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活法》

《人生的活法》

關於人生或生命的真諦,本書並沒有道出深刻的哲理。況且我自己也沒有解說這些的資格。如果讀者朋友想在本書中尋求此類哲理的話,最終恐怕會失望。但是我相信,我們日常生活里些許的“努力”中包含著與宇宙的生命相通、與神的法則相適應的東西。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修行,不管這種實踐是如何的卑微、平凡,我們都毫無疑問將之與深遠的哲理相連。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充分地理解這個道理。正是日常和平凡,才是我們珍貴人生的全部。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日本人最為推崇的“活法”書
稻盛和夫《活法》的啟蒙書
日本“經營之聖”松下幸之助,日本著名評論家渡部昇一強力推薦。
一部未被引進,就被中國新聞網、深圳新聞網、共同網、新西蘭中文網推薦的暢銷作品。
日本巨富本多靜六儲蓄密笈,政商兩界一致推薦的枕邊書。
紀錄了本多靜六人生哲學及致富手法的《我的財產告白》、《我的人生計畫》、《我的人生活法》3部著作自上世紀50年代發簙後至今已售出約十幾萬冊,暢銷日本近半個世紀,今首次翻譯到中國。
一個備受尊敬的日本智者,告訴你平凡人生的精髓:人的一生要過怎樣的生活?可以選擇什麼樣的活法?
·《360°零死角的絕美自拍法》獨家54折熱賣>>·《我的第一本學習方法書》獨家特價搶購>>

內容簡介

他,設計了明治神宮的森林和日比谷公園,被稱為“日本的公園之父”“林學之父”,並把自己對園林藝術的理解融入到生活中去,被稱為日本最懂得“生活之道”的人。
他,生前積累了巨額財富——高達數百億日元的資產,其獨特的儲蓄和投資手法,至今仍受到日本經營者及工薪層的青睞。
他,擔任過澀澤榮一等著名實業家的顧問,是日本政界和商界最受推崇的前輩,其理念影響了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盛田昭夫等著名企業家。
他,以“人生即努力,努力即幸福”作為自己人生的寫照,用自己的行動來實現平凡人生的精髓,其獨到的人生哲學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他是誰?
他就是《人生的活法》的作者——本多靜六,一個受學生尊敬的大學教授,一個神奇的億萬富翁,一個最懂得人生活法的智者。

作者簡介

本多靜六,日本林學家,造林學奠基人。1866年7月2日生於東京都澀谷區,卒於1952年1月29日。1890年7月畢業於東京農林學校林學部,1892年3月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而後任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後為東京大學農學部)教授。在大學任教同時,曾先後本多靜六擔任日本庭園協會會長,國立公園協會副會長,帝國森林會會長等職。
在造林學、造園學理論與實踐方面建樹頗多,諸如大學教學試驗林場的建立、東京都水源林的建設、防護林的設定、國立公園的創建、熱帶林業的實踐與發展等。著有造林學著作多種,除造林學前論(5冊)、造林學本論(5冊)、造林學後論(3冊)、造林學各論(5冊)等外,尚有《森林家必攜》、《大日本老樹名木志》、《南洋植物要覽》等。

媒體評論

成長的食糧,工作的智慧。
——日本“經營之聖”松下幸之助
本多靜六博士在經濟混亂期所寫的這幾本書,對我來說是“恩書”;對生於困難時代的人們來說,卻是比什麼都重要的禮物。
——日本著名評論家 渡部昇一
本多靜六隻說每個人都明白的、每個人都知道的、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這本書卻寫的非常生動!
——日本知名經營顧問岡本史郎
多靜六不加任何修飾的文章無論是誰讀了都會被激起滿腔熱血。
——亞馬遜五星評論者和諸井
本多靜六有很多諸如“人生即努力,努力即幸福”這樣的名言,歷經這么多年也不遜色,令人吃驚。書中有很多平凡人生的精髓,特別推薦給20歲左右的青年人,很好的一本書。
——亞馬遜五星評論者d-dream
在大學做教授期間構築了巨額財富的本多靜六,總結出諸多人生哲理、感化了很多人。
——日本倫理研究所

