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美國的歐巴馬》

《改變美國的歐巴馬》

2008年,有著非洲黑人血統的美國伊利諾州參議員巴拉克•歐巴馬橫空出世,攪動著美國的政壇,成為美國總統最有利的競爭者。如今歐巴馬在美國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政治品牌,他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一種巨星般的魅力,使無數美國民眾為其傾倒,成為其忠實的追隨者。 究竟是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和因素造就了這位黑白混血兒,使他受到如此垂青呢?《改變美國的歐巴馬》一書詳細解析了歐巴馬“迷”一樣的成長經歷、奮鬥歷程、政治觀點以及對華政策等方面內容,緊密結合美國近現代政治局勢和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在美國大選日即將來臨之際,為廣大讀者了解歐巴馬提供了較為廣泛的視角,在國內同類著作中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創新性。

作者:李嘉美趙辰昕 等著

《改變美國的歐巴馬》改變美國的歐巴馬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面系統地介紹歐巴馬,深入研究歐巴馬,剖析其政治觀點、核心政治理念,並客觀預測其對華政策的學術著作。
書中從經濟學角度進行論述,把學術性和可讀性完美融合,以“改變”主題貫穿於全書始末,從歐巴馬的政治生涯、參選經過、成長曆程、影響因素等諸多方面全方位分析、透視歐巴馬這一獨特的人物,給大家介紹了一個真實的歐巴馬。
相信本書的成果,定能為國人客觀準確地認識和了解歐巴馬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

概況

2008年美國大選結果展望
第一章歐巴馬“橫空出世”
第一節美國政壇的黑馬
艱難的起步
執著的追求
可靠的保證
無畏的希望

第二節美國媒體的新寵
經驗之作還是先見之明?
趨之若鶩的新聞記者
隨著電視走進千家萬戶
把政治帶進網路時代

第三節毀譽參半的世界
來自政治世家的讚譽
詆毀和攻擊從未停止
民意是最終的決定力量
第四節又驚又險的初選
強大對手身披光環
開盤膠著平分秋色
連贏十場勢如破竹
步步為營艱難推進
頑強對手黯然出局、

第五節兩黨的歷史之爭
美國兩大政黨概況
驢象之爭故事多
這一次的兩黨之爭

第六節決戰對手的底細
善於堅持和學習的飛行員
分量雖重卻難以統一的政策團隊
出人意料的副手
保守有餘突破不足的主張
第七節發起最後的衝刺
希拉蕊內心的盤算
麥凱恩勢頭正盛
選民出現審美疲勞?
順應潮流莫忘主題

第八節搭檔增添的希望
拜登其人
熱衷制定外交政策
拜登帶來的希望
經濟議題同等重要
第二章歐巴馬的成長經歷
第一節天上最亮的星星
出生在美麗的夏威夷
難以磨滅的肯亞族裔
天生的“總統身世”

第二節亞洲的童年時光
快速融入印尼的生活
雅加達的記憶
第三節北美洲成長記憶
考入優秀私立學校
獨自留在外祖父母身邊
身份定位的困惑
曾經的放浪生涯
第四節白人大學的明星
找回身份定位
轉入哥倫比亞大學
高強度的求學過程
要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第五節黑人社區的義工
在黑人社區找到信仰
見證黑人政治上的成功
第六節哈佛大學的博士
聲名赫赫的哈佛大學
在最好的大學做到最好
異樣的芝加哥大學教師
五次政治競選
第七節唯一非裔參議員
連任三屆的州議員
衝擊國會眾議員席位
死地後的復生
他能成為美國第一任黑人總統嗎?
第三章是誰塑造了歐巴馬
第一節父親生命的延續
肯亞留學生愛上美國白人姑娘
老歐巴馬的坎坷人生
父子短暫的團聚
延續父親的夢想

第二節母親精神的家園
個性鮮明的鄧納姆
兩次短暫的婚姻
給孩子儘可能好的教育
專注事業也關心孩子成長
激勵兒子前進的精神家園
第三節是妻子還是戰友
端莊高雅的米歇爾
健康穩定的婚姻
並肩戰鬥的夥伴
競選團隊的“指揮官”
家庭生活的賢內助
第四節歐巴馬生活之源
關心爸爸“名聲”的女兒
全家一起競選總統
“爸爸不懂時尚”
她們會是什麼樣的小公主
第五節黑白祖母的祈盼
能幹的銀行副總裁
艱辛的養育、潛移默化的影響

