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謀殺案》

《復活節島謀殺案》

《復活節島謀殺案》是由作家(澳)漢彌爾頓編著,張倩翻譯,2008年11月1日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偵探懸疑推理小說。

(圖)《復活節島謀殺案》復活節島謀殺案

作者: (澳)漢彌爾頓 著,張倩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1-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238
印刷時間:
開本: 16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802289161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小說 >> 偵探/懸疑/推理

編輯推薦

《古墓麗影》創作原型,《達文西密碼》的懸念,國際都柏林文學獎獲得者琳恩•漢彌爾頓傾情力作,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如果你愛旅遊:一定要看琳恩·漢彌爾頓的小說世界各地風光一覽無餘。
如果你愛偵探:不要錯過琳恩漢彌爾頓的小說懸疑推理盡顯其中。
如果你愛歷史考古:記得看琳恩·漢彌爾頓的小說時光隧道就是在這裡打開。
集偵探、懸疑、推理於一體的全球暢銷小說,考古學家講述充滿異國情調的驚險之旅,現代謀殺與古老傳說交相呼應的完美展現,足不出戶享受冒險刺激的最佳選擇。
“一本為《國家地理》提供資金運轉方向的好書。”
——《新聞觀察家》
“漢彌爾頓在融合神秘、歷史和旅行上遊刃有餘。”
——《新聞觀察家》
“關於復活節島的歷史和摩 艾令人迷幻的細節。”
——《圖書榜單》

內容簡介

30年前,5位考古專業的學生來到拉努帕伊協助彼得森教授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珍貴的朗格朗格板,但卻因為疏忽大意將教授的女兒,可愛的如同小鳥的弗洛拉遺忘,導致其死亡。之後不久,朗格朗格板消失不見。
30年後,摩艾大會將一群摩艾迷和當年的5位學生齊聚這與世隔絕的荒涼小島,朗格朗板重現江湖,與此同時,3位當年的學生莫名身亡,身上都繪有小鳥圖案的紋身,是神奇的預言顯靈還是另有隱情?沉寂了30年的秘密終於大白於天下。

作者簡介

琳恩·漢彌爾頓,曾經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負責考古活動的授權和古蹟保護計畫等工作,她將自己對古文明和神話的熱愛寫進小說,創造了古墓商人兼業餘偵探蘿拉這一人物形象。
代表作品有《馬爾他女神》《莫切武士之謎》《凱爾特之謎》《非洲旅行團》、《復活節島謀殺案》等。