目錄

1卷我的財產告白
我的財產告白
征討貧困和本多式儲蓄法/6
現在的“生活白皮書”/6
征討貧困的決心/7
四分之一儲蓄法/8
布倫塔諾博士的理財教誨/10
工資和利息的雙贏/11
從三十股到一萬町步山林/12
金錢的儲蓄方式、增值方法/14
珍貴的“雪人芯”/14
賺錢真的可恥嗎?/15
接受同事們的辭職勸告/16
兼職的產物/17
從儲蓄到投資——等待時機/18
兩萬日元升值到五千萬日元/20
最難的財產處理法/22
對積累財產的疑惑/22
自我和富人的悲哀/24
兩碗炸蝦蓋飯都吃不起/25
改頭換面的新人生觀/26
金錢和處事/27
兩者擇一的道路/27
切勿陷入“三欠”生活/28
不貸出、不借入的戒律/29
憐憫當先行/30
發財門路和利慾薰心的劣根性/31
警惕狹隘/32
輕鬆拿出捐款的方法/33
不能游離於現實之外/34
今後的投資鐵律/36
給賺了一百萬日元的青年們/36
賺取兩億日元的方法/36
短暫流行物的危險/37
用資金吸引資金/38
時刻關注社會形勢/39
我的社會體驗
賺錢的時候、不賺錢的時候/42
金錢乃生物/42
不要局限於失敗/43
應該規避被害幻想/44
能賺錢的人、能讓人賺錢的人/51
小暴發戶們的命運/50
想賺錢就先讓別人賺/52
澀澤先生的偉大之處/53
道理和人情、論語和算盤/54
遊走於君子和小人之間/56
死心眼兒與商業手腕/57
人類的職場要訣/59
複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59
那傢伙太自大/60
必須顧慮同事們的煩惱/60
高明的吵架方法/61
無論什麼只要說出來就會明白/62
自我反省的好機會/63
不要過度謙虛/65
工作中不需要客套/66
管理別人、被別人管理/68
學習江原素六老師/68
誠意和技巧/69
人物的正確評價/70
高明的委任工作方法/71
傾聽他人意見/72
領導者必須恩威並施/73
批評別人的方式/74
善於闡述己見/75
尊重他人的意見/76
平凡人的成功法/77
笨鳥先飛/77
工作的樂趣/78
天才不足畏/79
高位永遠空缺/80
不可驕傲自大/81
以國會議員為目標/82
政治和自負的脫軌/83
絕不可一心二用/84
我的社會體驗——最終結論/85
2卷我的人生活法
我的健康長壽法
如何健康長壽/90
小小“努力”的匯集/91
我的健康法與我的生活/91
“生活白皮書”十六項和健康法十項/92
不謀而合的胡克健康法/97
為了終生健康地工作/99
健康法與長壽法的不同/99
健康與平凡的生活/100
“荷爾蒙鹹菜”的做法大公開/100
對營養學的質疑/102
我的業餘飲食學/103
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周歲/106
發生變化的壽命觀/106
……
3卷我的人生計畫