《改變美國的歐巴馬》《改變美國的歐巴馬》

並非嫡親的祖母
祖孫二人數度相見
孫子的競選也是她的戰鬥
第六節最親的妹妹瑪雅
哥哥歐巴馬是她的驕傲
哥哥競選的“最佳分身”
全力爭取亞裔選票
第四章歐巴馬的政治觀點
第一節美國夢的代言人
美國民權運動的突破性成就
歐巴馬的“美國夢”
“歐巴馬”效應
第二節敏銳的政治觸覺
淡化種族膚色
巧妙設定競選議題
打與林肯和甘迺迪的相似牌
第三節撤軍反戰得民心
政治走秀之旅
“16個月內從伊拉克撤軍”
“向阿富汗增派7000兵力”
“將用一切手段向伊朗施壓”
以身作則削減核武器
第四節草根戰略顯成效
平民主義政治觀
中產階級減稅計畫
抑制高油價、打擊石油投機
年輕人的“強大力量”
第五節玄妙的政治權變
堅守中道的政治平衡術
“脫口秀女王”高調支持
藉助民主黨的競選優勢
注重與盟國協調關係
第六節變革的政治理念
內政外交的困局呼喚變革
人心思變
美國民眾對傳統政治的厭倦
種族融合趨勢
“變革之星”
第七節推崇責任與道德
直面黑人種族的責任問題
對美國國民負責的姿態
重振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第五章歐巴馬的對華政

第一節強硬的中庸政策
對華立場追溯
各種分析和解讀
第二節撲朔迷離的變數
龐雜的對華外交顧問團
民主黨與共和黨對華政策之不同
提出與對手不同的對華政策以獲取選民支持
第三節“一個中國”的立場
延續而非突破
“戰略模糊”到“戰略清晰”
第四節老生常談的“人權”
由來已久的老問題
中美“人權”之爭正在邊緣化和形式化
歐巴馬在人權問題上的角色矛盾
第五節指點中國的天空
歐巴馬對華環保政策可能強硬
中國正在積極應對挑戰
第六節正視中國的崛起
中國崛起的事實
歐巴馬眼中的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勢不可當

編輯推薦

2008年,有著非洲黑人血統的美國伊利諾州參議員巴拉克·歐巴馬橫空出世,攪動著美國的政壇,成為美國總統最有利的競爭者。如今歐巴馬在美國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政治品牌,他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一種巨星般的魅力,使無數美國民眾為其傾倒,成為其忠實的追隨者。究竟是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和因素造就了這位黑白混血兒,使他受到如此垂青呢?本書緊密結合美國近現代政治局勢和當今世界發展趨勢,詳細解析了歐巴馬“迷”一樣的成長經歷、奮鬥歷程、政治觀點以及對華政策等方面內容,在美國大選日即將來臨之際,為廣大讀者了解歐巴馬提供較為廣泛的視角。

