖景。科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探索過程。過去被認為是科學原理的某些知識現在已經被推翻,而今天被認為是科學的知識系統,又可能會在明天被推翻。比如,在沒有顯微觀察技術的時代,人們普遍接受“活力論”觀點,認為生命可以由非生命物質中產生。這種觀點直到人類觀察到細胞的存在才告終結。托勒密的地心說在它被宗教利用之前,本來是一種關於星體運行規律的科學模型。在不了解氧化作用本質的時代,人們認為燃燒是物質放出“燃素”的過程。直到上個世紀,人們還認為,宇宙中充滿著一種叫“以太”的無質量物質,所有的星體都運行在以太的海洋里。
這些已經被更嚴謹更準確的科學理論所取代的觀點,在它們流行的時代,都是貨真價實的科學理論。它們並不是騙術或者偽科學。正因為有這些前車之鑑,所以嚴謹的科學家並不能確定,我們今天在大專院校里學習的那些科學知識,甚至一流科學家所堅信的那些知識,就是科學的終極和最後的真理。它只是我們今天能夠認識到的科學現實。
另外一些科學現實的邊界,則決定於科學研究的能力局限。比如,一百年前人們沒有能力到達月球和火星,九十年前人類還沒有發現冥王星,今天人類並沒有直接觀察到黑洞、夸克或者宇宙大爆炸本身,人類的基因信息並沒有被徹底翻譯出來;等等。
科幻小說中的某些情節,恰恰突破了它被創作出來時,全部科學體系所能描繪的現實圖景。不管它突破的是物理學、生物學還是天文學的“現實”。
比如,法國科幻作家巴爾雅維爾在科幻小說《冰人》中,描述了一個九十萬年前的地球文明世界。那個世界的物理學建立在一個叫“普適法則”的定理上。小說中稱,這個定理比相對論更接近於客觀世界的真實規律。利用它,可以從萬事萬物中直接提取能量。小說最終沒有(也不可能)給出這個法則的公式,但其對於遠古文明的描寫,處處體現著這個法則的存在。
又比如,綠楊的《雞尾酒》和劉慈欣的《宇宙坍縮》中,都提到了宇宙自膨脹改為坍縮之後,時間將倒轉。這也並非當今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即成理論,而是作者虛構的理論。
不過,大多數科幻小說中的超現實,不是突破了創作時的科學現實,而是突破了當時的“技術現實”。一篇科幻小說所突破的技術現實,有些在技術專家的頭腦中或設計中已經存在,只是限於客觀條件並沒有變成現實。比如高度超過一千米的大樓、生物電腦、載人飛往火星、炸開喜馬拉雅山,到筆者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2003年一月八日)人類尚未登上火星,還不能包治癌症和愛滋病,還沒有公開證據說明已經有複製人誕生,等等。這都是“技術現實”的界限。
這些構想在今天,從知識上講並不存在問題,只是從經濟角度尚沒有實際施行,或者不可能實施罷了。
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鸚鵡螺號”那種規模的潛艇在作品誕生的時代不可能被製造出來,但卻可以畫在工程師的圖紙上。
另外一些科幻作品則描寫了在當時完全無法肯定其能否存在的技術,算是既突破了科學現實,也突破了技術現實。比如科幻小說中的人體再生技術、超光速飛行技術、使人長壽千年的藥物,物質縮微技術等等。
什麼是常識?就是已經存在的,普遍為大家接受的那些知識。這些知識確定為真,但與科學技術無關。比如:唐宋元明清的朝代順序,伊斯蘭教由穆罕默德創立,廣東省在長江以南,美國被兩大洋環繞,文化大革命開始於1966年,9:11事件中恐怖分子炸毀了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某個公眾人物的性別、年紀等等。這些知識都是客觀存在的事情。和科學現實、技術現實不同,後兩者經常在變化。一個世紀前描寫核子彈、雷射、宇宙飛船的小說算是“超現實”,二十幾年前描寫氣墊船和網際網路的科幻小說也是“超現實”。而今天的科幻作家則需要超越新的科學現實和技術現實。但常識一經形成就不再變化,除了在一個幻想作家的頭腦中。
