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金融家》

《當代金融家》

《當代金融家》由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編輯出版。在全球金融業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享有盛譽,被《華爾街日報》稱之為“中國哈佛”、“中國金融的黃埔軍校”。《當代金融家》以“全球金融,合作共贏”為宗旨,在全球金融廣闊領域內,通過分析金融時事,講述金融時事中關鍵人物的運籌藝術與金融歷史上典型案例中典型人物的經典智慧,溝通中外古今金融智術,強力彰現前衛理念,做中外當代金融家的良朋益友。《當代金融家》於2005年5月隆重創刊,發行主要面向銀行、證券、保險、金融服務機構的各級領導與高管階層;各上市公司與企業集團首腦與高管階層;作為金融業務對象的大客戶、大項目負責人;各級政府經濟官員;財經院校與科研機構專家學者;海外華人商界。

基本信息

刊物信息

(圖)《當代金融家》《當代金融家》封面

《當代金融家》雜誌訂閱發行

國內統一刊號:CN14-1325/F

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3—2405

主辦: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

出版:《當代金融家》雜誌社

編輯委員會主席:吳曉靈

主編:夏斌

執行主編:於江

編輯出版

1、審批。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新出報刊[2004]1103號批准,《當代金融家》隆重創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4-1325/F。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2405。具有國內與全球發行資格。

2、編輯出版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辦公地點: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主樓六層。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正局級單位,主要任務是培養中國金融業所需要的金融碩、博士高端人才,同時利用專家優勢進行國際化學術交流和管理培訓。研究生部在國家教委歷屆研究生教育質量評比中名列第一。在全球金融業界,研究生部也享有盛譽,被《華爾街日報》稱之為“中國哈佛”、“中國金融的黃埔軍校”。

3、關於主持人物。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證監會首任主席劉鴻儒先生出任《當代金融家》雜誌的首席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Robet.A.Mundell)出任國際學術指導,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女士出任編委會主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先生出任主編。

4、關於顧問委員會。國內主要金融機構領導和重要外資金融機構官員出任編委會成員。

地位

在央行雜誌體系中《當代金融家》的地位

央行有四大雜誌,各有職志:

1、《中國金融》,系由央行辦公廳編輯出版,主要闡釋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研究政策執行的難點,交流執行過程中的經驗。

2、《金融研究》,系由中國金融學會編輯出版,主要探討金融學術問題,為職業金融學人提供發表意見、交流思想的平台。

3、《中國金融家》,系由中國銀行業協會編輯出版,主要探討中國金融改革中的現實問題,反映中國金融業界上層與基層各方面的制策建議。

4、《當代金融家》,即我刊,系由央行研究生部編輯出版。央行系統創辦本刊,是一種現實的需要。中國加入WTO以後,大量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急迫要求有一個傳播聲音、展示形象的平台;而中國的金融業界也急需從外資機構觀摩研究制策、管理、經營的新理念與新藝術。這樣的需求,上述三個雜誌均無法滿足。基於這種現實需要,我刊隆重創刊,以全球金融,合作共贏為宗旨,實現中外金融家們在同一個平台上進行智慧交流。

特點

1、文本定位。在全球金融廣闊領域裡,通過講述評析金融時事中關鍵人物的運籌藝術與金融歷史上典型案例中典型人物的經典智慧,溝通中外古今金融智術,強力彰顯前衛意識,做中外當代金融家的良朋益友。

2、讀者定位。銀行、證券、保險、金融服務機構各級領導與高管階層;在華金融機構中外方官員與高管階層;上市公司與企業集團首腦與高管階層;作為金融業務對象的大客戶、大項目負責人;各級政府經濟官員;財經院校與科研機構專家學者;海外華人商界等。

3、文體定位。活潑中有沉著;凝重中含機趣;平易中見警策。

4、形式美學。印製精美,採用300×233大開本,內頁為128克亞光銅,美術設計追求“豪華、典雅、開放、大氣”的風格。以與高端讀者群體的身份相匹配為設計宗旨。具有文化禮品特點,具有藝術鑑賞價值和永久收藏價值。

作用

1、對“一行三會”官員與幹部。可以以案例方式了解各國央行與金融監管機構的制策藝術,了解具國際性影響的重大金融政策出台的台前幕後的人物與事件,為“一行三會”的制策服務。

