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是邵夷貝在2009年2月份所創作的一支單曲,是一首圍繞“大齡文藝女青年應該嫁個怎樣的男人”這個問題而寫的歌,也是一首自彈自唱的原創民謠。歌曲簡單、直白,讓人看後忍俊不禁。詞作者邵夷貝為北大畢業的一名文藝女生,也是02年青海文科狀元。

基本信息

背景

邵夷貝告訴大家,《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就是她2009年2月份月寫的,之前去看了場周雲蓬的演出,被感染了,所以回來後就用他的調調寫了這首歌。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主創人員《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主創人員

至於選擇“大齡女文青”這個題材,是因為在豆瓣“月亮小組”上看了很多搖滾圈裡的八卦,有感而發。現在,這首歌還成了“月亮小組”的組歌。邵夷貝說,當時這首歌才剛寫完,後來,情人節那天去看北大一幫師兄演出,完後在台下聊天,就拿著吉他給朋友唱,其中一個朋友就用手機拍下了,歌名還是朋友加的。幾天后,朋友就把視頻放上網,惹得邵夷貝很生氣,一天不到就被撤下來,但就這一天,這段視頻就已被無數網站和論壇轉載。

作者介紹

邵小毛,本名邵夷貝,吉他初學者、鼓手(爵士)、民謠歌手(爵士)、商務經理、詞人、戲劇愛好者、特困生(睡覺的那個困)、攝影愛好者、畫畫愛好者、文字愛好者、悶騷愛好者。

豆瓣音樂人頁面

邵夷貝的部落格

作者簡歷

邵夷貝,筆名邵小毛,青海人,讀高中時就是搖滾迷,而且特別迷張楚。有次張楚到青海演出,她和一朋友就天天吃速食麵,攢足兩個月的零用錢去看,“演出完後我們還想跟張楚說話,但被保全攔住,我們就哭著不肯走。”後來,一自稱是張楚哥哥的人就帶她們去跟張楚見面。“當時就是特激動,然後還在張楚面前唱他的歌,結果張楚也跟著我們哭起來。”臨走時,已經是深夜,張楚還給了她們每人一百塊錢,讓她們打車回家,“後來我們就把這一百塊錢放在相框裡紀念。”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的創作人邵夷貝《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的創作人邵夷貝

或許是高中時太迷搖滾,結果當年邵夷貝的高考並不理想。沒想到,復讀一年後的她卻考出了個青海省文科狀元,於是她去了北大讀新聞系。在02年去了北京讀書。四年後,她又被保送至傳媒大學念電視新聞研究生,去年剛畢業,是名副其實的北大才女。

在北京讀書的幾年裡,邵夷貝如願地成了一名標準的文藝女青年。大二時她就組建了第一支樂隊叫“莎木”,當時她是一名鼓手,在北大里也小有名氣。但這樂隊在大學畢業後也就慢慢結束了,之後她去讀研了,又與兩個德國學生組了一支“甜蜜蜜”女子樂隊,還是鼓手身份。如今,邵夷貝則在一支叫“藍天幼稚園”的樂隊做主唱。

除了音樂外,邵夷貝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愛好,就是話劇,這也幾乎是所有文藝青年的共同愛好。當初剛進北大時,她就順理成章地考進了學校的劇社,大二時,邵夷貝還導演一部表達女性主義的話劇《她·獨白》,當時在北大也轟動一時。

09年最好聽的一首有血有肉的民謠,幽默親切,清新可人。

歌詞

呵 呵 這是一首悲傷的歌

呵 呵 這是一首悲傷的歌

王小姐三十一歲了

朋友們見到了她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主創人員《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主創人員

都要問一個問題:

你什麼時候打算嫁呢?

可是嫁人這一個問題

又不是她一個人可以決定的

她問她爸爸

她問她媽媽

他們都說你趕緊的

你看 你看 你看人家那那那那那那那那

你看 你看 你看看看那那那那

大齡文藝女青年

該嫁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是不是也該找個搞藝術的

這樣就比較合適呢

可是搞藝術的男青年

有一部分只愛他的藝術

還有極少部分搞藝術的男青年

搞藝術是為了搞姑娘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個

嫁給他乾什麼呢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個

奶奶奶奶奶奶的

呵 呵 這是一首悲傷的歌

呵 呵 這是一首悲傷的歌

朋友們介紹了好幾個

有車子房子和孩子的

他們說你該找個有錢的

讓他贊助你搞創作

可是大款都不喜歡她

他們只想娶會做飯的

不會做飯的女青年

只能去當第三者

不會做飯的文藝女青年

只能被他們潛規則

奶奶奶奶奶奶的

呼~

這一首歌純屬雷同

如有虛構純屬巧合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

請不要自覺對號入座

然後發動民眾封殺我

你看 你看 你看她只會做西紅柿炒雞蛋

你看 你看 還要就著速食麵

那是非常的好吃的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那是非常的好吃的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流行原因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的視頻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女孩抱著吉他,自彈自唱了一首原創民謠,但之所以引起轟動,除了旋律簡單上口,歌詞也寫得實在好玩,圍繞著“大齡文藝女青年應該嫁個怎樣的男人”這個問題,道出了不少文藝圈的真實現狀,讓人聽了噴笑不止。

社會影響

從2009年2月中旬開始,《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的現場演唱視頻就在網上被爭相傳誦,幾天工夫,在某網站的點擊率就已高達30萬,超過2000名“文藝青年”加入了她的豆瓣音樂人頁面,更被各大門戶推到首頁。

歌紅了,那個唱歌的女孩自然也逃不過大家的好奇,不少網友開始人肉搜尋,查出她是北 大畢業的一名文藝女生,名叫邵夷貝,筆名邵小毛。短短一個月,邵夷貝就意外成了網路紅人,甚至引來不少“文藝男青年”,給這首歌重新填了詞,然後又拍成視頻放到網上跟她對歌。同時,媒體和唱片公司也開始爭相追逐這位神秘的“文藝女青年”,只是這個低調的小女孩,始終選擇了一種安靜的態度,面對紛擾而至的陌生人。記者幾經曲折,終於找到了這位80後女生,對她進行了獨家採訪。

著作權爭議

2012年12月31日,朱丹在湖南衛視元旦晚會上唱了這首《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後,隨後引來網友的吐槽,不僅歌詞改動巨大,而且關鍵的是朱丹和湖南衛視沒經過原創者邵夷貝的同意就演唱了這首歌,嚴重侵犯了原創者和其經濟公司的著作權和利益。在自知錯誤的情況下,朱丹在微博發出了“致歉書”

。邵夷貝的經紀公司“壹樣文藝”也發微博要求湖南衛視對此行為道歉、停止侵權和賠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