如果是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那么它決不能違反常識,否則就是失敗的。而科幻作品卻可以人為地突破這些常識,在故事中改造歷史背景。突出的例子就是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題材,和“烏托時科幻小說”。
上面這些都是超現實的例子。反之,如果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讓基督降世,李準在《大河奔流》中請菩薩下凡,如果肖洛霍夫在《靜靜的頓河》里描寫彈道飛彈,姚雪垠在《李自成》中讓明軍最終戰勝義軍,那么我們就可以說,這些作品中就出現了超現實的情節。
“超現實”是科幻小說的出發點,這使科幻小說具有現實主義小說所不具備的傳奇特色,也使它更能有效地處理現實題材小說不能處理的某些主題。但科幻小說還應有一個想像力方面的約束,那就是不能“超自然”。“超自然”,即在統一的物質世界外,虛構一個精神世界,後者作用於前者,甚至決定前者的運行。後面的內容會談到,專門有一類文學作品,以既超現實又超自然的情節為其基礎。而創作科幻小說時,我們的想像力恰恰要在這個邊界上剎住車。
早在一百多年前,凡爾納在研究愛倫·坡的作品時,就寫下了這樣的結論:現在,我想提請讀者注意一下這些故事裡的唯物主義方面。在這些故事當中,我們從沒發現天意的干預。愛倫·坡似乎不接受這種天意干預,並主張用物理法則來解釋一切;必要時,他甚至自己虛構出這樣的一些法則來;在他的身上,我們感覺不到使他不斷地靜觀超自然的那些信仰。”(轉引自《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傳》上卷,107頁)
台灣恐怖電影《雙瞳》里,有一位研究中國道教文化的盛教授。這位老學者顯然有些走火入魔了。面對市刑大警官黃火土的追問,他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如果你問我,是相信道教的神仙呢?還是相信外星人呢?我絕對不會選外星人。”
放在本節這裡,這句台詞話鮮明地構劃出了兩種超現實的界限。“科幻小說里的可能性經過理性的思索——無論多么異想天開,一切事件都發生在日常經驗的宇宙里。純幻想小說要求讀者姑且相信確有其事,科幻小說則說服讀者去相信。”(《科幻之路》三卷568頁)“倘若作家告訴讀者,手頭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上——故事講述的事物、生物或者力量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也無法從理性上認為一度存在過或將會存在——那么其結果便是純幻想小說,讀者不用慣常的標準來判斷情節的現實性和意義。另一方面,倘若作家告訴讀者,儘管故事尚未發生但是有可能發生,那么可望讀者拿故事情節跟現實作比較,用警覺的理性思維和原封不動的日常標準來看待故事。這是區分純幻想小說和科幻小說的一個辦法。”(《科幻之路》三卷675頁)
搞清超現實與超自然的分別,對理解科幻藝術的源流非常重要。不少人將古代的幻想性作品一概視之為當代科幻藝術的先驅,這是不妥當的。象《一千零一夜》、《封神榜》、《西遊記》之類的作品,由於是以鬼神世界為情節背景的,所以只是神話作品。能成為科幻先驅的,是《偃師》、《鏡花緣》、《一個真實的世界》、《格列佛遊記》這樣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基礎都是樸素的物質觀點。
可以舉一個有趣的例子,在《三國演義》這部作品中,“諸葛亮借東風”是明顯的神話情節,而“木牛流馬”則是一種樸素的技術構想,具有典型的科幻色彩。這個例子可以鮮明地說出科幻與神話之不同。
“心想事成,夢想成真”,這是人們普遍的希望。許多巫術都聲稱可以使人們滿足這個願望。在科幻小說,也有夢想成真的描寫。波蘭科學作家列姆的《蘇拉利斯之海》里,無生命的外星之海可以使複製太空人的夢想。在克萊頓的《神秘金球》里,使人“夢想成真”的是一個人造的金球。但是,在這些科幻小說中,夢想成真的過程是物理的,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
