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孝經》

《石台孝經》

石台孝經碑刻於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序、註解並書寫,李亨篆額。書法工整,字跡清新,秀美多姿。碑下有三層石台階,故稱《石台孝經》。

簡介

石台孝經石台孝經

《石台孝經》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立。此碑以四塊高各590厘米,寬各120厘米,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序、註解並書,李亨篆額。現存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孝經亭內。碑文隸書追漢隸風規又小變其法,豐腴爽利,頗有盛唐氣概。碑石堅細,至今光瑩如漆。

此碑留下了兩位帝王的四種字型,記錄了唐時期盛行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也為李隆基楊玉環的千古愛情佳話拉開了序幕。

背景

公元713年,臨淄王李隆基以兩次兵變,殺伯母韋皇后,誅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後又黃袍加身,史稱唐玄宗。為避“名不正言難順”之諱,以確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詔令天下家藏《孝經》一部,讓子弟精讀勤學,並於第二年親自書寫《孝經》,刻碑以示天下。

歷史沿革

此碑刻成以後,原立在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太學內,於天祐元年(公元904年)遷至唐尚書省西隅(今西安市社會路),到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因尚書省“地處窪下,隨立輒仆”又“徙置於府學北墉”,即今西安碑林的所在地。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是碑林中最早的展品。

形制

石台孝經石台孝經

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紀述他與孔子的問答辭,主要內容講孝、悌二字。

碑石長方形,為色如黑玉、光可鑑人的細石合成而刻的。上加方額,方額左右各浮雕瑞獸,上下刻涌雲,上承蓋石,蓋石邊緣刻優美的捲雲,頂上作山嶽形,碑下面有方形台階石三層,因稱石台孝經。

台石三層四面都有線刻紋飾,特別是最下層,滿刻唐代慣用的茂盛蔓草和雄渾的獅形怪獸,這兩種不相協調的動植物,本難組織在一起,但作者將蔓草刻得回卷揚抑,有如風呼雲涌,不但畫面上融洽無間,還突出了怪獸的威勢,整個結構給人以威武、活潑、蓬勃的感覺。屬盛唐藝術的精華。

傳說

據說當年,唐玄宗李隆基愛上親兒子壽王的王妃楊玉環,以致日思夜想,茶飯不思。高力士靈機一動,勸李隆基令各位皇子研讀《孝經》,以啟發壽王以孝道為重,獻出玉環。李隆基欣然採納,並對諸皇子解釋說:“孝之精義乃在於順,順者,以父母之願為己願,以父母之想為己想。”希望壽王有所感悟。同時,高力士進一步謀劃,令楊玉環自薦為道士。免去壽王妃的身份。天寶四年,玄宗立孝經碑後,詔玉環還俗,冊封貴妃

相關報導

唐玄宗穿越千年“賣萌”御筆手書“朕略萌”

《石台孝經》內容《石台孝經》內容

2013年8月2日,新浪認證微博上發布了一條信息:“朕略萌”字出唐玄宗李隆基御碑《石台孝經》序。並配圖一張。

石孝台經中出現了“朕略萌”的字樣,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萌妹子@漢唐網嬌呼一聲“三郎,表這樣”,引起了轉發狂潮。網友紛紛留言:

@陝西省文化廳:萌字裡面還有個囧啊,囧萌囧萌的……

@黑夜無夢魘_懷瑾握瑜:有一天唐玄宗遇見了康熙,發生了如下對話:“朕略萌”“朕知道了”“朕略萌”“朕知道了”“朕……”“你神煩!”

@dejavu_HC:如此撒嬌使不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