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份美麗你沒有》

"因為總以為除了現實的人生,還應有一種理想的人生,除了俗世的生活,還應有一種神性的生活。 重慶號稱""山城"",山的偉岸形象,山的堅毅品格,所蘊含的自是一派男子漢的陽剛。 成都將水之柔媚、花之香艷集於一身,融為一體,便造就了城市顯著的女性化的文化特徵。"

我這份美麗你沒有 內容簡介

這是一篇命題作文,一個簡單的命題將生活中的諸多情境囊括其中,在思維中構建起一個自我的空間�D�D正如本書後記所言:“將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也許並無多少關聯的各種聲音、姿勢和情態糾結在一起,構成另一種人生形式……如果沒有寫作來指證生活的流程,沒有話語來體認內心曾有過的潮汐,我怎么能夠確定那些人真的存在過,那些事真的發生過,如今的自己真的美麗過?”

我這份美麗你沒有 本書目錄

巴蜀雙城記
都市的回聲
走過花草蟲鳥一條街
路遇宵小
十元買信任
我種了一棵"資本主義的苗"
我培養了一個"小市民"
圍城裡的圍棋
戶主的故事
三千煩惱絲
毛衣有幾種織法
蟹簍不必蓋上
阿貓・阿狗・小女人
小小雎鳩也關關
當個好爸爸貴不貴
有個孩子叫咪咪喬
回家的路
有一種境界叫做"不"
左朱雀右玄武
學劍不成
第三隻眼睛讀經濟學 
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學者真性情
生於斯世安於斯世
人道主義:不要錯位和越位
要茶,還是要牛奶
投稿人的故事(一)民間狂人
投稿人的故事(二)種豆得瓜
投稿人的故事(三)何必傑出
錯 錯 錯
你是一棵尊嚴樹
我之編輯觀

我這份美麗你沒有 本書後記

通過一個有效命名,將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也許並無多少關聯的各種聲音、姿勢和情態糾合在一起,構成另一種人生形式�D�D這對我來說,不僅是一心嚮往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總以為除了現實的人生,還應有一種理想的人生,除了俗世的生活,還應有一種神性的生活。後者往往被前者所包容、所遮蔽,前者往往又被後者所輕視,所忽略,而我,似乎一直都在尋找一根兩頭甜的甘蔗,不想因思想而增加人生的沉重。不願為生活而磨損理想的純粹�D�D兩者之間所形成的張力,在這本集子裡隨處可見。
我們深陷塵世的羅網而難以逃逸,我們眼看著歲月的流逝而無法挽回。時境遷,故人已天各一方,今非昨,我是否不審從前的我……?這時,如果沒有寫作來指證生活的流程,沒有話語來體認內心曾有過的潮汐,我怎么能夠確定那些人真的存在過,那些事真的發生過,如今的自己真的美麗過?
為此,我感謝寫作。
至於本書具體內容的甄別遴選、排列組合,現在文本的奇特構思,別裁設計,卻是責任編輯金平的功績了,他為該書的出版做了很多工作,出了很多"金點子"。為應付他的接連不斷要求,我曾經口出怨言,我說:"今天我才明白,所謂"責編,"就是"最能折磨人的編輯"他不急不躁地回答:以後你會感謝我的、
-----其實不用以後,此時已經感謝了!

我這份美麗你沒有 文章節選

成渝兩城可有一比:成都輕綺、華麗,宛如一個打扮入時的少奶奶,氤氳著香軟濃艷,令人感到溫柔甜美;重慶則沉雄,強悍,更像不修邊幅的大丈夫,潑撒著粗擴豪邁,讓你受到力的衝擊。這個比況的妙處不僅在於非常形象,而且還以此點出了兩城文化之根本殊異:女性文化與男性文化之別也。

無論從地域還是從歷史的角度審視,兩城文化風格的差異都是淵源有自。

重慶號稱"山城",山的偉岸形象,山的堅毅品格,所蘊含的自是一派男子漢的陽剛。成都別號"錦城",乃因該城傍依錦江而得名,錦江又是因其水質尤宜於染絲滌錦而得名。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概念中,水以其陰柔、靈動及纏綿的品性,往往與女性比附。

除了"水"之外,與女性關係最為密切的概念,大概就要救"花"了。花容月貌、如花似玉都是形容女性的專用語彙,而成都另有一個徽號恰恰叫做"蓉城"。此號源於五代時後蜀主孟施,"在成都城上追種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錦繡,高下相照,因名蓉城"。擬想當時情景,全城上下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一派花團錦簇,怎不讓人想起杜甫名句"花重錦宮城"

成都將水之柔媚、花之香艷集於一身,融為一體,便造就了城市顯著的女性化的文化特徵。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竹枝詞,可以看作是對成都及其所代表的文化范型的寫照:"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郎裁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春水、繁花和女性,是這芮詩也是這座城市文化氛鬧的小心意象。在這種香艷柔媚的人文環境下,與然少不了一幫多愁善感的文人騷客在花前月下淺吟低唱。於是在芙蓉遍植、錦水環繞的柔情鼓盪中,一個"花問詞派"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它風流多情的身影。

沉溺於繁花春水中,沉醉在溫柔富貴鄉,必致骨軟筋酥,缺少陽剛之氣和堅硬之力。在本應修築箭垛和工事的城牆上,芙蓉花當然擋不住來攻的強弓勁弩,當大宋的金戈鐵馬兵臨城下時,芙蓉花主便只有開門投降。

重慶的歷史形象卻屬另一類型。哪怕是成吉思汗的鐵騎,在這裡也遇上了山一般的抵抗,最後留下了一具王子的屍體,折戟而歸。重慶城的歷史文化意象,更多是由一個叫巴蔓子的將軍來表達,那是一個寧肯丟掉腦袋也要信守承諾的漢子。關於他的傳說,提及者不僅津津樂道,更是欽佩有加。只是,重慶沒有"四十里錦繡"的"香徑春風",引不來花間詞人"裁花剪葉"的吟唱,杜甫也不來這裡蓋草堂,比之成都可謂"略輸文采",是為一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