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

概況

【作品名稱】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歐陽修
【作品體裁】

原文

玉樓春
洛陽正值芳菲節,穠艷清香相間發。遊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
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

注釋

⑴穠(nóng)艷: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艷麗。
⑵遊絲:蜘蛛所吐的絲。

詞牌

【玉樓春】
詞牌名。《詞譜》謂五代後蜀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欲晚”句;歐陽炯起句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以調名。亦稱《玉樓春令》、《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呈縴手》、《歸風便》、《東鄰妙》、《夢鄉親》、《續漁歌》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洛陽正值芳菲節,穠艷清香相間發。遊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
⊙○⊙●○○▲,⊙●⊙○○●▲。⊙○⊙●●○○,⊙●⊙○○●▲。
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
⊙○⊙●○○▲,⊙●⊙○○●▲。⊙○⊙●●○○,⊙●⊙○○●▲[3]

作者

作者歐陽修作者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賞析

歐陽修擅長寫景寫情,這首《玉樓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詞是離別詞,寫得既深婉又層深,既含蓄又充滿激情,堪稱言盡而意永的佳作。
他在惜別時感到留戀的當然是朋友或者親人,但作品偏偏不去多寫他(她),而著重於景物描寫、環境烘托和自己旅途生活的記敘。通過這種比較別致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和他(她)的深厚感情。
“洛陽正值芳菲節”,詞一開頭就點明了告別的地點和季節,一下子就把讀者帶進了離人所在的滿城春色的地方。洛陽在北宋是僅次於京城的大城市,這兒素以花草繁茂著稱,寫花草就是寫這個城市的特點。芳菲節就是春季。芳菲是形容花草的美麗茂盛和芳香,“節”,在這裡指節令。說芳菲節已比說春季形象了,但作者覺得還沒有充分表現出洛陽的春色,於是又用“穠艷清香相間發”來進一步渲染“芳菲節”。“穠艷”,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艷麗。百花相繼開放,清香一陣一陣撲鼻而來,所以說“相間發”。“相間”本來是指事物之間一個隔著一個,這裡和散發的“發”連用,就是形容一會兒是這種花的香氣,一會兒是那種花的香氣。這是一個多么好的地方、多么好的季節啊,可互相又得分手了。不要說送別者的多情了,就連無知的事物也仿佛有了感情。“遊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這兩句是用擬人的手法通過遊絲和垂柳來寫送別者的依依難捨之情。“遊絲”是蜘蛛等昆蟲所吐的絲,因其飄蕩於空中,所以叫做遊絲。庾信的《春賦》就曾用“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遊絲即橫路”來點染春景。遊絲和垂柳原是無情之物,但在惜別者眼中,它們卻仿佛變得有情了。這裡說遊絲仿佛多情,苦苦地縈繞著離人不放,它和下句所說楊柳沒來由(無端)地爭著在那兒相送,都是通過想像來抒情的。《詩經》里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寫別離,借景抒情很傳神。古代又有折柳贈別的習俗,所以作者從婀娜多姿的柳絲聯繫到送別,並借上片結尾來點明主題。
下片轉入寫作者走出洛陽以後的情景,寫旅途的春光和離愁,使人感到春色無邊無際,愁思也無邊無際,始終苦惱著離人。長途跋涉,沿路的景色,旅行的主活,如果一一寫來,不僅一首小令容納不了,而且也易於使作品顯得拖沓,讀來乏味。因而作者選擇了重點突出的寫法,使富有特徵的形象描繪產生以少勝多的效果。“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詞傳神之筆。上句寫旅途中的春山。人們可以想像作者是寫山口處有紅杏傍路而開,也可以想像作者是寫紅艷艷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給人以那裡是山的缺口的感覺。總之,無論那一種構思都很新穎,不落寫山水的常套。就在這樣的背景上人們看見了那位“行人”的活動。下句寫那位離人的活動:他繞山而行,群山連綿,路途遙遠,他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開放的驛舍里。因為遠離了親人或朋友,所以他感到孤獨:“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即是說:今夜啊今夜,冷冷清清,有誰來陪伴我呢?唉!只有清冷的月亮了!“館”,指驛站或旅舍。由於附近人煙稀少,也由於客居獨處,所以說孤館。這最後兩句是寫作者望月思人,夜深還不能入睡。作者心情不愉快,所以眼前的景物也被染上了淒涼的色彩。作品所要抒發的感情到最後噴薄而出,詞至此戛然而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