2、對經營性金融機構的決策者與高管階層。可以以案例方式了解在全球大金融機構的管理藝術和經營技巧。

3、對職業金融學人。可以了解重大的前衛金融學術理念在全球金融現實中如何萌動、切磋、成型和傳播。

4、對大企業、大項目負責人。本刊是金企橋樑,通過本刊可以了解金融業界動態,了解金融機構推出的系統的金融工具,供企業判斷、選擇、使用。

5、對各級政府經濟官員。可以了解金融業界動態及其與產業發展間的聯繫性,以便於開啟地方發展規劃的思路,開啟高效引入、聚集和運用資金的思路

6、對海外華人商界。可以了解同行的外資、僑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上的狀況,可以準確把握大陸市場的潛力和機會,為其在大陸投資設址提供有效引導。

7、對金融界追求進步的公務員和職員。可以了解到許多楷模人物的經歷與智慧,作為自己勵進人生的動力。

評價

1、2005年4月5日,興業銀行行長、本刊編委李仁傑先生,為本刊創刊致賀:“在我國金融業改革持續深化、開放全面擴大、發展欣欣向榮的時代背景下,《當代金融家》雜誌以堪稱中國現代一流金融人才搖籃的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為依託,以‘全球金融,合作共贏’為宗旨,以‘為中外金融機構、金融家們提供交流智慧的平台’為已任,薈萃學界泰斗,聚集業界精英,陣容強大,志存高遠,必將成為中國當代財經月刊的後起之秀,對傳播金融智慧、繁榮金融文化、推動我們經濟金融和諧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2005年4月15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本刊編委唐雙寧先生祝賀本刊成立,並欣然題字:“一枝紅杏出牆來”。

3、2005年4月20日,招商銀行行長、本刊編委馬蔚華先生,為本刊創刊致賀:“祝《當代金融家》雜誌聲譽卓著、並祝貴社事業昌盛!”

4、2005年6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本刊編委吳曉靈女士專門致電本刊編委會常務副主任李言賦先生:雜誌的定位很好,辦得不錯,花旗專欄文章比較精彩。看得出做得很用心。同時對本刊提出建議與期望:可以考慮小些開本,以便隨身攜帶;多做些國際上有定論的金融家;第一步邁得不錯,第二期第三期將面臨更多考驗,希望越辦越好。

5.2005年8月3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本刊編委朱從玖先生為本刊題詞:“探討理論,注重實踐,始終站在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前沿。”

6.2005年8月11日著名金融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為本刊題詞:“做花哨容易,做深度難。-----與《當代金融家》共勉”。

7.2005年8月18日,閱讀了本刊前二期的本刊首席經濟學家劉鴻儒先生約見了本刊領導,對刊物的整體定位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對本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本刊在我們目前金融改革全方面深化的現實情況下,能多反映國外金融最前沿的創新、管理和理念,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給我國廣大金融幹部提供一個了解世界、擴展視野的視窗。劉鴻儒先生強調,做一個刊物不容易,做一個好的刊物更不容易,要求我們多聽取各方意見,兼收並蓄,最後形成自己鮮明的風格,這樣才會站得住。

8.2005年8月2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長高強同志為我刊題詞:“願《當代金融家》成為中國金融家之家。”

9.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著名經濟學家劉遵義教授欣然應邀接受我刊專訪,並於2005年9月1日特意致函勉勵:“貴刊人才濟濟,必能為中外金融專家提供理想的交流平台,成為金融界的重要刊物。”

10.2005年9月3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吳軍為本刊題詞:“彰顯當代金融家風采。”

委員會

首席經濟學家

劉鴻儒

國際學術指導

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 (1999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全球諮詢支持

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友邦保險

協 辦

中國銀行業協會

編輯委員會主席

吳曉靈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編輯委員會委員

唐雙寧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屠光紹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魏迎寧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胡曉煉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

陳元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

鄭暉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

李若谷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

劉張君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會長

張福榮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

韓仲琦 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

李禮輝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

張建國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

楊超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銀成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謝平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李民 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

蔣超良 交通銀行董事長

馬蔚華 招商銀行行長

董文標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陳小憲 中信銀行行長

金運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董事長

張光華 廣東發展銀行行長

吳建 華夏銀行行長

李仁傑 興業銀行行長

郭友 中國光大銀行行長

胡平西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

楊子強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

毛金明 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行長

陳辛 上海銀行董事長

閻冰竹 北京銀行董事長

馬明哲 平安保險集團董事長

朱從玖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張育軍 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祁斌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主任

程博明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湯世生 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曉光 花旗銀行上海分行行長

曾璟璇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總裁

謝仕榮 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古川令治 日本Asset Managers Co., Ltd.董事長

萬建華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蔡重直 中國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秘書長

陳雨露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王廣謙 中央財經大學校長

曾康霖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

姜波克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劉亞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

孔祥毅 山西財經大學原校長

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

王巍 北京萬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葭管 上海市政府參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