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

《大自然》

《大自然》雜誌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科普期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大自然》《大自然》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學會
主辦單位:
宋慶齡基金會野生生物保護基金管理委員會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
北京自然博物館
編輯出版:《大自然編輯部》
刊號:ISSN0255-7800
CN11-1385N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崇工商廣字第0065號
地址:北京天橋南大街126號
郵政編碼:100050

名譽顧問

封面封面

陳慕華雷潔瓊王光英周光召曲格平王志寶董智勇甄仁德張建龍王福興陳建偉賈蘭坡黃宗英趙忠祥

編委會

主編:王 珏
編輯:熊瑛羅婭萍劉浩

期刊詳情

《大自然》(雙月刊)是宣傳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普及生物科學知識的科普雜誌,創刊已經20周年。20年來,它已從稚嫩的幼兒,成長為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成長為中國自然環境保護事業的宣傳戰士。《大自然》以其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辦刊精神,獲得了廣大讀者和有關領導的好評。

主要欄目

《大自然》《大自然》

《大自然》雜誌以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為主要內容,開設有如下欄目:科學考察、珍稀動植物保護、走進自然保護區、形形色色的自然界、大家談野生生物保護、自然史話、昆蟲世界、人與自然等。

所獲榮譽

2007年9月,《大自然》雜誌榮獲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委員會、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廣電總局、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綠化基金會等部委共同評選出的“梁希林業圖書期刊獎”。2008年7月,《大自然》雜誌榮登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科學傳播中心評選的2007年度“郭永懷科學傳播最佳影響榜”。

領導題詞

原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曾為《大自然》題辭:“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基地。”

全國人大環境委員會主任曲格平同志題辭:“保護環境 珍惜資源 可持續發展。”

社會評價

《大自然》創刊20年來,先後有數十位中科院、工程院的院士為《大自然》撰稿;全國各地的大專院校百餘名教授,在《大自然》上發表了他們的學術高見。對廣大讀者來說,《大自然》更是他們的良師益友。生物教師說,《大自然》幫助他們更新了知識,活躍了課堂教學;自然科學工作者說,《大自然》第一手材料多,知識有一定深度,是研究自然的資料庫;環保工作者說,《大自然》宣傳環境保護,有益開闊眼界,開拓工作;博物館、保護區的幹部說,《大自然》許多內容與他們的工作有直接關係;而最大的讀者群──青年學生們說,《大自然》教育了他們應該如何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

三十年慶

本刊編輯部光陰似箭,《大自然》雜誌自1980年創刊至今,已經走過了整整30年。30年間,編輯部人員經過了多次新老交替,時至今日,不乏與雜誌一起出生、成長的年輕人加入到編輯隊伍中;而讓編輯部全體同仁感動不已的是,讀者中的許多人以他們那不渝的熱忱,支持、關愛、並伴隨著雜誌走過了30年。值此紀念之日,作為《大自然》雜誌的編輯,我們願與讀者一道回憶《大自然》雜誌走過的歲月,並共同展望未來。
1980年,在國家邁入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為核心任務的新時期之際,時任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的黎先耀先生以他特有的前瞻目光、通過多方奔走和努力,創辦了《大自然》雜誌。認識到建國30年來在“人定勝天”意識指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肆意欺凌和破壞後,他為雜誌確定了如下辦刊方針以普及生物學、地學、環境科學知識及宣傳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把提高廣大民眾的環境意識為重點,使人們熱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使寶貴的自然資源得以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

期刊訂閱

總發行處:北京市報刊發行處
訂閱處:全國各地郵局
郵發代號:2-481
國外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出版日期:每逢單月8日
每期定價:4.6元

投稿指南

歡迎從事生態環境和動植物研究工作的專家以及大自然愛好者為《大自然》雜誌撰寫文章,內容既可以是所從事的研究工作,也可以是考察中的所見所聞。我們對稿件的要求是: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最好配有彩色圖片,字數以4000字以內為宜。
承諾:稿件一經採用,在雜誌出版10天之內,即將稿費和樣刊寄給作者。編輯部在受到來稿後的兩個月內答覆是否採用,未採用的稿件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