書摘插圖

第一部分 維莉阿莫
阿納可可(西班牙語,指處女之山洞)——已經是食物供應中斷的第三天了,維莉阿莫根據透過狹窄的岩穴看到的晝夜交替判斷著,她感到自己胃部的劇痛愈發猛烈地要撕裂她。毫無疑問,其他人也被飢餓折磨著,然而對食物一定會送來的篤定使他們像平常一樣堅忍地活著。難道這些人對於鳥群的到來不是至關重要的嗎?可為什麼食品還不來?維莉阿莫很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她已經可以透過厚厚的肉摸到自己的肋骨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三天來他們不得不吃以前吃剩的香蕉皮和馬鈴薯皮,可這些也已經告罄。他們絕對沒有被遺忘,不,那是不可能發生的。畢竟她的父親是負責給他們送食物的人。可他又在哪裡?維莉阿莫很想她的母親,母親一直告訴她要勇敢,她也會努力做到。她畢竟是偉大的霍圖瑪圖阿家族的直系後裔,在這世界的中心的第一代首領啊!
她最想念的是她的哥哥,他被那些大船上的人帶走了,她擔心哥哥可能再也不會回來了。
逃出去是有可能的,她思索著,可以靠後背的力量,先把頭從狹窄的穴口伸出去,波濤洶湧的海面上高處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她得上到那去,然後就可以小心地爬上岩坡。她將享受那久違的微風拂過臉龐的感覺。可如果她真這樣做了,好不容易養出的蒼白臉色和身上的幾層肉將不復存在。她和其他被選中的女孩,必須保持蒼白和豐盈的體態。一旦鳥群到來她們就會馬上參加奧龍戈祭典。
她很想知道負責觀望天空尋找鳥群蹤跡的智者是否已經在Ha-ka-rongu-manu待命,就等第一枚神聖的鳥蛋被發現的訊息了。如果這樣,她們將很快被召喚。不,她會和其他人一起,在黑暗中繼續等待。食物終將像往常一樣送到。
第一章
TE-PITO.TE.HENUA(西班牙文,復活節島原住民對該島最初的稱謂,即“世界的肚臍”)
如果哪兒有一張寫有謀殺最常見的動機的列表,我很難相信因馬鈴薯而起的衝突會列入其中的顯著位置。倒不是說那是隨處可見的普通馬鈴薯,應該少管閒事。這可是番薯,甜馬鈴薯啊,在這顆行星“淚眼”中如一小粒塵埃那么大的貧瘠小島上,它的存在與否已經折磨了關心這類事情的人很長時間。然而無論警察怎么說,你也不會相信有人因為它而殺人。
對我而言,關於人類和馬鈴薯的低俗故事是我極不情願與之有關係的,但它卻是一堂符合規律的實物教學課,既會擁有也會失去。在某種程度上,當它結束時也像開始時那樣,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一端是生命的開始,另一端是生命的終止。尤其是發生在世界中心的那些事件證明了,往事緊緊伴隨著我們所有人。
故事從令人十分愉快的訊息開始,至少我沒成想自己的選擇會影響整個事情的結局。這條訊息來自我最好的朋友——莫伊拉·梅勒對古董店的突然造訪。她等我結束一筆交易,看著又一對滿意的顧客麥克林托和思溫夫婦離開。當我包好東西送走顧客時心裡有一絲擔心,莫伊拉·梅勒最近這段時問狀態一直不好,臉色更加蒼白和消瘦。我注意到她是坐著等我的,儘管她棕黑色的頭髮仍呈現健康的光澤,沒有一根白髮,而妝容也一如既往的完美,可看起來有些恐怖。她在人前必須那樣,因為她就在這條街上經營著一家溫泉療養館,人們對於溫泉館主人的外表自然有所期望嘛。幸運的是,這些標準對一個古董商沒什麼要求,當然某些還是必須滿足的。一般來說,人們不會從那些看起來是趁古董主人在棕櫚海灘度假時利用門口的貨車“取得”貨物的古董商那裡買東西。
“想不到吧,”最後只剩我們兩人時她說,“一切都很順利,所有的測試都表明身體在復原。”
“喔,莫伊拉,”我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太高興了!”她看起來相當的平靜,我卻要飛到月亮上去了。
“我也是,”她回應,“生活總是時不時地給我們一些考驗。”
“我想這會讓你以後好好生活。”
“你這么說可真滑稽,”她說,“當我從麻醉劑中清醒過來時,第一個念頭不是‘哎唷!痛呀!’而是只要我僥倖活下來,我會列出所有那些找理由拖延的和壓根不想再做的事情,我一定去做前者而不再做後者。
“自從聽說你必須做手術時我就一直是這么想的,我現在要告訴你之前沒有說的話,我非常在乎的人被重病糾纏真的是一場災難。”
“我知道,”她說,“既然醫生已經確信我康復了,我就不會忘掉這段經歷。我不會再像以往那樣把想做的事拖延到未來不知什麼時候。你都不知道自己會擁有多長時間。”
“的確,”我附和著,“但是從哪開始呢?”
“克里夫在這兒么?”她四處搜尋著。
“不在,”我答道,“他去為月底古董秀我們的展位買點東西布置一下。”
“我剛才好像看見他的車經過,”她說,“有些事情我想和你單獨商量一下。”
