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腫瘤》

《口腔頜面部腫瘤》是一本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醫學讀物,由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俞光岩教授、高岩教授和孫勇剛教授主編,於2003年出版。

口腔頜面部腫瘤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外科醫師與病理科醫師的配合
第二章 腫瘤外科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整復外科
第四章 唇部腫瘤
第五章 舌部腫瘤
第六章 口底腫瘤
第七章 頰部腫瘤
第八章 下頜腫瘤
第九章 上頜牙齦、齶及上頜竇腫瘤
第十章 面部皮膚腫瘤
第十一章 大涎腺腫瘤
第十二章 頸部腫瘤
第十三章 多原發性腫瘤
第十四章 原發灶不明的頸部轉移癌
第十五章 口腔、頜骨及涎腺轉移癌
第十六章 頸淋巴清掃術
第十七章 口腔頜面部腫瘤的放療、化療及其他手術治療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口腔頜面部腫瘤 文章節選

第一章 外科醫師與病理科醫師的配合 在醫院內,外科醫師和清理醫師在工作上的關係是最密切的。病理醫師和外科醫帥的密切配合非常有利於外科某些疾病特別是腫瘤的治療,這是保證和提高醫療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一、病理檢查申請單的填寫 病理申請單的設計主要是為廠病理醫師的診斷工作。其中各項內容對於病理醫師來說都是診斷時的重要參考,同外利病歷一樣是重要的醫療檔案,同時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利研資料。因此必須認真、逐項和仔細填寫。下級醫帥填寫的申請單應由上級醫帥校閱。主要病史、臨床檢查所見、實驗室檢查結果、X線協查結果、患者的既往史、特別是昨餾病史包括全身各部位的腫瘤史、既往病理檢查史、全身皮膚病的現病史及既往史、家族史均時填寫。需要病理醫師特別注意的部位可用縫線作標記,並在申請單中說明。 有些醫師對病理中請單的填寫不夠重視,如填寫時缺項,病史填寫過於簡單等。這將影響病理醫師在診斷時對病情的分析,不利於正確診斷,同時不利於病例的分析總結和科研工作,甚至使醫帥在發生醫療糾紛時處了非常不利的地位。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少數外科醫師對病理診斷的認識不夠造成的。有些外科醫師認為只要有病變組織,病理醫帥就能作出診斷。實際上有此疾病包括腫瘤前病變、腫瘤、瘤樣病變的病理表現並沒有截然的界限,而有一定的重疊,適當的臨床資料則有利於病理醫師作出鑑別診斷,有時臨床資料對於病理診斷是必需的。二、活體組織檢查 本章中的活體組織檢查也包括術後標本的病理檢查。活體組織檢查簡稱活檢,其首要目的是明確疾病的診斷,這是對疾病實施有效治療的前提。術後病理檢查是將經過或未經過木前活體組織檢查的術後標本進行病理學價查,其目的除確定論斷外,在腫瘤患者還可確定切除的組織邊緣是否有腫瘤的殘留以及淋巴結是否有腫瘤轉移等,依此來確定術後的治療方法和判斷患者的預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