第三節:怎樣理解科幻文學的定義回B一章
首先,不能以今天的科學或技術水平來衡量一部作品是否“超現實”且不“超自然”,必須回到作品創作的時代來分析作品。
比如,科幻小說的開山之作《弗蘭肯斯坦》描寫了用人類屍體殘片拼接成形,並以電擊使之產生生命的技術。用今天的科學知識來判斷,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在十九世紀初,這種假設並不違背當時科學知識的水平。威爾斯在世紀之交寫下了科幻小說《兩個世界的戰爭》,該作品中出現了“火星人”的概念。在威爾斯寫下這部作品的時候,火星上有智慧生物是科學假說,當時天文學家從火星表面觀測到的縱橫交錯的線條就曾被視為人工河。只是進入二十世紀後,這個假說才被推翻。
甚至有一種科幻小說,筆者稱之為“仿古科幻小說”。作者刻意追求回到科學的過去來演繹故事。比如在海因來因寫作《雙星》時,火星上沒有高等生命已經成為科學現實。但作者在創作時仍然塑造了火星人的形象並取得成功。哈里森寫於1972年的科幻小說《穿越大西洋的隧道》中,出現了以煤炭為動力的飛機。如果你是一位卡通愛好者,你可以從日本畫家宮歧俊的作品裡看到許多“工業文明式”的科幻點:巨大的飛艇、宏偉的礦山,天上的飛島,等等。這些都是身處信息文明時代的作者刻意構思的仿古藝術效果。如果我們一定要以“有科學根據”來衡量科幻小說,這些作者豈不是在故意歪曲科學嗎。但如果我們以“超現實而不超自然”為原則,這些不談鬼神的作品自然是科幻文學的組成部分。
在這裡,必須提及一篇近來引起很大爭議的作品:美國作家特德·奇昂的《巴比倫塔》。這部作品的出現對深入分析科幻文學的定義有重要價值。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完全放棄了同時代一般的科學常識,轉而描寫了古人心中的物質世界。小說中那石質的天頂確實是古代各民族心目中“天”的本來面目,參考中國“女媧補天”的傳說就可以理解這個結論。那煙囪似的通天塔雖然用現代力學觀點完全不可能建立起來,但在沒有這類知識的古人心目中是可以存在的。作者確確實實是站到古人的立場上,描寫了他們心目中的物質世界。非但如此,那種不惜代價,不怕風險,沒有任何功利目標,非要看一看“天”是什麼樣子的探索精神,正是支撐人類科學發展致今的原動力。
第一卷里提到過,近些年來,科幻小說中出現了一個奇特的類別:烏托時科幻小說,它們主要是假設歷史中的某個事件如果按另外一個方式發生,將會帶來什麼影響。如果按已往的科幻概念,“烏托時科幻小說”肯定只能被排除在科幻之外。“時間旅行”題材的科幻小說通過某種技術來改造過去,還有一定的可能性,而“烏托時科幻小說”則是徹底的不可能。這種不可能作者知道,讀者也知道。但如果我們以“超現實而不超自然”的標準來衡量,“烏托時科幻小說”完全是科幻文學的一員,因為此類小說中描寫的那種可能性並不源自作法和幻術。
在某些科幻作家和科幻愛好者心目中,還有一個狹義的科幻文學,那就是只對科學進行幻想,而把社會幻想、政治幻想或者軍事幻想作品排除在外。將科幻文學定義為“超現實而不超自然”的作品,也使科幻文學的外延能夠擴展開來,包含那些並不以科學為對象的科幻作品。隨著科幻文學的開拓,這類作品正在大量湧現出來。可以說,這個定義將“對科學進行幻想”發展為“以科學的態度進行幻想”。
筆者認為,上面這個定義為科幻題材的開拓留下了廣泛的餘地。實際上,筆者深感遺憾的是,一種最應該出現的科幻小說卻遲遲沒有誕生。這類小說或者以某座真實的城市幾十年後的發展變化為背景,或者以某些當代人物幾十年後的生活現實為題材。它們並不見得涉及科學,但涉及人們的未來。只要不採用荒誕、神怪手法,它們就是典型的科幻小說。而且,這類科幻作品將會邁出眼下科幻愛好者的小眾群體,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在第三卷里,筆者將著重分析這類題材。
第一章馬上要結束了。科幻小說的含義是否被講清楚啦?沒有!因為我們還不知道,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