“這兒沒有其他人,”我說,“也沒有顧客,真遺憾。你想說什麼就說吧。”
“復活節島。”她神秘兮兮的。
“復活節島?”我不解。這好像不屬於什麼極端機密的主題吧。
“復活節島,”她鄭重地重複,“這正是我新生活的第一件要做的
事,我要去膜拜那兒的雕像。”
“好吧,嗯,似乎有些遠。”
“我不在乎那有多遠。在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就一直想去那裡,”她說,“我讀了所有書,康·蒂基——乘木筏從北美洲到玻里尼西亞的不可思議的航海曆程,然後是靈魂,關於復活節島的考古學研究。多么浪漫,讓人無法想像。在我心目中,他英勇倜儻,絕對是個英雄。我想成為一個考古學家,就像他那樣。二者相差甚遠,但我會讓你看到,以往的溫泉主人所發生的改變。”
“一位成功的溫泉經營者,”我補充,“這點你不要忘了,《商務周刊》的文章可是經常會提到你。”
“是的,”她說,“我為自己的成績而驕傲,但我並不只是一個溫泉館老闆。我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追求,雖然從我過去十年所作的事你恐怕看不大出來。可至少現在,我要追求不一樣的生活,就從復活節島的探索開始。它是我的人生目標,你知道,我去過埃及的金字塔,雅典帕台農神廟,古羅馬廣場。但不知為什麼,我競沒去復活節島看過那些石像,我也不明白,可能生活的惰性成了我的絆腳石。承認吧,你早就想去那裡了。”
“是的,”我說,“它也是我的人生目標,但我很難想出一個理由,能夠說服一個古董商從多倫多到那裡。我所有的行程都是為了這家店鋪,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與工作無關的旅行了。”
“我猜他們不會讓你帶一塊巨型石頭回家的,”她大笑,“關於這點大概有行規吧。”
“即便沒有,它們也有十五到二十英尺高,幾噸重呢,都不夠交行李超重費的。”
“而且對手提行李而言似乎有些太大了,”她說,“難道習慣就沒有什麼你很想要的東西么?”
“我想那裡會有各種各樣的寶貝,但是恐怕沒有我能賣給麥克林托和思溫的。”
“我估計沒有,”她停頓了幾秒,“問題是,克里夫恐怕很難接受我可能病得不輕這個事實,我都不像平常那么自信了。”
我差點脫口而出,克里夫對手指長的小倒刺都大驚小怪,現在他肯定更無所適從了。我就是知道,我們的婚姻持續了超過十二年,而且現在仍在一起開店。不過從個人角度而言,他現在成為莫伊拉的麻煩了。
“我相信他一直很為你擔心,莫伊拉,”我說,“這可是生死關頭,你不能怪他,”一邊默默地慶幸自己的機智和左右逢源。
“希望如此,”她說,“那你會去么?”
“我會去什麼?”
“和我一起去啊,你這個笨蛋。我知道自己一個人可以去,但是如果你也去,旅程將會充滿樂趣的。好好考慮一下,一次只有歡樂的遠行,沒有工作,沒有男人。”
“這個想法倒是很有顛覆性的,你考慮什麼時候出發?”
“下星期吧!”
“下星期?”我想著馬上要到的古董展,克里夫和我已經預訂了一個大展位。我想到從義大利運出的貨物隨時會到達,想像著放在桌上的一大摞訂貨單,還有家裡廚房將會發生的無休止破壞,必然會不停地騷擾維修工。
“我會負擔你的花費,”莫伊拉說,“如果是這個原因讓你猶豫的話。”
“不,不是的!”我回答。
“就是說你答應了?”她問。
“這絕對是一次長途旅行,你確信你的身體可以么?”
我問完問題後是一陣明顯的沉默,我這么問就是個傻子,要是我在三個星期前剛動過手術,可能現在還在床上,手捂著眼睛哭泣呢。莫伊拉不是這種人,她是我所見過的最要強的女人。只要她決定了,就什麼都無法阻止。我的腦海里翻湧著過去的幾個星期里令人厭惡的各項測試、痛苦的手術,然後是煎熬的等待。很難想像她是怎么熬下來的,因為整個過程中她的感受從沒對我提起過。這是我們第一次談到這件事。我感覺真的很糟糕,因為我們一向都是開誠布公的。
“為什麼不呢?”我終於做出了決定。“我一直想和那些雕像也來個近距離接觸的。”如果克里夫因為莫伊拉的病情而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那我們就等著看他一個人為古董展傷神吧。這也算是對他沒有給莫伊拉充分支持的懲罰吧。
“謝謝,”她說,“我很在乎你的想法。”
“我們會玩得很不錯的,”我說,“已經很長時間沒一起旅行了。”
“幾十年了,”她贊同,“我很好奇怎么回事,所有那些我們想幹的事,比如我曾想當一名考古學家。可結果是我們似乎無休止地陷入工作中,同樣也在一段又一段的交往中無法自拔。當時看上去可能是無可厚非的,可是最初的興奮、生活的熱情和無窮的可能性已經消逝了。你以前就想當一個古董商么?我猜你應該是吧,第一次見面時你就很關注這方面了。”
