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渠易說》

三卷。張載(1020~1077)撰。張載,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開封),後僑居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世稱橫渠先生。歷雲岩令、崇文院校書、太常禮院等職。少孤、自立,喜談兵。後讀佛老之學,累年無所得,轉而習“六經”。其學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認為世界本源是太虛一元之“氣”,萬物皆由“氣”聚散變化而成。因講學關中,世稱“關學”,為理學四大派別之一。著有《橫渠易說》三卷、《正蒙》十篇、《經學理窟》十二篇,編入《張子全書》。《橫渠易說》上、下經各為一卷,《繫辭傳》以下至《雜卦傳》為一卷。末有總論十一則,附有呂大臨《橫渠先生行狀》一文。其書解說簡略,往往經文數十句中一無所說。該書最早的版本為嘉靖十七年(1538年)呂楠校刻本。清有《通志堂經解》本,並收入《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中。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易學叢刊》收入,與《溫公易說》刊為一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