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發聲學》

播音發聲的物 播音發聲的心理特點 播音發聲有本身的特點。

播音發聲學 內容簡介

一、本書是北京廣播學院漢語國語播音專業的專業基礎教 材之一,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播音發聲的理論,懂得練 習方法的根據,以利播音發聲實踐。
二、播音發聲是語言發聲的一種,它的理論必然涉及到語言 學、漢語國語語音,以及發聲的物理、心理機制和生 理活動諸方面。本書力圖對這些方面的有關問題作出簡 要的敘述,重點放在發音吐字的生理活動控制上。
三、發聲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學習成效最終要以實際發聲 能力與質量來檢驗。本書的主要觀點是在前人播音發聲 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用來服務於實踐。離開了發聲實踐 則觀點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對於各項控制練習需要給以 充分的重視。
四、在探討發聲的物理特性、心理特性及生理特性時,不能 不引入自然科學的觀點、實驗語音學的成果。這些觀點 和成果有助於探索播音發聲的奧秘,卻不能直接指導發 聲實踐。發聲器官是人這個有機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人 們只能憑自己的感覺進行發聲練習及調整。在人類的語 言發聲中,根據科學實驗得到的結論往往與發聲感覺並 不一致,甚至有相悖之處,這就形成了本書在敘述方面 的一大難題。在這類問題上,本書試圖立足於發聲實踐 給以解釋。
五、語言――說和聽是人類行為中最奧妙的現象,它的很多 重要機制還是當代科學家需要努力探索的未知領域。播 音發聲――這一語言發聲的分支更是剛剛開始進行探 索。受編著者本人知識水平及實踐經驗的局限,本書的 錯漏之處在所難免,誠心地希望得到批評指正。

播音發聲學 本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播音發聲總說
第一節 播音員必須學會駕馭聲音
第二節 人類語言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播音發聲特點的形成
第四節 播音員需要什麼樣的聲音
第五節 正確處理情與聲的關係
第一部分 播音發聲的物
理基礎及心理基礎
第二章 播音發聲的物理基礎
第一節 聲音的形成與傳播
第二節 聲音的特性
第三節 共鳴
第四節 共振峰與元音的形成
第五節 混響與吸音係數
第六節 播音套用特點
第三章 播音發聲的心理基礎
第一節 大腦及語言神經中樞
第二節 言語發聲
第三節 聽覺心理
第四節 播音發聲的心理特點
第二部分 發音及吐字
(發聲的生理活動及訓練)
第四章 發音吐字訓練總說
第一節 發音與吐字
第二節 發聲狀態與感覺
第五章 氣息(呼吸)控制
第一節 播音對氣息的要求
第二節 呼吸器官
第三節 生活狀態的各種呼吸方式
第四節 播音發聲的呼吸方式
第五節 氣息運用的感覺與特點
第六節 氣息控制基礎練習
第六章 喉部發音(聲帶)控制
第一節 講究喉部發音控制的意義
第二節 喉部構造
第三節 聲帶振動機能
第四節 真聲與假聲
第五節 喉部發音控制
第六節 喉部控制與氣息控制的配合
第七節 應注意避免的發音毛病
第七章 共鳴控
第一節 共鳴器官
第二節 共鳴作用
第三節 播音的共鳴特點及控制
第四節 播音共鳴與歌唱共鳴
第五節 發音共鳴練習
第八章 吐字――口腔控制
第一節 播音吐字要求
第二節 漢語特點與吐字
第三節 咬字器官及其訓練
第四節 吐字歸音
第五節 吐字的綜合感覺及訓練
第三部分 聲音的彈性
第九章 聲音彈性
第一節 練聲目的在於獲得聲音彈性
第二節 聲音彈性的生理心理基礎
第三節 如何使聲音富於彈性
第四節 聲音彈性的對比訓練
第五節 彈性訓練與基礎訓練的關係

播音發聲學 文章節選

第一章 播音發聲總說
第一節 播音員必須學會駕馭聲音
播音員是以有聲語言為表達手段的廣播電視新聞工作 者,播音員的創作必須通過聲音體現。“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其器”,因而,播音員應該注意鍛鍊自己的聲音,學會駕 馭自己的聲音,使聲音成為得心應口的創作手段。 發聲是播音員應勤於磨練的一項基本功。這項基本功的 紮實不紮實,不僅直接影響播音質量,甚至會影響一個播音 員的播音壽命。由於嗓子出問題而離開播音崗位的人屢見不 鮮。一個聲音訓練有素的播音員應該能播到六十歲左右,而 目前有些播音員四十歲左右就感到氣力不支,聲音衰退,這 種情況亟需改進。因此,為了提高播音質量,常葆嗓音青 春,播音學員必須扎紮實實地學好這項基本功。 播音發聲有本身的特點。這是作為輿論中心的廣播電視 工作所要求的敏感、真實、直接面對聽眾、對社會產生巨大 影響的特性所決定的,也是通過電聲傳送,深入到家庭以至 個人的特點所決定的。播音員的用聲不同於其他語言藝術, 無論是聲樂、戲曲的用聲方法,還是話劇、朗誦、評書的用 聲方法,都不適用於播音員。它們之間有一些共同處,也存 在明顯區別。播音員有自己用聲的特點、要求及鍛鍊方法。 生活發聲不足以適應播音要求。生活中說話一般是對一 個或幾個人就互相關心的問題抒發個人見解,邊想邊說,句 子短,停頓長,有環境的襯托,手勢、表情的輔助,對方不 明白或說錯了還可以重複。播音員的播音與日常談話有很大 的不同。播音員是黨的宣傳員,宣傳內容極其廣泛,大多數 情況下要依據稿件播音,涉及的內容有聽眾熟悉的事,也有 聽眾不熟悉的問題;播音員面前雖然只是一個話筒,面對的 卻是不計其數的聽眾。廣播電視宣傳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為了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傳播出更多的訊息,廣播語言的結 構比口語嚴謹、複雜,感情變化多而細緻,播音員用日常的 口語發聲狀態很難圓滿地完成任務。人們對生活語言沒有聲 音質量的要求,有的人吐字清晰些,有的人則含混些;有的 人聲音優美些,有的則粗糙些;有的人聲音色彩豐富些,有 的則平淡些。而對於播音員的發聲則有較高的要求:吐字必 須清晰,音質必須優美,聲音必須富於活力及感染力。這 樣,即或是天生一副好嗓子,不經鍛鍊,也是很難勝任的。 播音要求高度的用聲技巧。廣播電視報導內容的廣博, 形式體裁的多樣,思想感情的多彩,要求播音員有高度的用 聲技巧。而工作準備時間的短暫更要求播音員必須能熟練駕 馭自己的聲音。播音員不能像聲樂工作者那樣對每一個曲目 千錘百鍊,也不像話劇、朗誦等工作那樣有較長的排練準備 時間,播音員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短時備稿――只能看一 兩遍稿子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的,如果沒有高度熟練的用聲技 巧,工作起來難免捉襟見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