書摘

第一章歐巴馬“橫空出世”
美國東部時間2008年6月3日,在經歷最後兩州的計票後,持續時間長達數月的美國民主黨2008年總統候選人初選終於落下帷幕,支持伊利諾州聯邦參議員歐巴馬的黨代表有1764位宣誓代表及392位超級代表,總數達到了2156張,超過民主黨提名線38張,以逾10%的比例超過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歐巴馬在這一天終於贏得黨內初選,成為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提名的候選人。
“今晚,我可以站在你們面前說,我將成為民主黨的美國總統提名人”。歐巴馬在勝利演說中宣布,“你決定不聽從懷疑或恐懼,而是聽從希望和激情。今晚,我們為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旅程畫上句號,又開始下一段旅程”。
歐巴馬是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的Xcel能量中心發表上述演說的,他用激情澎湃的演說向全美國、全世界宣告了他在民主黨候選人提名戰中的勝利。這箇中心當時坐著1.7萬人,場外站著1.5萬人。這和當晚早些時候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在紐奧良演講時不足千人的現場形成強烈對比。
4天之後,希拉蕊在位於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國家建築博物館發表演講,感謝在初選階段投票支持她的約1800萬民主黨選民,同時,她對歐巴馬的最終獲勝表示祝賀,並說會全力支持他競選總統。她還呼籲自己的支持者轉而加入歐巴馬陣營,以實現民主黨人的目標。
《紐約時報》評論說:“一個肯亞黑人父親和堪薩斯白人母親的兒子打破了種族障礙。歐巴馬的勝利也意味著,一個四年前還僅僅是伊利諾州議會參議員的他,實現了不可思議的跨越。”
歐巴馬贏得曠日持久的提名戰勝利,意味著他向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的目標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在接下來的5個月當中,他將與來自亞利桑那州的聯邦參議員共和黨人麥凱恩角逐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
歐巴馬與麥凱恩的對決注定精彩,兩人無論出身、經歷還是政治理念都相去甚遠。二者之中無論誰當選下屆美國總統,都將深遠影響美國政治走向。
面對“橫空出世”的歐巴馬,美國準備好了嗎?世界準備好了嗎?
第一節美國政壇的黑馬
巴拉克·海珊·歐巴馬(BarackHusseinObamaJr.),1961年生於美國夏威夷,父親是肯亞人,母親是美國白人。他先後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1996年首次當選伊利諾州參議員,2004年成為美國國會歷史上第五位、本屆國會中唯一一位黑人參議員。在華盛頓的政治人物中,歐巴馬本來是資歷最淺的一個,然而在戰勝希拉蕊之後,如今的他距離入主白宮卻只有一步之遙。歐巴馬已經完成了一個似乎不可能的跨越,不但讓美國政治向前躍進了一大步,甚至在全球也提升了美國的形象。
歐巴馬可以說是美國政壇一匹真正的“黑馬”,這匹“黑馬”所走過的跨越之路太神奇了,大概只有在好萊塢電影情節中,才會有如此戲劇般的變化。在普遍議論歐巴馬能否實現繼續跨越的時候,人們還對另一個問題充滿好奇,那就是歐巴馬是如何在短短几年間就能完成如此巨大的跨越,是什麼支持了他的跨越,這個力量還會繼續支持他嗎?
艱難的起步
雖然有好事的家譜研究者挖掘出歐巴馬與美國三任總統有著親緣關係,但認真說來,歐巴馬在美國政界卻真的沒有什麼靠山。他在立志從政後,並沒有用心鑽營去尋找靠仙。根據已披露的有關歐巴馬的材料分析,“海德公園”應該是歐巴馬從政之路的起點。
“海德公園”是一個小型政治團體,主要由芝加哥當地的專業人士與大學教授組成,歐巴馬以民權律師和大學法學講師的身份進入了這個團體,如今看來,政治上沒有靠山的歐巴馬選擇奉行中立政治態度和決策的“海德公園”作為自己政治生涯的起點,是有深意的,他一定是想以此為基礎,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初闖政壇的歐巴馬很快顯示出政治天分,1996年,只有35歲的歐巴馬大膽地打起了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一場獨立的選戰。他要代表“海德公園”角逐伊利諾州參議院的一席位置。天分、大膽,加上艱辛的努力,初生牛犢的他贏了135歲的歐巴馬成為州議會的參議員。州參議員的身份帶給了他榮譽,帶給了他地位,帶給了他政治上鍛鍊的機會,但他並不想就此停步,他的政治野心遠遠沒有滿足。他又瞄準了伊利諾州第一選區的美國眾議院席位。
也許正如中國的一句老話所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歐巴馬的選戰注定是不會一帆風順的。2000年的選戰在歐巴馬內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傳統上,伊利諾州第一選區美國眾議院席位曾多次由非洲裔美國人當選,其黑人當選率是美國各選區中最高的。一位名叫博比·拉什的黑人民主黨政客從1992年起就占據了這個位置。但在1999年初的春田市市長選舉中,拉什挑戰時任市長理察·戴里,遭遇慘敗,甚至得不到黑人群體的支持。
拉什的失敗讓歐巴馬看到了機會,他決定在2000年的眾議院換屆選舉中挑戰拉什。但當歐巴馬投入選舉征程後,他才意識到那場選舉是一件多么艱巨的事。本來,歐巴馬希望得到市長戴里的支持,可沒想到戴里直接告訴歐巴馬,自己看不到他有一絲獲勝的希望。戴里告訴他,拉什競選市長失敗不代表他會在眾議院選舉中敗給乳臭未乾的新人。“你是不會贏的。”戴里毫不留情地說。
歐巴馬竭力辯解,他指責拉什沒有領導能力,沒有遠見。但他的辯解只是學院派的、生硬的說教。當時陪伴歐巴馬競選的一位助手親眼看到,一次在教堂里進行的演講中,歐巴馬在台上自顧自講著,台下的聽眾都快睡著了。
最後,這次競選向歐巴馬提出的問題是:他到底有沒有想贏的決心。因為就在競選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歐巴馬帶著家人去了夏威夷度聖誕假期,錯過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州參議院投票。

相關詞條

歐巴馬語錄 希望與夢想:歐巴馬的故事 巴拉克·歐巴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