“我不認為每個人都會在小時候就計畫著當一個古董商的,莫伊拉”我說,“那時我對歷史很著迷,遠古歷史,真的。對我來說,任何年限少於1500年的東西都無聊至極。我也不想當老師,所以可能正好碰到了我注定要喜歡的東西,的確,我很高興自己那時的選擇。但我並沒有那樣計畫。學校畢業後我就開始旅行,像畢業班的大多數人那樣,區別在於他們暢遊世界,而我則選擇四處採購。實話跟你說,我買的太多了,必須賣出不少來為新東西騰地方。”
“誇大其詞了吧,我敢肯定,”她說,“可是說真的,在你還是小孩的時候,難道沒有什麼你很想做的么?”
“列車長,”我說,“我當時認為坐在火車尾部和站台上所有人招手是一件很酷的事,可我後悔沒幹那行么?答案是不。”
“你很幸運。用你的話來說,我取得MBA學位是因為它看上去很酷。而我開溫泉療養館可能只是因為我做了個市場調查,發現了存在的機會。也沒準因為它能沒完沒了地折磨我父母,他們不喜歡家裡有一個開商店的,而我仍然選擇那樣做。我知道這不是什麼好理由。”
“可你那么擅長經營,”我說,“難道你沒有樂在其中么?”
“當然有,”她說,“你說對了,我是幹得不錯。我只是好奇,如果當初追求自己的理想我現在會是什麼樣,像約瑟夫·坎貝爾說的那樣,追求自己的福祉。我還會在這兒,經營著自己的溫泉館,和克里夫在一起么?我不知道。”
我什麼也沒說。與克里夫有過一次婚姻,然後在他和我最好的朋友親密交往時,作為難以無動於衷的旁觀者,我早已告誡自己,決不要再輕易表達我的意見。事實上,我把自己的感受深深埋在心裡,以至於自己有些麻木了。我總是感覺,與莫伊拉的友誼得靠相互之間的緘默來維持,即使像我們這么要好的關係,一旦涉及這個問題,其中某個人一定會衝動得說些事後讓人後悔的話,這段友誼也就要毀了。我和現在的男朋友羅布-盧奇卡相處得很融洽,可即使是在他面前,我也特別注意,既不談論和克里夫過去的生活,更不涉及由於克里夫和莫伊拉的結合帶給我的複雜情緒。
“你想讓我怎么安排復活節島的行程呢?”我說,“我們應該買機票么?假如我有足夠的積點可以往返於火星的話。我可是一點兒頭緒都沒有。”
“我剛才正說到這點,不是么?”莫伊拉說,“正好被你打個岔。都是考古學家惹的。醫生告訴我身體恢復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從現在起我會試著讓自己不再那么脆弱不堪。但如果說我從這次經歷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等待絕對是個錯誤,因為你會發現自己錯過了機會。及時行樂,把握今天,從現在開始這就是我的信條。我一定要去復活節島,如果你發現我在午夜沒人看著時偷溜出去,我就是去找尋那些石像了。”
“你不會剛好是進入更年期了吧?”
“也許吧,”她回答。
“嗯,和我想的一樣。”
“我會順利度過的,”她堅持。
“我不知道克里夫對這件事會有什麼看法,”一絲難以覺察的負疚感刺痛著我。
“把他交給我吧,”她很有信心。
復活節島可能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地帶之一了,當我們的歐洲祖先苦苦地思索如果他們航行得太遠,可能會從世界的邊界掉下去時,其他老航海家們卻顯然是輕輕鬆鬆地跨越了數千英里空寂的大洋。他們中的某些人,機緣巧合,也沒準是計畫好的,發現了這座小島。冒著被無休止拍擊著海岸的驚濤駭浪碾碎的危險,他們留了下來。很難想像他們當時所經歷的磨難。如何度過飛機上難熬的旅程足以讓你傷透腦筋——智利的聖地亞哥距離太平洋群島2400英里,需要超過五個小時的航程。復活節島是一座海岸線最長距離只有25英里的三角形小島。如果你錯過了它,那么你能看到的大洋上的下一個小點——最靠近復活節島的也是臭名昭著的皮特克恩島,恐怕還要飛越1200英里無垠的水面。這片海域被稱作無人地帶是有來由的,但當你坐在智利841航班上時最好不要過多考慮這個問題。
事實上,復活節島無論離那兒都相當遠,特別是我們的家。我們花費在飛機旅程上的時間無法計算,從多倫多到聖保羅,從聖保羅到聖地亞哥,而現在正飛在綿延數千英里的大洋上。莫伊拉,這個經歷很多事的女人,對任何事都不再懼怕。整個航程她都在睡覺,這對我來說本應是很明智的,如果我能睡著的話。“我想三周半前的手術還是有些好處的,”飛到加勒比海某處時她說,“我騎在一頭駱駝上也
能睡著。”
“我要嫉妒死你了,”我說,“當然除了那些縫合線。”
“我不知道你怎么樣,但我恐怕有些跟不上時代了,”她拍著那本一直在讀的《旅行指南》然後夾到雙膝上,“你猜人們現在把復活節島稱作什麼,拉帕努伊?”
“我好像在哪裡聽過,不過我對這地方的了解倒真是只局限於電視上有時播放的紀錄片。”
……

書摘與插圖

(圖)《復活節島謀殺案》《復活節島謀殺案》

相關詞條

文學 小說 書籍 青春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