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遊記》[新加坡電視劇]

《東遊記》[新加坡電視劇]
《東遊記》[新加坡電視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遊記》是根據神話小說《東遊記》改編,由新加坡、中國合作拍攝的神話古裝電視劇,由謝益文執導,馬景濤、郭妃麗、鄭秀珍、林湘萍、謝韶光、常鋮等聯袂主演。該劇講述了八仙歸位、除魔衛道的故事,並於1998年11月播出。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受制萬年的通天妖道破咒而生,一場天地浩劫再所難免。依無字天書所示,上洞八仙將應劫而生。只要八仙歸位,就能除魔衛道,拯救蒼生。東華真人臨危請命,自願歷三三之災,九九之劫,引導八仙歸位。於是跨越天地人三界、包羅人鬼神三類,一幕幕善與惡、愛與恨、情與理的神話故事躍然螢屏。一邊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一邊又是救苦難濟蒼生的重任。面對這千年情劫,進退兩難的呂洞賓將如何抉擇。
劇照劇照

演職員表

演員表

馬景濤飾呂洞賓
馬景濤飾東華帝君
郭妃麗飾白牡丹
郭妃麗飾牡丹仙子
林湘萍飾龍三公主
林湘萍飾貞娘
鄭秀珍飾何仙姑
常鋮飾韓湘子
常鋮飾費長房
沈依靈飾藍采和
凌霄飾張果老
林益盛飾鐵拐李
麥皓為飾漢鍾離
李海傑飾曹國舅
謝韶光飾穿山甲
洪慧芳飾春瑛
王裕香飾椿樹精
黃世南飾通天教主
翁清海飾孫悟空
翁清海飾孫影
丁嵐飾觀音菩薩
畢娟娟飾何仙姑(童年)
楊大偉飾玉皇大帝
李茵珠飾王母娘娘
戴鵬飾太上老君
嚴炳量飾東海龍王
王艷賓飾二郎神
洪世虎飾龍太子
陳天文飾東海惡蛟
洪俊瑞飾牧牛童子
周全喜飾龜丞相
王秀芸飾長房母
楊越飾閻王
黑龍飾牛頭
余平興飾馬面
吳開深飾青牛
朱小清、孫磊飾獵戶
陳興明、黃天道飾老人參精
范波、許愛湄飾小人參精
張彤飾孫影替身
坤成飾判官
坤成飾雷公
瑞如飾電母
蔡議緯飾小洞賓
怡文飾小仙姑
吳俊龍飾小鍾離
蘇興飾小湘子
馬健原飾小果老
曾俊龍飾小拐李
陳婉湞飾小采和
何文龍飾小國舅
黃錦德飾赤腳大仙

職員表

出品人 四川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江蘇天地影視製作中心新加坡電視機構
製作人 李達明、周強
監製 馬家駿、鄭寧、程新民、謝益文
原著 吳元泰
導演 謝益文、張寶蓮、霍志楷、袁國偉、梁勝權、羅庭
副導演(助理) 何尤美、陳興明、朱小清、吳碧嬋
編劇 盧治明(編審)、李艷萍(故事)、黃金花、謝俊源
剪輯 江劍華、黃錦美
道具 毛光成、謝雲水、胡美安、許源慶
配音導演 劉詩璇
動作指導 馬家班、潘祥
服裝設計 郭淑敏、陳鴻才
燈光 文成、葛紅才
劇務 汪俊、周元達
布景師 林澤輝、黃立成、高文定、葉用冠、王季剛

角色介紹

11

|演員馬景濤東華上仙的轉世,在成仙中要遭受“千年情劫”的八仙之一。呂洞賓經受觀音提點,引導眾仙勤加修煉。在渡化白牡丹過程中,他和白牡丹、何仙姑三個人之間產生感情糾葛。最後在面對蒼生面前他在白牡丹和大義之間選擇了大義。
22

|演員郭妃麗因違犯天規而被貶下凡的牡丹仙子的轉世,花錦樓的姑娘,後遇到有意前來幫她修行的呂洞賓,在一番糾纏中再次愛上他,並想盡辦法陪在呂洞賓身邊,但最終在黎民蒼生面前選擇了放手。
33

何仙姑|演員鄭秀珍未成仙前因捨己救人、功德圓滿而成了八仙之中的第五位神仙。與呂洞賓、白牡丹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點破穿山甲的情障,成功渡化穿山甲。
44

韓湘子/費長房|演員常鋮
費長房看清了自己身上的戾氣和殺氣,於是叩拜了師傅、歸還了“五行戰珠”、喝了三口仙酒,後轉世投胎,取名韓湘子。為了喚醒以往的豪氣蓋天的呂洞賓,想盡辦法讓他放棄白牡丹。

音樂原聲

逍遙遊
作曲:林毅心;作詞:盧治明;編曲:林毅心;演唱:吳佳明
主題曲
相思無解
詞曲:熊天平;編曲:屠穎;演唱:熊天平
插曲
心有靈犀》 詞曲:熊天平;編曲:屠穎;演唱:熊天平 插曲
比翼永相依》 作詞:施人誠;作曲:林智強;演唱:徐仲薇 插曲

幕後製作

劇組選擇了在風景如畫的九寨溝、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拍攝,並採用電腦技術製作特技畫面,使形象更為逼真,效果更為神奇,希望帶給電視觀眾一個賞心悅目的全新感受。
九寨溝九寨溝

劇集評價

該劇雖然演繹的是該劇情節緊緊圍繞“八仙”為民除害、懲惡揚善而展開,環環相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同時,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與救苦難濟蒼生的重任相互交織,又在浪漫的色彩中融入了人性的光輝。於是,一幕幕善與惡、情與理、愛與恨的神話故事躍然螢屏。該劇還運用了最新的電腦特技,呈現出驚心動魄、非同凡響的大場面(南方日報評)。[8]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但終其全劇宣揚了我國自古尊崇的“情、義、孝”等優良品質,所以無論從表現手法或是文化底蘊來說都值得一看。馬景濤飾演的呂洞賓雖然為神卻沒有完全摒棄七情六慾,相反卻保持著與韓湘子的幾世相交之義,追求著與牡丹的戀戀風情,胸懷著斬妖除魔的大志,雖然讓人少了幾分景仰,但卻多了幾分親近。劇中不敢恭維的是,人得道可以成仙,而獸修煉只能成妖。妖無論修煉多少年,無論道行比仙高出多少,仍然不能與仙為伍,依然備受歧視。這種自然世界人類惟我獨尊的意識與現在提倡環保的精神相距甚遠(精品購物指南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