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桃源行》

《桃源行》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之一。

詩詞原文

《桃源行》《桃源行》
《桃源行》
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鏇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更問神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詩詞注釋

《桃源行》《桃源行》
1、逐水:順著溪水。
2、去津:古渡口。
3、坐:因。
4、隈隩:山崖的幽曲處。
5、物外:世外。
6、房櫳:窗戶

詩詞譯文

漁船順著溪流走觀賞山水一溪春;古老的渡口夾岸的桃花艷麗繽紛。坐看紅花一樹樹忘卻究竟走多遠;行至青溪盡頭空空蕩蕩不見有人。有一山洞入口暗行小徑開頭曲折;走不多遠鏇即看見陸地廣闊無垠。遠遠望去有一個雲樹相聚的去處;近看卻是千家萬戶種滿花卉竹林。樵夫最初自我介紹他們漢代姓名;村中的居民都沒改變秦代的衣裙。他們居住的地方是武陵的桃花源;還在世外仙境建起了自得的田園。月明高照松下房舍窗欞一片清靜;雲中朝陽初露到處是雞犬的吠鳴。聽說來了凡人大家集攏來看究竟;競相引領回家打聽家鄉近來情景。天一亮,他們就開門打掃街巷花徑;傍晚,漁人樵夫便乘小船回到山村。當初因為避亂先人離開混亂人間;再說來到這神仙境地就不想回還。深山峽谷誰也不知道人世間的事;外界看這裡也只看見渺遠的雲山。至今已不再懷疑仙境之難於聞見;只是塵心未盡仍然思念舊的鄉縣。出洞後儘管覺得桃花源山水遠隔;始終打算辭家去桃花源長期遊歷。自以為走過的舊路應該不會迷向;怎么知道山巒溝壑而今已經改變。當時只記得進入山中後很遠很深,沿著青溪幾經轉折才到深邃雲林。春天已經來到遍溪都是桃花流水;辨不清桃花仙境該到何處去找尋?

詩詞評析

王維的詩以抒寫山水著稱,此詩尤勝。歷來評價王詩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細讀這首詩才知道這話不假。
詩以陶潛的《桃花源記》為藍本,取其大意,變文為詩,進行藝術的再創造,開拓了詩的意境,具有它獨特的藝術價值。為此,它能與散文《桃花源記》並傳於世。
這首詩段落與陶潛的散文相仿,但畫面卻比陶文來得生動優美,絢爛多彩。全詩筆力舒健,韻腳多變,平仄相間,從容雅致,活躍多姿。

作者簡介

王維(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他是一個早熟的作家,九歲就負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試,舉解頭(即第一名舉子),二十一歲成進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時間在朝任職。安史之亂,被執,拘禁於菩提寺中,他偽裝病疾。安史亂平,以諂賊官而論罪,因曾作詩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處分。後官至尚書右丞。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無論律詩、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王維又是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主要作品】
《送元二使安西》《山居秋暝》《竹里館》《相思》、 《春中田園作》、《少年行》、 《觀獵》、 《送別》、《青溪》、《渭川田家》、《田園樂》《鳥鳴澗》、 《老將行》、 《秋夜曲》 、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歸嵩山作》《終南山》《酬張少府》《過香積寺》《送梓州李使君》《漢江臨眺》、 《終南別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積雨輞川莊作》、《贈郭給事》《鹿柴》、 《山中送別》、 《雜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