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眼”偵察衛星

“鎖眼”偵察衛星

美軍的“鎖眼”系列偵查衛星,即KH—11、KH—12型照相偵察衛星,是美國最新型的數字成像無線電傳輸衛星,它不用膠捲而是用電荷耦合器件攝像機拍攝地物場景圖象,然後把圖象傳送給地面。

簡介

美軍的“鎖眼”系列,即KH—11、KH—12型照相偵察衛星,在世界先進的偵察衛星中可謂是大名鼎鼎。它們曾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發展過程

鎖眼系列照相偵察衛星是美國60年代開始使用的偵察衛星,主要有KH-1、4、5、6、7、8、9、11、12等九種型號。 

5

KH-1型是第一代普查型照相偵察衛星,於1960年10月開始發射,工作壽命3-28天,地面解析度3-6米。

KH-4型屬第一代詳查型照相偵察衛星,於1962年3月開始發射,工作壽命3-5天,地面解析度2-3米。

KH-5型屬第二代普查型照相偵察衛星,於1963年2月開始發射,工作壽命20-28天,地面解析度小於3.6米。

KH-6型屬第二代詳查型照相偵察衛星,於1963年7月開始發射,工作壽命4-10天,地面解析度0.6米。

KH-7型屬第三代普查型照相偵察衛星,於1966年8月開始發射,工作壽命14-36天,地面解析度0.6-2.4米。

KH-8型屬第三代詳查型照相偵察衛星,於1966年7月開始發射,工作壽命9-90天,地面解析度小於0.6米。

KH-9型屬第四代普查兼詳查型照相偵察衛星,於1971年6月開始發射,工作壽命5-220天,地面解析度小於0.3米。

KH-11型屬第五代普查型照相偵察衛星,於1976年12月開始發射,工作壽命770-1175天,地面解析度1.5-3米。

目前,美軍使用的主要是1989年8月開始發射的KH-12型照相偵察衛星。

性能特點  

①可進行軌道機動,對重要目標詳查時可降低高度。

②兼有普查和詳查功能,遙感設備先進,解析度高。

③可由太空梭在軌道在補充燃料,工作壽命長。

基本數據

發射載體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或大力神-4火箭
工作壽命小少於6年
地面解析度0.1-0.3米
重量17噸
軌道近地點315千米
傾角57分
可下降到高度120千米

作戰運用

1961年美第一代照相偵察衛星開始工作,發現了蘇聯方面所宣稱的所謂的美、蘇飛彈差距並不存在,贏得了外交主動權。

3

1962年照相偵察衛星發現前蘇聯在古巴建造飛彈發射場,引發了古巴飛彈危機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美利用第四代“大鳥”照相偵察衛星,發現了埃及第二、三軍團之間的空隙,使以軍得以偷渡蘇伊士運河成功。

海灣戰爭中,美軍照相偵察衛星獲得大量情況,為美軍進行連續空襲和戰役布勢提供了依據。

科索沃戰爭中,美軍KH-11照相偵察衛星為美軍空襲作戰提供了準確的目標情報。

“鎖眼”衛星也有“被鎖”時

美國照相偵察衛星系列中被稱為“鎖眼”的KH-11、KH-12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照相偵察衛星。它們在近期的幾場局部戰爭,特別是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大出風頭,為美軍贏得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鎖眼”系列雖然有著超強的夜視、變軌、情報獲取、處理以及高解析度等優長,但它自身仍有無法遮掩的“軟肋”。

視野狹窄

KH-11運行周期為92.35分鐘,KH-12為90.56分鐘,這就意味著“鎖眼”衛星每天飛行至某一特定地區上空只能1~2次,只要根據衛星運行周期計算出過頂時間,在衛星過頂前的十幾分鐘,將目標隱藏起來,那么,“鎖眼”再先進,也只能是“目中無物”。況且,衛星只能看到星下點附近的目標,離星下點較遠的目標就無法看到了。1999年,美國“鎖眼”衛星一直瞪大眼睛瞄著印度的核試驗。可是,印度準確地判定了“鎖眼”的過頂時間,充分利用“鎖眼”的上述缺點,按部就班地進行了自己的核試驗,成功地躲過了“鎖眼”的偵察,使美軍的“鎖眼”走了一次“麥城”。

9

識真辨假能力有限

KH-12偵察衛星,儘管地面解析度達到了100毫米,但這只能說明地面上的目標在螢幕上顯示的圖像是一個點而已。若想真正辨清目標的外形特徵、大小尺寸,還必須再大一些,理論上需要地面解析度的5~6倍。另外,照相偵察衛星是利用目標反射的可見光進行工作的,也就是說衛星與目標之間保持良好的可見光傳輸道,衛星才能發揮高解析度的優勢。否則,若目標光照條件發生變化或受目標與背景的對比度等影響,如目標上空出現煙、霧、雨、雪及塵埃等,其實際的地面解析度就會大打折扣。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伊軍和南軍都曾通過施放煙霧和塵埃來掩護己方的軍事行動和重要軍事設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易被反衛星武器攻擊

“鎖眼”系列衛星近地點265公里,遠地點650公里,重13.5~18噸,這就決定了“鎖眼”存在身軀龐大、近地點過低、按一定軌道作機械運動等弱點,一旦被反衛星飛彈或陸基反衛星武器瞄上,就在劫難逃。如1975年10月18日,美國的一顆預警衛星在規定的太空軌道上,悄悄地掠過蘇聯西伯利亞上空,準備對蘇聯科拉半島及摩爾曼斯克的重要軍事目標進行偵察探視。正當預警衛星飛臨摩爾曼斯克上空像往常例行公事似地“透視”蘇聯製造潛艇的船塢時,突然,一柱強烈的光束從地面直刺衛星,其速度之快讓預警衛星根本無法躲避。眨眼間,預警衛星的“眼睛”就被弄瞎了,晃晃悠悠地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一個月後,美國的另外兩顆價值幾百萬美元的偵察衛星經過蘇聯上空時,也沒逃脫前者所遭厄運,同樣變成了空中垃圾。
據有關媒體透露,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積極致力於反衛星武器的研製,並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反衛星衛星、反衛星動能武器平台、高能雷射武器、電磁炮等將來都是“鎖眼”衛星的“剋星”。別看“鎖眼”具有很高的能量,笑傲太空,隨著鎖眼“剋星”和“殺手”的降生,“鎖眼”“被鎖”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