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經新義》

《三經新義》

王安石頒《三經新義》,開宋代義理之學代替漢唐傳注經學之風,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稱為\"荊公新學\"。同時,這種訓釋經義重闡明義理、反對章句傳注的\"新學\",對理學的形成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三經新義產生

北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對儒家經典《》、《》、《周官

《三經新義》《三經新義》
經義的重新訓釋並頒布大下,即有名的《三經新義》。

王安石乃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進士出身。他早年曆任地方官吏,後入朝為參政知事。末神宗時,兩次為宰相,積極變法,推行新政。晚年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其著作有《周官新義》、《詩經新義》、《書經新義》、《字說》、《道德經注》、《洪範傳》、《答曾子國書》等,大都散佚。後人編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

從北宋慶曆三年(1043)到嘉祐五年(1060)間,王安石在州縣做了十幾年地方官吏,廣泛地了解了各地的風俗人情,多方面地接觸了社會現實,對當時宋朝積貧積弱的社會危機深有體會,立志進行變法。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入朝為相,實行變法,推行新政。

王安石變法,以什麼作為理論工具呢?當時,由於思想界意見分歧,各說其是,煩瑣的傳統經注已經難以統一人們的思想,故不能作為變法的理論武器。同時,為了替新法的全面推行網羅人才,也要求對經義有一個統一的解釋,作為科舉取士的新標準。現實的需要促使王安石頒布《三經新義》。

熙寧五年(1072),神宗正式提出應該頒行新的經義。次年,神宗任命王安石提舉經義局,由呂惠卿、王雱等兼修撰,重新解釋《詩》、《書》、《周官》等書。在重新訓釋經義時,王安石確定了這樣幾條原則:-、訓釋經義,是為了破除"偽說",教育士子,使其符合"盛王"時的做法;二、要恢復經文本義,打破疏不破注的成法,反對漢以後煩瑣的章句傳注使源流失正的陋習;三、闡明經文義理,反對對經義的曲解和煩瑣學風。熙寧八年(1075),《周官新義》、《詩經新義》、《書經新義》完成,合稱為《三經新義》,其中《毛詩義》二十卷、《尚書義》十三卷、《周官新義》十六卷,而又以《周官新義》最為重要,是作為托古改制的熙寧變法的理論根據。一個月後,《三經新義》便被頒賜給宗室、大學及諸州府學,作為全國學生必讀的教科書和科舉考以的依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