前言

我的這本書並非是要自立為一派的異說。自始至終,都是極其平凡的東西而已,絕非那些需要從綢緞或者桐木箱子中小心翼翼取出的貨色。因此本書雖然是本人生活方式的公開.但也絕非是為了向大家收取入門費或者秘訣費。只要大家讀一讀,能夠贊同我的觀點,對我來說就足夠了。如果大家能夠點點頭說上一句“啊,原來如此!”並立即付諸實踐,那就更好了。
我今年八十五周歲,自己也認為年事已高。但是生活在“人生即努力,努力即幸福”的新人生觀下,不管是肉體還是精神,我都沒有感覺到衰老,幹勁十足、工學並進地迎接嶄新的每一天。直面人生,不逃避、不畏懼,愉快地、飽含興味地與之戰鬥著,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回顧久遠的過往.驚訝於這世上充滿著太多的虛偽、欺瞞和奉承。作為生活在這偽善的人間的一員,我倍感慚愧。但是經過八十五年的風霜洗禮後,我已不能再苟同這個虛假的世界,必須脫掉不是偽善而是偽惡的面具,講述真實、說“真話”了。我認為這不僅是為了這個世界,為了世人,而且是我們人類應有的使命。這是我通過雜誌《實業之日本》詰問世間的肺腑之言,相信每一篇都是能夠博得讀者共鳴的文章。
很早以前就有一句諺語:“人無完人”。老人有很多毛病,其一就是“說教癖”,這是老人所共有的毛病,本書可能也存在這個弊端。我在這裡所說的並不是在口頭、筆端告誡別人什麼,而是我的親身實踐,能夠舉出實例,我自認為沒有任何說教的意圖在裡面。
本來是基於自己的實踐,但在不停地講述之時,聽起來反而像是自我吹捧,自己也很難再繼續講述下去了。特別是在講述財產和賺錢之類的話題時,在根深蒂固的社會觀念下。很容易被認為這人內心卑劣,因此本人也很難再說出真話了。生活在金錢和芸芸眾生為金錢勞頓一生的社會中,這就是為何很少人能坦白地談論金錢本質的原因所在了。
即便如此,財產、金錢的實質卻是在談論處世的真相時所不可避免的,因而如果模糊地帶過這個最重要的問題而想要說明所謂的處世要訣的話,恐怕其矛盾是很明顯的。
雖然我知道有些人對我所說的話嗤之以鼻,雖自知不夠資格,但是我還是大膽地將我的所為凝結成了這本書。這只是一個極其平凡之人對一些極其平凡之事的自白,其中並沒有任何控訴新社會的意思。出乎預料的是,這些拙見卻博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共鳴,這是老朽近來最感欣慰的事。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1卷 我的財產告白
我的財產告白
征討貧困和本多式儲蓄法
現在的“生活白皮書”
首先,我想從“生活白皮書”開始講述為何一貧如洗的我努力賺錢、積蓄財產,然後又再次回歸到一無所有的故事。
現如今我僭越地提出“財產”一詞,人們可能會想:“原來本多是個隱藏的大資本家呀!”為了不招致誤解,如禪宗所說的“無一物中無盡藏”,我想先從現在雖然貧窮卻依然自得其樂的“生活白皮書”說起。
在後文會詳細講述,在我六十周歲從大學教授一職退休時,有感而發,把自己的全部財產悄悄地捐給了公共事業。然後步人工學(勞動和學問)並進的簡樸生活,和老伴一起重新過回以往的窮日子。雖說是窮日子,但是還留下了土地、房屋、股票等大約一百萬日元的資產,而且由於我們一直留心進行勤儉儲蓄。所以當時我們還有餘力訂立為各方面追加捐款的計畫。然而大戰失敗後,我們在大正銀行和其他海外事業的股票都賠得精光,這些占我們全部財產的六成還多,而且因為支付了幾十萬的財產稅和非戰災者稅,最後我們除了東京的房屋和箱根、伊東的極少一點不動產外,幾乎一無所有。以後的生活無疑就捉襟見肘了。我們從戰爭時就開始堅持的晝耕夜學、紅薯粥和“荷爾蒙鹹菜”(我對生醃蔬菜的自稱)的簡樸生活,苦苦忍耐著,終於熬過了這個艱苦時期。而且,由於今年年初通貨膨脹結束以及養老金上漲,我們的經濟狀況終於穩定下來。今後,只要嚴格杜絕自滿、奢侈和懶惰,那么我們可以順順噹噹地活到一百二十周歲以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