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波蘭!》

《波蘭!波蘭!》

《波蘭!波蘭!》四百年歐洲史,各個大國在這本書里粉墨登場,以波蘭為主體,兼顧展示各國歷史變遷,一本書,給讀者全景展示歐洲史。

基本信息

圖書看點

封面封面

一覽歐洲四百年波瀾壯闊的戰爭史詩

波蘭被成為馬克思成為“歐洲不死的勇士”,自視甚高,不憚於與任何大國為敵,曾被拿破崙綁上戰車,與俄羅斯的恩怨持續數百年,被德國閃電戰迅速滅國,與奧匈帝國、土耳其王國均有過激烈的戰爭,遍觀歐洲歷次大戰,都少不了波蘭的影子,透過波蘭一覽歐洲四百年戰爭史詩。

一窺冷血無情的政治博弈

波蘭處在歐洲的十字路口,旁邊是德國和俄羅斯兩大強鄰,不幸成為兩大國家門口的“墊腳布”,兩次被滅國,數次被瓜分,歷次分贓大會總是率先成為犧牲者。透過波蘭的血淚史,一窺大國之間政治博弈的冷酷無情。

內容簡介

卡欽斯基總統的空難發生後,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波蘭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不管是不是陰謀論,這一事件只是波蘭數百年來倒霉歷史中的新的一頁——一方面經常被外國當作棋子,另一方面波蘭自己的當權者缺乏智慧。加上強敵環伺,因而波蘭的歷史顯得頗為悲情。

事實上早年間波蘭曾經是東歐地區的一大強國,數次欺負俄羅斯,甚至占領了莫斯科。然而自1700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發起“北方戰爭”戰勝北歐強國瑞典之後,波蘭徹底淪為俄國的附庸;繼彼得大帝後,俄羅斯的又一個“大帝”——出生於德國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再次大規模進行對外擴張,隨後在沙俄、奧匈帝國和普魯士這三個波蘭的強大鄰國密謀下,波蘭先後在1772、1793和1795年被瓜分。在三個強大鄰國的密謀下,波蘭從此開始了一百多年的亡國史。

即將進入19世紀的歐洲迎來一個大人物——拿破崙,這個法國的皇帝矮小的身軀之內蘊藏驚人的能量,這讓波蘭芳心暗許,期待用他的力量實現復國的願望。燃而,拿破崙失敗了,所謂的“華沙公國”第四次被瓜分,此後的波蘭再次淪為沙皇的波蘭王國。

作者簡介

郭大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愛好歷史,常埋頭於政治軍事宗教民族的研究中,不能自拔。閒暇時間喜歡舞文弄墨碼碼字,時常在西西河論壇里發些感慨,是西西河論壇“歐洲史三劍客”之一。

金孜虞,自小喜歡看書,猶好閒書,雜書,於許多知識不過是蜻蜓點水,唯有歷史尚可稱道,對於歐洲史更是研究多年,是西西河論壇“歐洲史三劍客”之一。

媒體評論

波蘭歷史因素的影響非常強大,比如民族保守主義、天主教的觀念以及波蘭知識界對波蘭民族及其歷史的過分理想化想像等。這一特點決定了波蘭具有強烈的自主性、民?主義和自認為完美的傾向、反對一切外來干涉,甚至到了不顧國家利益的程度。
——波蘭詩人 哈卜·維克托
讀波蘭歷史給我最深刻的啟示是:一個國家必須獨立自主,互相學習借鑑是必要的,外來幫助也是需要的,但前提必須是獨立自主。有了獨立自主,外來的東西可能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失去獨立自主,外來的東西就將是雪上加霜。
——中國駐波蘭大使 孫玉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