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野人》

神農架野人,毛髮血型有A型和AB型,屬於高級靈長類,但與現代人發的角蛋白存在差異。由此可以肯定,“野人”不是其他已知的動物,也決不是現代人。 “野人”的蹤跡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尤以神農架地區傳聞最古且目擊者最多。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所屬欄目:探索·發現
類別:紀錄片
集數:2
編號:2002-158 / 2002-159
片長: 45分鐘
地區: 中國
配音:國語
播映日期:2002-8-8

碟片信息

製片商: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碟片數:1片
ISRC:CNA030301680

內容簡介

原始蒼茫的神農架,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3253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裡,生長著眾多珍貴稀有的動植物,其豐富多彩的自然生態為世人所矚目。 早在20世紀70年代,在神農架林區,有人親眼見到了“野人”,當時,這一特大新聞引起了各方面的強烈震動。從那以後的幾十年里,對神農架“野人”的考察一直沒有間斷過,而對於“野人”的有無,至今尚無定論,成為眾多科學家、探險者熱衷探索的課題……

相關報導

“野人”傳聞由來已久

神農架野人神農架野人

“野人”傳聞由來已久 ,古往今來,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關於“野人”的傳聞。傳說“野人”抓住人後先是一陣狂笑,直到笑得昏過去,等它醒來之後,再把人吃掉或背走。我國的古籍中就有不少關於“野人”的記載。《周書·王會篇》載有曾有人捉到“紅毛野人”向周成王進貢的故事。《海內經》中有“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的描述。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出生於神農架下的秭歸縣,他從小就聽說過不少關於“野人”的傳聞。他的著名詩作《離騷》中有一篇叫做《山鬼》的詩,就是以“野人”為題材抒發自己憂憤之情的。

驚險的遭遇

神農架香溪河源頭的泉水飛瀑神農架香溪河源頭的泉水飛瀑

“野人”的蹤跡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尤以神農架地區傳聞最古且目擊者最多。據有關資料統計,神農架地區當代人發現“野人”就多達三百多起。一件件驚心動魄的遭遇,聽來使人毛骨悚然。1976年5月14日,神農架林區黨委副書記任忻有等五位領導幹部在行車途中近距離親眼見到了一遍身長毛、直立行走的人形怪獸,從而認定神農架確實存在民間傳說的“野人”,介紹了他們親眼目擊“野人”的情況,從而引起了科學界的高度重視。

為了揭開神農架“野人”之謎,1977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湖北省政府組織的鄂西北奇異動物科學考察隊開赴神農架,開始了為期一年的“野人”考察。

考察隊兵分幾路,深入神農架萬山叢中,進行了廣泛的實地考察和資料蒐集,經過一年的追尋,考察人員蒐集了“野人”毛髮腳印糞便、“野人”窩等實物資料。由於考察經費和人員等原因,一年後,考察隊解散了。轟轟烈烈一陣鬧騰之後,原始森林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大型考察隊撤離以後,神農架林區自然保護管理處野外考察隊繼續活躍在神農架深山。考察隊在海拔2500多米的大龍潭森林中,建起了野外考察工作站。胡振林就是野考工作站的站長,他長期從事“野人”和其他珍稀動物特別是金絲猴的考察。已到退休年齡的他,目前仍堅守在野考第一線。

科學的分析

野人腳印化石野人腳印化石

儘管人們歷經艱辛,在深山密林苦苦追尋了多年,卻未獲得一個“野人”實體標本,神農架“野人”仍是一個難解之謎。 為了對“野人”進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劉民壯先生曾多次深入神農架原始森林進行實地考察,收集了“野人”毛髮、腳印、糞便、竹編窩等實物證據。

武漢醫學院醫學教研室對考察隊蒐集的“野人”毛髮進行了科學鑑定,證明“野人”毛髮血型有A型和AB型,屬於高級靈長類,但與現代人發的角蛋白存在差異。由此可以肯定,“野人”不是其他已知的動物,也決不是現代人。

劉民壯先生認為,“野人”很可能是粗壯型南方古猿遺留下來的後代。因為生物進化是不平衡的,中國西南山區第三紀晚期以來,沒有經歷過大陸冰川的毀滅性變化,基本上保留了第三紀的動植物區系,如更新世華南的大熊貓——金絲猴——巨猿——劍齒象動物區系,除劍齒象已滅絕外,大熊貓、金絲猴都還活著,那么與它們共生的巨猿後代也有可能保留下來。

野考熱的再度興起

1993年9月3日,一輛中巴車緩緩行駛在神農架山路上。下午六點多鐘,當車行至燕子埡附近,突見三個人形怪獸迎車走來。當時怪獸離車約20米,司機黃先亮急忙剎住車,同時車上有人驚呼:“野人!野人!”當時車上坐的除司機外,還有來神農架考察的鐵道部高級工程師鍾美秦、關禮傑、王俊等10名專家。他們清楚地看到,三個“野人”兩高一矮,見到汽車,它們慌忙竄到路邊的樹林裡,專家們跳下車近距離目睹了這一場面。他們發現三個“野人”毛色棕紅,像人一樣直立行走,但比人跑得快,嘴裡還不時發出尖叫聲。 11人同時在白天近距離見到“野人”的訊息很快傳開,再次在全國引起轟動。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紛紛出動人馬奔赴神農架,再次興起了神農架“野人”考察的熱潮。

“野人”之謎可望揭開

神農頂神農頂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黃萬波教授曾在神農架下的巴東等地發現五種靈長類動物化石,其中有南方古猿和步氏巨猿。黃先生認為,川東、鄂西地處南亞熱帶,又有原始的石灰岩裂隙堆積,是尋找早期猿人化石及巨猿化石的理想之地。黃先生說,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而三峽地區很可能成為揭開早期人類活動的地域之一。

隨後,考古工作者又在與神農架臨近的鄖縣發現了一個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引起了考古界的極大關注。經專家鑑定,該化石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南方古猿化石。考古學家把南方古猿看作是猿向人類轉化的重要環節,甚至認為是人類的直接祖先。南方古猿的發現,為研究人類進化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依據,同時證實了劉民壯先生“野人可能是南方古猿遺留下來的後代”推斷的可能性。考古工作者近年來還在神農架發現了東方劍齒象、犀牛等大型動物化石,證明神農架早期生活過很多大型動物。至今神農架還生活著500多種野生動物,並有大量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存在。因此,在神農架有活著的古猿後代也不是沒有可能。相信在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揭開世人關注的“野人”之謎已為期不遠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